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好路子 挖断穷根子——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驻平江县金安村扶贫工作纪实

  湖南日报   2020-05-19 21:54:22

【脱贫档案】

岳阳市平江县三阳乡金安村2014年由三村合并,现下辖32个村民小组,673户2586人,其中村干部6名,党员52名;全村耕地面积4578亩(其中水田1503亩),林地面积15436亩。金安村是典型的山区贫困村,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耕地资源匮乏、病患人员多,一只只“拦路虎”,让这里的脱贫致富路充满坎坷。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3户349人。

2017年4月,湖南省生态环境厅驻村扶贫工作队根据省委省政府的安排,来到了金安村,誓要啃下这块“硬骨头”。经过3年脱贫帮困,金安村共脱贫108户342人,未脱贫的5户7人全部实施政策兜底。

4月28日,平江县金安村贫困户余曙光家中迎来了省城的“亲戚”——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邓立佳。

“最近怎么样,生活过得好不好?”一进家门,他如同老朋友一样嘘寒问暖,关切询问余曙光家的收入、家人健康以及子女就学就业等情况。

余曙光自豪地展示孩子们贴满整面墙的奖状,讲述着家里这两年多来发生的点滴变化,一再表示感谢共产党的恩情。“有技术、有志气、又肯干,你是脱贫户中的典范。”省里的客人当即肯定。

省生态环境厅领导此次前往金安村,看望慰问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实地调研驻村扶贫工作,参加环保企业扶贫捐赠仪式暨脱贫攻坚工作会。扶贫工作队入村3年来,在省生态环境厅的大力支持下,克服种种困难,完善基础设施,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健康扶贫等,昔日偏僻落后的小山村悄然发生巨变。

路通了,水有了,新房盖起来了

“现在家家户户都有自来水喝。”谈及村里生活条件的变化,63岁的残疾村民余明生感慨地说。

金安村每年有近4个月的枯水期,在工作队驻村之前,余明生和村里群众的饮水十分困难,只能用塑胶管从溪流中引水,日常生活用水则需要到几里外的山里去挑。“枯水期时,家里基本生活用水都难,不少人一个星期才洗个澡。”

“泥泞路、断头路”也是困扰金安村多年的“老大难”问题。省生态环境厅扶贫工作队队长刘斌介绍,以前当地山路坑坑洼洼,狭窄多急弯,每逢大雨道路就变得泥泞不堪,机动车难以通行,给村民出行带来很大困难,也严重制约当地经济发展。

2017年4月对口帮扶金安村后,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打好脱贫攻坚战,省生态环境厅党组政治站位高,扶贫措施硬,成立以厅党组书记、厅长为组长,其他厅领导为副组长,机关各处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指导扶贫工作计划实施,坚持每季度一调度、每半年一研究,解决重大事项,确保扶贫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户,在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精准脱贫攻坚战两大战场上一展湖南生态环保铁军风采,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3年来,在省生态环境厅大力支持和驻金安村扶贫工作队的推动下,硬化村级道路10余公里,村民出行不再难;新建3个安全饮水水坝,全村673户全部接通了自来水,群众久盼的安全饮水问题得到了彻底解决。

工作队还帮助村里大力推进农田水利改造、安居工程和民生福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和疏浚沟渠4000余米,新建水坝等水利设施22处,架设路灯300盏;建设村级组织服务中心、村民活动中心、活动广场;通过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危房改造等方式解决了78户安全住房困难,还给安置户配备了面积不大却很实用的菜地,照顾大家的生活习惯。

一户一策,精准发力脱贫攻坚

扶贫要“输血”更要“造血”。在驻村扶贫一线奋战多年、曾带领其他2个贫困村成功脱贫的刘斌深知,要帮助金安村贫困户长期稳定脱贫,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是关键。

“全村113户贫困户,没有哪一户刘队长不熟。”在金安村村支书陈丘林眼里,转业干部刘斌传承着部队里“办法总比问题多”的优良作风。

扶贫工作队进驻金安村后,挨家挨户走访,对每个贫困户建档立卡,量身定制脱贫方案。工作队立足当地山多地少、农业产业发展难的实际,在村级原有合作社的基础上,积极对接社会企业,引进葡萄、猕猴桃、蓝莓等特色水果种植120亩,并建立起“产业+合作社+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模式,使贫困户“有业可从、有股可入、有利可获”。

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逐户逐人常态化宣讲扶贫政策,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全靠党的政策好,致富要靠自己加油干”的意识,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努力实现物质与精神“双脱贫”“同奔康”。3年来,工作队共邀请农技专家10余次来村开展培训,200多人次参训,参与培训的村民大多学到了“一技之长”,及时地将所学所获转化为生产力,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金安村塘源组村民陈碧资从小身患小儿麻痹症,缺乏自主生产能力,家中半亩水田的流转费用和政府发放的低保金、残疾人补助金,就是他和母亲几乎所有的收入来源;家里房子年久失修,母子二人住得提心吊胆。

通过易地扶贫搬迁,2018年10月陈碧资和母亲从山沟里搬了出来,住进位于村主干道附近的安置房中。省生态环境厅等后盾单位积极募捐,垫付新房家具及生活用品购置费用,像陈碧资这样的易地扶贫搬迁贫困户,不花一分钱就住进了安全又漂亮的新房子。

针对陈碧资劳动能力有限的现实情况,扶贫队大力推行“种养加”家庭产业扶贫项目,支持他养起小牛,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通过公益岗位招聘,陈碧资还当上了村里的生态环保员,协助巡山、防火和数据统计。家里有产业、家门口就业,陈碧资现在一年收入有将近2万元。

村民陈柏清同样因残致贫,早年有外出务工经验的他,2013年回乡后就干起了养鸡业。由于资金少、规模小,养鸡场一度负债经营。扶贫队驻村后,对陈柏清的养鸡产业进行资金帮扶、消费扶贫、推荐参加展销会。如今,占地20亩、规划养殖10万羽的新养殖基地已破土动工,养鸡事业越来越红火。陈柏清说,眼下,除了做大做强养鸡产业,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就是希望能找到人生的“另一半”,早日“脱单”。

健康扶贫,金安村重新焕发活力

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范围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人口占总贫困人口的40%以上,本来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一旦有人身患重疾,脱贫致富便遥不可及。因此,医疗扶贫成为扶贫工作中最大的难点之一。

在金安村的贫困人口中,严重病残人员有54人,因伤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的有23人。省生态环境厅驻金安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刘斌说,治好一个病人,就等于帮助一个家庭脱离苦海,有健康的身体,贫困户脱贫致富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说重病患者是农村贫困户中的弱势群体,那么精神病患者就是弱势中的弱势,如果他们的病情能得到控制,生活能够自理,这个贫困家庭的劳动力就能解放出来,真正实现脱贫脱困。”在金安村的病残人员中,有一些是精神病患者,扶贫工作队首先将健康扶贫工作重点集中在精神病患者身上。

2017年,扶贫队联系湘雅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及平江、汨罗等地的医院,经过评估后,多批次组织含精神病患者在内的贫困病患进行治疗。

截至目前,精神病患者中已有4人基本痊愈,在成功就业后靠个人劳动收入成功脱贫摘帽;另一些人症状明显改善,可以从事一定强度劳动。

身患心脏病的凌炳根,劳动能力受限,生活困难。2017年,在扶贫队的帮助下,凌炳根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做了心脏搭桥手术并成功康复。靠着养鸡,他现在每年能赚两三万元,加上生态护林员岗位每年还有1万元补助。凌炳根说,虽已年过花甲,但越活越有希望。

在扶贫工作队的努力下,2018年初,省脑科医院在平江县的首个远程医疗点落地金安村。自此,金安村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三甲医院专家诊断服务。从因病致贫到远程医疗,对金安村村民来说,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责编:陈龙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