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复杂局面必须提高治理能力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6-11 06:39:22

刘显利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社会运行秩序造成了重大影响,国家治理各个领域面临重大挑战,对我国全面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在驾驭复杂局面中提高治理能力是一个紧迫的现实课题,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多方面着力。

提高治理能力要着眼“两个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与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治理的角度看,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理实践,看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既是国家治理的全球延伸,也是全球治理的工作方案。

一方面,要依托全球治理深化国家治理,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中始终立于主动。新冠肺炎疫情不仅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重大挑战,而且对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产生巨大冲击,对国际体系、国际秩序、国际格局和全球治理造成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进一步加速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演变。我们要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掌握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主动权,深刻认识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可以前瞻性洞悉外部风险、跨界风险、区域风险的样态和趋势,还可以整体优化应对这些风险的预判能力、协同能力、合作能力。

另一方面,要借助国家治理推进全球治理,使我国在构建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中发挥更大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但全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已逐渐跟不上时代发展需要。与此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无比光明前景,中国顺应共存、共荣、共享、共赢的新时代要求,以诸多具有开创性的国家治理成功案例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道路与中国经验。

提高治理能力要运用“六大思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不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为我们提高治理能力指明了思维路径。

运用战略思维。战略思维要求思维主体高瞻远瞩、总揽全局,抓住重点、统筹兼顾,防止和克服片面性。党员干部要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统筹社会治理全局看问题,熟悉国情、明察世情,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

运用历史思维。历史思维要求思维主体正确把握历史发展方向,对现实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党员干部要从历史角度分析当前疫情防控,因势利导、化危为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运用创新思维。创新思维要求思维主体敢为人先、打破惯性思维,知难而进、开拓创新。党员干部要致力于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方式创新、治理手段创新,激发社会治理活力。

运用辩证思维。辩证思维要求思维主体在矛盾中准确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党员干部要掌握辩证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积极面对、化解各种问题和矛盾。

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思维要求思维主体善于运用法治理念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我们要及时总结社会治理领域的成功经验并将其上升为法律,将社会治理各环节纳入法治轨道,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运用底线思维。底线思维要求思维主体善于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党员干部要树立底线意识,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主动防范、科学化解各种潜在社会治理风险。

提高治理能力要聚焦现实问题

实现治理力量向基层下沉。本次疫情防控暴露出城乡基层治理中存在一系列漏洞和不足,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明显短板。为此,要把治理资源向社区、行政村下沉,不断提升社区、行政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推进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实现治理数字化和智能化。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堪称“神兵利器”,大大提高了防控效率和精准度。要进一步提高新技术与现有治理体系的结合度,为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高效率、高参与、高质量解决方案,提升社会治理科学化、精细化水平。

推进跨部门跨地区的政企协同治理。在本次疫情防控中,以“健康码”为代表的数字化“网格管理”很好实现了互联网平台企业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治理,实现了交通保障、医疗防护物资调配、城市安全运行部门之间的协同治理。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治理任务日益复杂多元,必须推进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政企之间的协同治理。

更好发挥多元主体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多元共治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本次疫情防控中,各类社会主体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积极联动,发挥出多元共治的强大合力,为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作出了突出贡献。应使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常态化,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编:曾璇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