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13)//一碗米粉,抚平舌尖“湘”愁

  大湘菜报   2020-04-22 17:18:10

文/雷亚梅

南甜北咸东辣西酸,三山五岳,五湖四海,不同的气候、地域、习俗,养育了不同的胃 。自2008年高中毕业,去到外省求学开始,我已经在他乡漂泊了12年。12年间,个人经历了毕业、工作、结婚、生子……许多儿时的习惯随着年龄、环境、心境的变化而改变了,唯独胃口,始终偏执,每每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泛起浓郁的“湘”愁,而尤其惦记的是家乡的那一碗辣椒炒肉米粉。

2008年,雪灾在南方爆发,湖南大面积出现低温、雨雪、冰冻灾情。那时的我正在永州东安一中读高三,高考在即。持续的雪灾,让紧张的复习变得格外艰难,我们这些在校寄宿生,晚上冻得觉都睡不着,早上还要一早起来踩着冰路做早操。我的手指肿成了“胡萝卜”,即便抹了药,也溃烂得面目全非,一握笔就隐隐地疼。学校历来校风严谨,寄宿生每个星期只有星期天的下午才可以外出学校,而且必须在晚上6点钟回到学校上晚自习。每个星期的这半天时间,都让人心情激动,而我几乎每次都会去学校路口的那家米粉店,吃上一碗辣椒炒肉米粉。

这家店,距离学校大门,不过百来米,总共也不过30平米,每个周日下午,都一座难求。老板用大骨熬汤,大碗摆成一排,麻利地烫粉,上料,忙得不可开交。店里也卖面跟云吞,我每次都点一碗米粉,浓浓的骨汤,浇上霸道的辣椒炒肉,再添上半勺火烈的辣椒粉,火爆如雷的新鲜辣椒撞上气势磅礴的辣椒粉,裹上浓香的骨汤,“嗦”一口米粉,整个人都通透了,冬天的寒冷一扫而散,满满的一碗米粉下来,大汗淋漓,好不畅快。这个冬天的米粉,热烈而张狂,给我枯燥的复习生活增加了许多快乐。

2016年,在我硕士毕业一年后,几经辗转,终于落户广州。尽管工作不算心仪,情绪有些低落,但总算是落脚了。在我刚刚敲定的那一天,得知了外婆去世的消息。外婆是我最敬爱的老人,一生辛苦勤劳,从30多岁开始守寡,一个人拉扯大了五个孩子,其间的辛酸,她从未向晚辈诉说,总是一副慈祥可爱的样子。小时候,我就想着长大后,一定要好好孝敬她老人家,然而外婆没有给我这个机会,在我还一团乱麻地扑腾工作时,老人家悄无声息地走了。从此,这个世界上再没有一个老人,在门口的木桥边上等我回去看她了,再有听不到她在耳边絮絮叨叨讲着我小时候的事了,我永远失去她了……

送走外婆,背上行囊,我继续踏上了广漂的路。暮夏的天气,还残存着让人窒息的闷热,在永州火车站候车的时候,我一个人漫无目的地在广场游荡、游荡,……不知怎么就走进了一家快餐店,肚子并不饿,也不知道要吃点什么,下意识地点了一碗辣椒炒肉米粉,跟老板说:“加辣,大辣!”不一会儿,米粉就端了上来,是熟悉的味道,是那股熟悉的霸道劲儿。味蕾的记忆是牢固的, 尝了一口,香辣的感觉瞬间流遍全身,泪水也不禁夺眶而出,抱着大碗,一口气连汤都干了个干净。这个夏天的米粉,绵长而慈爱,让我在自责中找到了未来的希望。

2019年,我的工作迎来了转机。几年来,为了平衡工作和生活,我每天都需要挤一个多小时的地铁,穿越大半个广州去上班,来回就是两个多小时。已经记不清多少个夜晚,孩子爸爸带着孩子在地铁口等我,回到家有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即便是下雨天,两岁的孩子也撑着伞,在地铁口等我。换一份离家近一点的工作,多一点时间陪伴孩子,成了这几年来的第一要务。终于,在全家人的共同支持下,自己有了这么一个机会。要离开工作了4年多的地方,内心是复杂的,很多的回忆也开始涌上心头,一些忘不掉的人,忘不了的事,也一时间变得格外清晰。

广州人的口味比较清淡,每次加班的时候,就想点点湘菜,驱赶下疲劳。原单位附近有家常德人开的米粉店,店不大,20平米不到,但生意十分火爆。老板的小菜做得很有湖南特色,尤其是那一盘酸豆角,嘎嘣脆,每次跟同事一起来吃米粉,都要添上一大勺酸豆角,我还是当年的老爱好,点一碗辣椒炒肉米粉,尽管味道跟在湖南时吃的差那么一点,但在广州能吃到这番口味的故乡米粉,已经很知足了。在辞职前,我再一次来到这家米粉店,点上了一碗辣椒炒肉米粉,一个人静静地坐着,配上酸豆角,慢慢地吃完了这一碗米粉。这一次在他乡吃的故乡米粉,厚重而鲜活,让我在憧憬中找到了继续前行的勇气。

人间烟火,布衣菜饭,从小到大,记忆中的味道,总是翻山越岭,在一次次的前行中,撩拨思乡的味蕾。漂泊在外的游子,迷茫时、伤痛时、奋斗时,永远有那一缕家乡的气息,鼓舞着、抚慰着、激励着我们。那一碗辣椒炒肉米粉,是故乡刻在我胃里的“湘”愁,是故乡给予我的爱的供养,记录着我来时的路,也指引着我未来的路。


责编:达庆玙

来源:大湘菜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