对话 | 疫情过后,我们该回归什么样的“家”?

  中国室内   2020-06-12 19:58:40

疫情过后,人们愈发意识到家的重要性。如何让生活回归家庭,成为思考议题。是否真如所说,未来生活有人工智能,万事皆足。答案肯定是“否定”。生而为人,我们要学会了解生活,了解自己。面对生活的困惑,我们从生活的角度思考我们生活的容器——家居环境的影响要素:建筑,室内,园林,艺术、家具,陈设等设计入手,进行生活文化溯源,表达对现代生活问题的看法。

为此,中国室内微信公众号特意策划了一场主题讨论会,邀请鸿扬家居集团总裁蒋卫革、CIID长沙室内建筑师中心主任胡骉、当代艺术推手何鹏、湖南经视新闻主播王欢,与中国室内微信公众号主编徐天舒一起,进行激烈的观点碰撞。当然,这样的讨论不可能得到一个非常精准的答案,但讨论的角度非常有趣,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角度,导向相同的问题。难能可贵的是,都提出了关于设计专业的价值观问题。

回归家庭也需要专业指导

胡骉

家是人们呆得最久的空间,之前可能很多人感受较多的家空间是过厅。由于这次疫情,忽然有这么长的时间待在家这个空间里,于我而言,就在思考,中国文化里家是重要的基础,是一个很重要的空间单位。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家就是给人容器的感觉,90年代以后到2000年,家的空间只是满足基本功能。小时候我们家里没有卫生间,没有什么储物空间,就一个大衣柜,设施设备就只有基本家电。现在,我们家居的舒适度进入前所未有的阶段,包括性能、安防、智能化等方面。有趣的现象是,十几年前起居空间的中心都是屏幕,遥控器是权威,现在是人人都有屏幕。当人人都有很多屏幕的时候,客厅就消解了,家里变成物理性容器,大家各自隔离,没有生活的交流。

而这次疫情让家人凝聚在一个空间中相处,我觉得这以后,我们可能要思考家居究竟意味着什么。这次,我们已经深刻体会到网络时代的优势,让我想到之前提出来的话题:智能化未来和家居的关系。

蒋卫革

今天的交流是CIID发起的,这里集合了家装行业的专家。谈到生活,人人都能生活,我们回归生活,那么还需要专业么?谈到智能家居,好像就是哪里加一个遥控,或者坐着不动,喊一声就能控制设备启动,那就是智能家居了。回到初心,我们理想中的状态是怎样的?我想的是有人伺候。这个伺候的人是否只帮你做体力活,还是也帮你思考,甚至帮你理财呢?我想至少应该很懂你,能安排你的生活。就像跟了你多年的管家,了解你的生活逻辑,按你的生活逻辑来安排你的生活流程,这才是智能。当然也许我的想法太理想化,还得一步一步来。有些智能也会依赖环境,像手机的脸部识别功能,在疫情期间就不好用。智能化还需向个性的科技识别发展,能发现并记录使用者的生活逻辑、规律、主张、追求等,然后顺着这些信息做服务。服务不一定是全方位的,从对使用者的生活关怀去做,这才是智能化装修和未来家居的发展方向。眼下最急迫要做的就是,总结家里的生活逻辑,简单的洗脸、刷牙看似无需思考,但简单的生活怎样做到更方便,恰恰是很难的。

就像我们小时候的生活,当时大家可能觉得已经很好了,后来才发现,生活在步步升级。我们的行业可以发现这些生活中的逻辑,来进行优化,供大家选择。生活的个性化很强,例如有的人喜欢早上洗澡,有的人喜欢晚上洗澡,这个没有对错。正因为没有对错,看似没有标准,但其实是个庞杂的标准。确实,生活也不是一个固化规定,记得原来家里隔一阵就要换家具、换方位。生活方式究竟由谁决定?只有想好这个问题才能往下谈。生活物质当然是因素,但是一方水土是最大的因素,我们设计没有把这方水土奉为上。生活方式最后由谁决定,应该尊重一方天地水土,顺应天时气候,中国文化中说的“水土不服”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就是研究生活的逻辑,就是要研究生活是不是顺应这一方天下,愉快和健康是最根本的追求,只有符合天,才会快乐、健康。比如住在岳麓山下,空气就很潮湿,那是否就应该为之调整,不然家具霉变、虫蛀,就生活不愉快,那么对衣柜的设计就会有不同的要求。目前很多时尚潮流信息比较乱,比如有的厨房设计适应西餐,而中国人用来做中餐是不顺手的。我们设计师应该担起这个责任。再说智能家居,我们寻找生活逻辑可以从点点滴滴做起。我们满足客户的需求,依靠的是设计师。我们的设计师,往往不会给你很多道,而是指给你一条道,比如这个桌上的水果只有橘子和西红柿,就不是好设计师摆的,只是摆放者把喜欢的推给你,而没有考虑到你喜欢什么。生活设计的方方面面,首先要保证不漏项。我还没有见过一个设计师,把生活的选项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再和客户一项一项对应。

王欢

人有晨型人,也有晚间人,通过系列的行为模式,还是可以找到生活的共性习惯,是可以相对模块化的。

胡骉

蒋老师说的很有启发性。我们去看医生,绝对不会和医生说剂量可以调整么?建筑行业,你也不可能和结构工程师说钢筋能不能少两根。说明事物有数据规律,是很严格的。生活设计的问题在于它是感性存在的,不是完全数字化的。比如说这个杯子,可以是玻璃的,也可以是陶瓷的,都不影响喝水。设计师好像就是专业审美高一点,但是审美又是最说不清楚的,所以甲方可以调整外墙材料、内墙颜色。

蒋卫革

刚才说的是公式,不是逻辑。

胡骉

设计从业人员要具备硬实力,比如基本数据,因为你受过训练,所以要懂的多。

软实力,则是你的文化功力,要知道设计之后的逻辑,既要懂人也要懂物,还要懂在地性。水土不一样,出品也不一样。刚才蒋老师说的智能化,目前至少是电气化、机械化,人的感受是有弹性的,真正的智能就是对这个弹性的把握。

何鹏

人用语音可以控制窗帘,是迈出了很大一步,解决了物物互联。一个看似很少的技术,如为了避免引发误触,从使用命令语音密码,到用语言直接发出指令,是科技迈出的巨大一步。但是我们对智能与生活都有误解,我们讲艺术的本质是生活问题,但很多人误解了生活,也会误解艺术。那么是否我对我的家有理解呢?疫情期间会发现,我们对家也有很多误解。我们从没有这么长时间生活在自己曾经设想的一个空间里,我们赋予这个空间很多功能,但当我们有时间与这个空间相处时,发现很多设计都是不对的。我们找不到一个可以安心看书的地方,找不到一个和孩子共处的空间,是曾经的我们并不了解自己,那么设计师、人工智能也不会了解。好的设计师不仅了解使用者,还要帮助使用者发现自己。人工智能也是如此,它也要与人共处,应该是可交互的,可生长的。我们不是为智能买单,是为智能对我们的了解买单。奢侈不是一个包的问题,是你的精神享受能达到什么程度。我们生活的智能化设备也许是用标准做的,但它的目的不是为了标准化。可以生活的,这才是智能。

艺术是在观念冲突中产生

蒋卫革

机器不是工业时代的机器,是信息时代的机器,我们也许说它没有标准,但真的没有标准吗?

现在倡导艺术不分国界,但我还是觉得,一方水土还是不一样。有很多商业推手在说现代艺术不分地域,我也不赞成把地域只作为一个名词去改造,比如扎哈的建筑,在湖南就叫芙蓉花,其实那是一个算出来的东西,并不是芙蓉。梁思成的中式是外来,把大屋顶加在西式建筑上,不是从内生长的。我们在古诗句里常看到“抬头”“低头 ”“仰望”“回首”等词,说明中国文化里空间感是很强的。我们的花园和西方的花园完全不同,是有功能,有地域的。今天的美由谁创造,抱着西方的不行,抱着传统东方的也不行,空间的变化应该是永恒的追求。之前是追求遮风挡雨,现在遮风挡雨不是问题,就追求空间合理的多样性。中国文化的栏杆就是空间多样性的体现,一柱一栏一假山就是天地,一块太湖石,在人眼里是凝固的烟云,引领大家的生活更加有趣。我们的家装空间,怎样才能处处都有趣呢,要研究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引领大家,让大家的生活更有趣。我们应该聚集一群人,有自己各样的思想冲突,思考不同的话题,来推动设计。我们学习不一定要到意大利去,艺术在观念冲突中产生,我们可以自己搞出来。

胡骉

两三千年来东西方的文化一直在相互学习,古时代的发展趋势很漫长,全世界的艺术都是从写实中来的。中国最早的是贵族文化写实,兵马俑就是写实,中国写意是到唐宋有科举制度之后、。中国的建筑设计也是从周礼思想开始。现代艺术来源于西方,中产阶级的趣味是写意的,改变了艺术潮流。中国1949后是平民文化,平民文化是写实的。

何鹏

你说了一个很深刻的问题。从绘画讲,写实、写意或抽象是有歧义的,不明确的,趣味决定了艺术的类型。

绘画和建筑最早兴起的都是功能性的东西,艺术或者建筑的目地性、功能性,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是由趣味决定的。

中国文人画为何要抛弃以往的形式感,是表达一种反叛精神。文人对之前的艺术发难的手段是什么?是笔墨,他们找出的一种工具或武器。而当这种艺术形式被认可之后,后来人可能并不理解,却反过去迎合,牵强谈论画面的美感与否,没有思考画面背后的思想。这至少是中国人误会生活的一种表现,人云亦云,他有我也要有。另外就是所谓的国际化,上个世纪初全盘西化的文化运动影响非常大,我同意对待文化艺术要有国际视野,但是创作要根植本土。如果世界大同,就没有文化和艺术了,艺术本身就是反同质化的。但是不同不是故意乱搞,不同应该来自于本土。中国人为何对笔墨有情感,还是水土。西方为何会对雕塑、岩石有感觉,也是水土。我们后来的现代艺术,对于西方艺术的追求导致了对自身文化的否定,这也是发言权的问题,这是畸形的趣味。现代抽象主义是西方的思维方式,中国也存在抽象,音乐就是抽象的。但如果我们没有树立自己的抽象思维,研究西方的抽象永远都想不通。欧洲人学习中国明代文化,学好了,消化了,创作出所谓欧洲简约的产品,他们学的中国,但我们认不出来了。所以今天要从我们的生活出发,找到今天人的生活本质,生活趣味,再来设计与创作。今天我们生活在高层建筑里,空间是有限的,建园林是不合理的,但中国园林的思维是可以有的。虽然空间变化了,但空间与空间之间的功能、隔离,与邻里之间的相处关系都可以有中国园林的思维方式,这也是一种抽象思维。

家居空间布置要基于本土文化

蒋卫革

我们对客厅改造,借用内部庭院的概念,客厅就不再是一个电视机和一个沙发的形式了。我们应该引领,用我们的专业从文化、艺术层面来倡导这样的生活。

何鹏

艺术界对中国的这种园林也有思考,我有印象的三个展览,是廖文策划的《假园》,尹秀珍的《废园》和周巍的《造园》,都在讨论人与空间、人与环境、人与设计的关系。周巍将很多人的状态、城市的状态,物的关系、物欲、人与自然的关系,动态地放在一个发展的过程里,像一个城市或园林的工程发展过程,相当精彩。

徐天舒

是的,中国古代建筑多为木结构,与中国文化有密切关系。中国的园林讲究生机。木头是相对容易得到可再生的材料,比如家里为儿子出生种的一棵树,到时候可以取之建房,再成家,有一个家住的延续性。

蒋卫革

我觉得,中国的风雨和西方的风雨是不一样的,遮风挡雨的需求却一样。东方的风雨讲究弯弯曲曲,我们流行看风水,中国人最忌讳穿堂风。而西方主流文化对风没有什么忌讳,所以西方讲的就是遮挡严实,密不透风。而中国的木结构是挡不死风的,中国人觉得挡得太死了,就会很闷。中国房屋的墙没有死的,都是讲究通而不透,我们园林的户外也是讲究不能直吹风。有些东西不能总说一样的成分,比如同样是辣椒,成分是一样的,为何在湖南吃和在北京吃是不一样的。所以还是要根据遮风挡雨的需求,也就是顺应当地的气候、天地。

我们有责任唤醒初心。人其实都不喜欢空调,空调风如过堂风,吹到身体不舒服。但是厂家还没有生产不直吹的空调,我们并没有秉承空间的韵律去讲形态,点、线、面重新组合。

徐天舒

今天的主题还是我们的空间,我们的智能家居要基于自己的本土文化,而本土文化又是植根于我们生活的水土的。

何鹏

艺术、文化、生活都离不开本土的生活,我们不能再误会生活了。

胡骉

我刚才研究那个问题的答案,就是观念问题。中国中原并不产树,中国人对建筑没有当回事,我们都不知道历朝历代的皇宫设计师和建造师是谁。中国的民居质量不高,家是要发展变化的,是因为要“分家”,所以我们的建筑都是“临时”的。中国人把建筑做成一套形制,就好像拆装件,而木与土是最好的拆装材料。所以我们的建筑专业叫土木工程专业。木与土是有温度的,也是宜居的好材料。今天的设计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在变化,今天的“家”与前人的“家”不同,我们在生产上要符合今天的特点,同时也要有设计师的责任,有文化与价值观。比如“如何让100~120平方米(两室、三室)的居室生活有尊严”,做到这一点是有难度的,要考虑大多数人的生活体面与健康。我们的社会的价值观是由大部分人引领的,设计应该起导向作用。

徐天舒

我很敬佩柳肃老师坚持注重对中小学生的建筑教育普及,汉宝德先生注重大众审美的提高,这样的教授很耐心地来上课普及文化,大家会更有眼界素养,很有意义。

责编:王铭俊

来源:中国室内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