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设计·记忆 | 忘不掉的规划室

  湖南设计   2020-05-02 19:59:45

说规划室是一个大家庭一点也不假。我在规划室工作的10年里,院里举办的各种集体活动,比如球赛、文艺演出等,规划室拿冠军最多。

规划室成员非常齐心,一呼就应,集体荣誉感很强。一到举行各种活动,就有很多人毛遂自荐,踊跃报名,相互鼓励,积极出谋划策,有一种不拿冠军誓不罢休的架势。这也是规划室团队精神的体现。

1989年6月,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湖南省建筑设计院规划室建筑组。规划室在当时是省院最大的科室,人数有60多,专业也最多,主要由建筑、市政(当时称给排水专业)、规划三大板块组成。

从学校到工作单位,环境大不一样了,内心有些忐忑,说话行事也很谨慎,但是慢慢发现,规划室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科室,就像一个大家庭。

规划室经常会组织一些小型的集体活动,不同专业的人都踊跃参加,于是我也慢慢放开了,很快融入到这个大家庭。

我在规划室有3段工作经历。首先是跟着我的建筑专业师傅黄海华老先生从事建筑设计。

黄工早年留学苏联,俄语很好,专业能力很强,在总图设计及施工图设计方面是省院难得的高手。

黄工人很严肃,工作上对我要求很严格,不允许马虎行事,但在生活方面对我又倍加关心,经常问起我家庭情况。得知我出身农村,家境不太好,他总是想办法帮助我,让我心里暖暖的,因此我工作也很努力,生怕辜负了师傅的期望。

但这段经历只有半年。因为我学的专业是“风景园林”,1990年初因工作需要,领导安排我赴岳阳市参加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我不得不带着一丝遗憾告别黄老先生门下,和规划组的同志们战斗在一起。不过同样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我规划专业的师傅朱泉贵先生。

朱总人很和蔼,但在工作上要求同样很严格,经常给我讲起他的一些工作经历以及规划组那些年的人和事。

朱总强调规划组前些年的实力是如何强,可惜由于近些年人员调动,只剩下年轻人,实力有点弱了。他无非是勉励我们要努力工作,能早日独挡一面。

朱总当时也是规划室的副主任,主管规划,我能感觉到他内心很焦虑,很担心规划室的实力落后别人,不能走在湖南省规划行业的最前头。好在当年规划组的人都非常发奋,后来终于扛起了湖南省规划设计院这面大旗。

我在规划组工作近3年,发生了许多令人难忘的事情。

在岳阳现场踏勘时的团队合影

1990年进行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现场踏勘,一次在去黄盖湖农场的途中,天下大雨,又正值傍晚,我们乘坐的面包车已经陷入泥地里,无法继续前行,后来只好向黄盖湖农场领导求救。当地领导很热心,立即派履带拖拉机将我们的面包车一直拖至农场场部。

等到农场场部时,天已经全黑,我们一行人浑身都是泥,衣服也差不多湿透,但是团队中没有一个人抱怨,只是默默地在晚饭后烘烤鞋子洗衣服,这是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难忘的经历。

现在想起这件事,还深感搞规划工作的同志们现场踏勘不容易,很辛苦,要为规划院的同志们点赞。

在惠州市横沥镇规划完成时的团队合影

1992年夏天,规划室开辟省外市场,由朱贵泉老总带队,我们一行8人赴广东惠州市横沥镇进行镇区规划。这是规划室第一次赴广东开辟市场,大家都很兴奋。

当时的条件特别艰苦,吃住条件差,有的同志还因水土不服皮肤过敏,但是大家都充满工作激情,加班加点,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得到了当地领导的高度评价,也为之后在惠州市附近争取更多的规划项目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1993年夏季的一天,我出差回来刚进办公室,室主任便找到我,要我立即完成一项投标任务,时间只有一周。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有8家单位已交标了,不能给我们更多的时间,但作为省院又不能不参与,这个项目就是改写我职业生涯的“武陵源天子阁”。

在室主任的热情鼓励下,我告诉自己必须完成,而且要尽可能地完成好。经过一周的加班加点,任务总算完成了。

又大约过了一个礼拜,室主任把我叫到他办公室,一进门,一个领导模样的人主动热情地过来和我握手:“小向,恭喜你中标了!”,我先是一愣,才慢慢缓过神来,原来是前一周的辛苦没有白费。

天子阁手绘草图

果然,是省建委风景园林处处长周淑兰及武陵源区旅游局领导一行,前来对接下一步修改完善方案事宜。这是我第一个独立完成的中标项目,内心当然窃喜,它对我的鼓励也很大。

当时黄海华老先生已经退休,我在其他老同志的指导下,顺利地完成了该项目的全过程设计工作,后来该项目还获得了省优三等奖。

此后的一天,室主任要我决定今后的专业选择,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建筑设计,就这样,我又重新回到了建筑组。

回到建筑组似乎就回到了原来的自己。我有一点画速写的小爱好,即使在规划组时也经常外出写生,在建筑组就更不用说了。当时的规划室建筑组业务不太饱和,一有时间我就爱看传统建筑方面的书。

在永顺出差时的钢笔速写

在莨山出差时的钢笔速写

1995年下半年,刘少奇故里工程招投标,我感觉机会来了,便奋力一搏,方案在省内当时很有实力的4家投标单位中脱颖而出。

这个项目前后做了3个年头,项目子项多,类型多,我在很多方面得到了很好的锻炼,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项目得到了当地领导的高度肯定,更加激发了我对传统建筑的兴趣,为今后设计更多不同类型的传统建筑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花明楼手绘透视图

规划室的建筑项目一般体量较小,但是只要有安排,不管大小我都会认真对待。从方案构思到效果图绘制,一直到最后的施工图,我从不马虎。

花明园修养亭手绘透视图

有时候还被安排一些他人的方案,让我帮忙画效果图,也就是手绘图,或者协助别人做点方案,我也从没有觉得有多辛苦。

就这样埋头在规划室整整干了10年。

我觉得我很幸运,规划室的几届领导各方面能力都很强,而且对我也不错。

第一届室主任张明忠是给排水专业的,专业能力很强。作为领导,张主任大局意识也很强,敢说敢干,前面写到的去广东惠州开辟省外市场就是他提出的。在他的支持下,省院在珠海也办了设计分院。

张主任分管建筑组,那时候我在办公室加班,张主任经常到我办公室,和我聊起一些工作与生活上的事情,在工作上给我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也教会了我许多工作方法与做人的技巧,甚至在专业上站在一个“外行”的角度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我受益匪浅。

前面已经提及的朱贵泉副主任是我的师傅,对我关爱有加。

后来第二届主任是杨永松,杨主任人很和善,好像从来没有看到他批评人,但是他总能把规划室管理得井井有条,这一点我至今都没想明白。

副主任周健同志分管建筑组,周主任要求员工可严格了。他之所以要求员工严格,是因为他能率先垂范,无论是周末还是晚上,我经常看到他在办公室加班加点,潜心研究专业问题。后来给排水组能发展成市政工程研究设计院与周主任等一批老同志的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周主任有个特点,当员工做好一件事情后他一定会予以鼓励,比如前面提到的由我负责的“刘少奇故里工程”,我就得到了他的多次表扬。但是当他发现你身上的问题时,他也会毫不留情地指出。

据说当时给排水组里有些年轻同志就是在他的严厉的批评中成长起来的。这些年轻的同志现在很自然地成为了市政院的行政技术领导及省里的学术权威。

规划室人际关系单纯,大家都很敬业。虽然建筑、给排水、规划3大板块相对比较独立,但是整体的工作氛围都差不多,大家都争取不拖规划室的后腿。

规划组当年是由年轻的副主任,后来的院总规划师李彩林同志分管的。李彩林是同济的高材生,文笔不错,口才很好,讲话有条有理,在规划组很有威信。

要知道,规划组当年可是肩负着湖南省城市规划研究设计院的使命,这样的重担要扛起实属不易,但规划组的同志们在李主任的带领下,不辱使命,各专业都发展不错,而且还为建筑组争取到一些设计业务。

我与规划组是有深厚情结的:一是因为我在规划组干过3年;二是因为规划组有几位同志和我同一年分到省院,平时交往较多。

我经常到规划组去转悠,规划组年轻同志在很多方面已经超过了我们当年,规划理念、规划手法、表现手法都在与时俱进,整体的水平比我当年在规划组的时候提高了很多。慢慢地,我在规划组也得到些收获,比如对修建性详细规划有了更多认识,自己做建筑设计又有了不一样的思维角度。

说规划室是一个大家庭一点也不假。我在规划室工作的10年里,院里举办的各种集体活动,比如球赛、文艺演出等,规划室拿冠军最多。规划室成员非常齐心,一呼就应,集体荣誉感很强。一到举行各种活动,就有很多人毛遂自荐,踊跃报名,相互鼓励,积极出谋划策,有一种不拿冠军誓不罢休的架势。这也是规划室团队精神的体现。

规划室是一个凝聚力强,人才荟萃的地方。

2000年,省院机构改组,原来的规划室解散了,我也被分排到五室工作,但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我都回味着规划室的工作与生活。

在院外院内碰到规划室的同事都倍感亲切,因为毕竟自己的成长离不开昔日领导的关心与培养,也离不开昔日同事们的帮助,这些点点滴滴让我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如今,我自己也走上了领导岗位,管理着建筑三院这个团队。我仍然得到着昔日规划室同事们的热心帮助,他们经常给我介绍生产业务,提供技术咨询。

昔日的友情还在延续,特别是昔日规划室各届领导的工作作风至今影响着我,我也正在以同样的方式力争管理好建筑三院,我希望建筑三院也是一个凝聚力强,充满战斗力和活力的优秀团队。


责编:王铭俊

来源:湖南设计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