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如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专家学者这样建议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5-24 06:42:47

导读

当前,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严峻复杂,我国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沉着应对、深谋远虑,在持续推进“六稳”工作的同时,明确提出“六保”任务,要求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已取得疫情防控重大成果的湖南,如何继续抓实抓细,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湖南日报》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开源提质精准施策 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杨芳

习近平总书记5月8日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时提出,希望大家加强前瞻性谋划和规律性思考,推动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早在2018年8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就指出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问题新挑战,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被称为“六稳”;今年4月17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在要求做好“六稳”工作的同时,首次提出“六保”任务,分别是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从“六稳”到“六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新形势下,维护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底线思维和周密部署。

无论“六稳”还是“六保”,就业都居于首要位置。因为就业既是人民群众维持生计的主要手段,也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更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抓好重点行业、重点人群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确保就业大局稳定。制定稳就业、保就业政策措施须充分考虑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影响,做到精准发力、稳中求进。

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开拓更多就业空间

由于疫情防控需要,我国多地经济活跃度相对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应减少。同时疫情在全球蔓延,造成多国经济发展缓滞、贸易收缩,客观上加重了我国“稳就业”“保就业”压力。鉴于此,应在宏观层面优先创新就业政策,破解不利于就业的政策与环境制约,形成上下齐心促就业的强大合力。

具体而言,应统筹推进“给饭碗”与“造岗位”,在开源上下功夫: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努力增加岗位供给;以保障民生为根本目标,注重在民生经济中发掘未来战略性产业、就业岗位的新增长点,力求“扩大就业”与“满足需求”双效果;各级政府应加大援企、稳岗、拓岗力度,并积极牵引,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要综合运用就业扶助和社会保障政策,最大限度提供政策和资金支持,稳定就业基本面,吸纳更多人就业。

促进多渠道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在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的新时代,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不断重新组合,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迭代,劳动力市场细分趋势明显、灵活性增加,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对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和学习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传统就业理念和相关制度政策有待调整。

顺应新就业形态支持灵活就业。抓紧清理并取消各种限制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支持劳动者通过临时性、非全日制、季节性、弹性工作等形式实现灵活就业。比如数字平台经济工作形态多样,在新增劳动力就业方面有较大潜力,可为“稳就业”作出更大贡献。应进一步优化数字平台经济发展环境,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行动。创业是就业之源,应出台可行的保障性措施,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使具有创业条件和能力的劳动者实现自主创业。比如强化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支持,鼓励更多大学生创业创新。

强化就业教育指导,提升就业质量

当前,相关职能部门应加强对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准确研判,切实做好农民工、退役军人、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高校毕业生是祖国建设新生力量,要坚定不移推进积极就业战略,实施就业促进、创业引领、基层成长计划,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精心部署因势利导。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6部门日前联合启动了2020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等4部门联合启动了“校企行”专项行动。“24365校园网络招聘服务”“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央企“抗疫稳岗扩就业”“国聘行动”“千校万岗”线上招聘会等,为企业和毕业生提供全天候不断线、不打烊的就业服务,反响热烈。在推进这些行动时,还要注重精准搭建协作平台,强化导师精准指导、校企供需对接、扶持政策落地落实,形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政府政策、产业需求的交叉汇聚点,进一步有效整合各方就业资源,并因时因势调整策略、方法、抓手。

统筹推进主动担当。职业既是个体赖以生存的基本途径,也是个人服务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舞台。多年来,国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出台诸多政策措施,指导大学毕业生顺利进入社会、走向职场、建功立业。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应更为积极地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创业指导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理性认知职业、主动适应就业新形势、科学规划职业生涯;高校毕业生则应树立崇高职业理想、因时因地制宜调整就业期望,并努力提高择业能力、就业创业质量。

(作者系中南大学创新与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教授,教育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创新创业教育分会副理事长)

多措并举,稳步提高农民收入

周静

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1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决不能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成果前功尽弃,要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当前,全国各地积极推进“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但疫情在全球扩散蔓延,不利于我国产业经营和农民就业,不利于“农民持续增收”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重点目标任务的达成,需要高度重视并予以破解。

我国农民收入主要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构成。2019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5395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比40.43%,经营性收入占比34.22%。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民收入的影响也主要体现在这两部分(受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及脱贫攻坚政策福利效应的辐射,农民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受到的影响较小)——

一是对工资性收入的影响。农民工资性收入主要来自劳务输出。据统计,2019年湖南农民工总量为1778.7万人,其中乡外就业的外出农民工占比达69.4%。受疫情影响,农民工务工延迟,特别是文化旅游等服务业遭受较大冲击,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农民非农收入增加压力较大。 二是对经营性收入的影响。经营性收入主要来自产业经营。疫情对种植养殖业以及休闲农业发展均有负面影响,产业链上下游复工不协同以及经营资金短缺等多重困难叠加,对农民经营性收入造成了阶段性影响。

针对农民增收面临的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建议多措并举稳步提高农民收入,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夯实基础——

推动协同复工达产,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针对疫情后可能出现的农民工失业问题,应尽快推出转岗再就业培训项目,引导农民工积极适应新兴产业技能要求;针对产业链复工复产不协同、消费市场未恢复等问题,应加强摸底调查,协调防控物资和服务,加快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达产,发挥其稳定就业、促进增收作用;针对存在消费者聚集潜在风险的乡村旅游等行业,可以采取网络预约限流模式,充分发挥其带动农民就业增收的作用;针对贫困地区,应适度增加村容保洁、道路养护、林业维护、公共设施管护等公益性岗位,为贫困劳动力提供更多就地就业机会。

稳步畅通“双链三循环”,扩大农民经营性收入。应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瞄准消费需求,打造抗风险能力强的产业链,着力畅通农业产业链和资金链,保障产业循环、市场循环、经济社会循环的高效运转。对于受疫情影响严重、资金周转困难的中小规模生产者和散户,应及时提供农业生产投入补贴和信贷支持,保障其采购生产资料、恢复生产能力,从而稳定农业生产。建议加大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政策性信贷向农业重点龙头企业、产业化联合体的支持,鼓励其稳定订单收购价和收购量并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技术服务以及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支持其推进新产品加工项目和技术升级改造,延长产业链、扩展产品线、创新营销方式,打造农产品经济新增长点。

积极落实各项政策,稳定农民转移性收入。要从稳就业、保民生高度,落实好农业补贴政策和减税降费、信贷支持、融资担保、技能培训补贴、稳岗奖励等具体支持措施;合理增加财政投入,支农资金应重点用于扶贫、农业基础建设、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和绿色环保生态农业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探索建立普惠性农民补贴长效机制,提高对农民的补贴力度,确保农民转移性收入适度增长。

持续深化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我省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主要集中在红利收入和出租房屋净收入,渠道较为单一。从长期来看,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建议进一步盘活农村集体资产,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并创新分配机制,在提高农民红利收入的同时确保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继续深化承包地、宅基地改革,进一步为农民宅基地赋权,保障农民的财产权;降低医疗报销起点,适度提高农民报销比例,减少农民医疗和教育开支,增加农民存款,进而增加其利息净收入。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基地特约研究员)

抓实抓细生猪生产流通 有力保障基本民生

曾雄旺 杨亦民

生猪产业是我国传统的农业支柱产业,猪肉是城乡居民的主要肉类消费品。因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持续加大,我国生猪生产与价格一度出现异常波动,影响到“菜篮子”质量。“猪粮安天下”,中央和湖南省委2020年“一号文件”都将恢复生猪生产作为重大任务进行部署,目前全国生猪产销秩序已基本恢复。

湖南是传统养猪大省, 2019年生猪累计出栏4812.9万头。截至今年5月中旬,我省生猪存栏数、能繁母猪连续7个月环比增长,市场供应积极向好、猪肉市场价格连续回落,同时也面临如何实现持续快速发展、有效防控疫病、确保高效流通、推进价格回归等多重命题。坚持“规模化生产、产业化发展、精细化管理、科学化防范”原则,进一步抓实抓细生猪生产和流通,对于稳固农业“压舱石”、保障基本民生等具有重要意义。

强化引导支持,扩大标准化生猪生产。一是确保省负总责、“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落实落地,加大对生猪大县的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力度;二是纠偏过度治理生猪污染及禁养限养生猪现象,在推动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基础上,引导中小散户增养、补栏,加快解决饲料、屠宰、流通等企业复工复产面临的突出问题,畅通仔猪和种猪调运;三是深度推进“优质湘猪工程”项目建设和“智慧养猪”信息化生产,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四是发挥大型养殖企业带头引领作用,坚持“以大带小”,采取“公司+农户”等模式提高群众生产积极性。比如湘潭市政府2019年度通过投入生猪产业专项资金1800万元、组织复养技术培训班等举措使数万养殖户受益。

强化科技人才支撑,做好疫病防控工作。积极应对非洲猪瘟和周期性因素导致的各种疫病防控难题:一是加强对防疫人员的技能培训,鼓励防疫工作者下基层并适当提高其工资待遇,加快高质量防疫队伍建设;二是在成功研发非洲猪瘟弱毒活疫苗HLJ/18-7GD基础之上,继续推进生猪疫苗的研发和上市进程,注重发挥畜牧兽医技术支撑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以及行业协会等技术优势,推广生猪疫病防控、节本增效等实用技术;三是加强生猪疫苗的冷链运输储藏,在生猪疫苗的源头研发、储藏运输以及到最后使用的全过程中严加管理、确保质量,持续加强对非洲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四是强化非洲猪瘟“内防外堵”,严格落实生猪养殖场日常消毒、提高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定期组织疫病防控演练工作、科学化排查疫病等有效防控措施,推进生物安全防护标准化示范场建设,确保疫病不反弹。

完善现代生猪流通体系,保障市场稳定供给。一是健全猪肉市场供需预警机制,鼓励生猪产区与销区建立长期稳定的购销合作机制,减少产销区“剪刀差”,有效指导养殖户依据市场变化调节养殖规模;二是推进屠宰行业转型升级,引导屠宰加工基地向生猪养殖场转移,建设标准化屠宰企业,加快构建“养殖—屠宰—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利益联盟体系;三是转变传统调运方式,完善冷链仓储配送物流体系,实现生猪产品全面 “冷链运输、冷鲜上市”,促进“运猪”向“运肉”转变;四是推广生猪在线交易平台,为客户带来现代化生鲜购物体验。比如湖南新五丰股份有限公司打造了集视频监控、GPS系统、温控系统、手机端监控系统于一体的完善冷链体系,新建设的生猪交易市场以线上线下“1+1”模式开展实时交易,使得商户足不出户便能行销全国。

健全市场监测和调控机制,促进猪肉价格回归。通过市场和政府“两只手”共同调控生猪市场:一是建立健全生猪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加强对生猪成本、价格、供需情况的市场动态监测,提高价格调控的科学性;二是拓展生猪期货交易市场,引导生产者进行套期保值,利用期货的价格发现机制从本源上改变生猪供求关系、规避市场价格大幅波动风险;三是健全猪肉储备与投放机制,缓解市场供需矛盾,同时严厉打击哄抬价格、非法经营等行为;四是完善生猪价格保险体系,构建中央与地方财政共同分担的保费机制,科学制定补贴范围、补贴比例,坚持分区域、分阶段实施。鼓励保险公司开发符合市场要求的差异化、个性化生猪价格保险产品,积极调动生猪养殖户投保积极性,平抑生猪价格波动。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教授,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讲好抗疫故事 做好舆论引导

王智平

习近平总书记5月8日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时提出,“希望大家协助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发出好声音、传播正能量”;5月18日,习总书记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团结合作战胜疫情 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的致辞,强调中国坚持以民为本、生命至上,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艰苦卓绝的努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但国际舆论场暗流涌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抛出抹黑中国的言论,企图损害我国以实际行动树立起来的支持并推动国际合作抗疫的良好形象;国内舆论场也常常是各类信息鱼龙混杂,需要民众明辨真伪。

重大疫情期间,舆论场也是主战场。彻底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不仅要严密防控新冠病毒扩散,还要严防“思想病毒”入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完善坚持正确导向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唱响主旋律、弘扬正能量”——舆论导向正确,能凝聚人心、汇聚力量、推动事业发展;舆论导向错误,就会动摇人心、瓦解斗志、危害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做好舆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讲好抗疫故事,彰显大国担当。要有理有据有节地在国际舆论场讲清楚中国为防控疫情作出的努力与牺牲,讲清楚中国向国际社会提供的支持与援助,讲清楚中国秉持和践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不仅为维护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筑了坚固堡垒,而且为遏制疫情蔓延作出了巨大贡献,凸显了中国效率、展现了中国精神、彰显了中国力量。中国以超强的国家治理能力基本控制住国内疫情后,本着对世界人民生命健康负责的态度,立即尽己所能向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相关国际组织提供了紧急物资援助,并通过各种形式毫无保留地与各国分享疫情防控经验,体现了大国担当。

讲好抗疫故事,凝聚话语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运用多种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发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从讲述的主体看,中国抗疫故事的讲述者不应只是政府发言人、媒体工作者,还应该有更多社会个体、非政府组织。比如在华外国人、留学生讲述中国抗疫故事,有助于进一步增强故事的国际信任度和传播力;从讲故事的方式方法看,应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在国际舆论场及时主动回应各方关切,并根据不同受众的特点精确传播中国抗疫故事;从故事素材看,疫情防控中可歌可泣的凡人壮举是最生动鲜活的素材,能够最直观地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增强话语魅力,讲好一个个真实感人的中国抗疫故事,我们才能在国际舆论场站得更稳。

讲好抗疫故事,厚植爱国情怀。首先,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工作要聚焦战“疫”一线,挖掘感人故事。无论是在治病救人第一线的医生护士,还是在摸底排查最前沿的基层人员,都涌现了许多感人至深的鲜活事迹。其次,讲故事应注重方法。要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各级党员的坚定立场和深厚家国情怀讲出来,把我省助力复工复产跑出“加速度”的一连串举措讲出来,全面展现中国人民应对疫情的责任担当和坚强意志;还要及时发掘典型人物和先进模范,推动抗疫英雄进校园进社区,凝聚全社会战疫情、促发展的强大共识和爱国情怀。

讲好抗疫故事,创新传播渠道。一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宣传优势。通过权威、真实、可读性强的新闻报道及时引导舆情正向发展。比如我省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后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用事实和数据回应热点问题,传递了权威信息。二是发挥微媒体优势。依据民众碎片化阅读特点,利用全媒体快速传播的特征和优势,通过微手段、微平台,营造微环境,提高舆论引导的有效性,让战“疫”正能量始终充盈网络空间。三是不断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采用图文、短视频、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法手段开展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参与度。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绷紧疫情防控之弦 推进高校有序复学

汪艳华

习近平总书记5月8日在主持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时强调,要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扎实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当前湖南迎来高校学生返校复学高峰期,这是疫情防控工作的又一次大考,绷紧疫情防控之弦、推动高校安全有序复学是重中之重。

充分认识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高校复学面临的挑战。一是“流动性”带来的挑战。高校复学会带来大范围、大规模人员流动,疫情防控进入“运动战”阶段,危险因素更加复杂多变;二是“聚集性”带来的挑战。尽管湖南大多数高校规定只有毕业生和情况特殊学生返校,但总数占到了高校学生三分之一左右,因活动空间相对有限,突发事件发生概率增加。特别是国内无症状感染者不断出现,给高校返校复学带来疫情反弹的潜在风险;三是“季节性”带来的挑战。从目前情况看疫情不会随着温度升高而自然消失,反而会因为天气日益炎热,皮肤暴露面积增加、长时间佩戴口罩不适等问题增加防控难度;四是“伴生性”问题带来的挑战。学生的学业、毕业、就业、创业等或多或少受到疫情影响,极少数学生甚至出现了心理健康问题,需予以高度重视。

准确把握疫情防控下高校复学的价值导向。应始终坚持将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价值导向。为此,一是坚持“三不”原则,确保达到复学标准。应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疫情没有得到基本控制前不开学、学校基本防控条件不具备不开学、师生和校园公共卫生安全得不到切实保障不开学”;二是强化“五个一律”要求,严把疫情防控“入口关”。做到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三是加强对广大师生的人文关怀,维护师生心理健康。可通过开设心理疏导热线、发布心理健康指导手册、举办心理健康讲座、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项工作组等方式,提高关爱浓度、缓解心理焦虑。

科学构建高校常态化疫情防控治理体系。一是加强高校疫情防控顶层设计,完善相关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高校应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小组组长,小组成员包括校级领导班子、学工处等部门负责人以及校卫生防疫人员,建立校级、院(系)、年级(班级)的校内三级防控工作联系网格;二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健康管理制度、疫情防控的信息报告与公布制度、缺课缺勤的跟踪制度、防疫资金与物资保障制度、校园出入和出差管理制度、日常监督与应急处置制度等等,切实守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三是构筑群防群控群治的严密防线。高校要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提高全体师生的防范意识,充分调动每一名师生的疫情防控积极性,使其既做好自身科学防护又主动参与和支持相关工作,从而以群体力量构筑起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

着力探索适应疫情防控的教育教学新秩序。一是采用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混合式教学方式。线上教学依然是高校复学后的重要教学方式,高校应继续加强教师在线授课技术和方法培训,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好教育部在线教学优质课程资源,开展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创新,并将在线教学、组织线上讨论、辅导答疑、作业批改等计入工作量,纳入绩效管理。促进学生更好掌握在线学习模式,增强自主学习、交流互动、吸收和构建知识的能力。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要精准对接、实现平稳过渡;二是“小班教学”与“错峰教学”相结合。保持适当社交距离可降低病毒传播风险,在教室、实验室、实训场所面积一定的情况下,“小班教学”、分批次进入和“错峰教学”都是有效防控疫情的重要举措;三是探索室外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长时间密闭空间是病毒传播的高危场所,如条件允许,可鼓励教师开展室外教学。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原载于《湖南日报》(2020年5月24日07版)


责编:杨兴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