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三全育人”须牢牢把握立德树人主旋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4-30 06:37:04

导 读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

为培育时代新人、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薪火相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部署构建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体系。

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湖南应如何推动“三全育人”走实走深?《湖南日报》特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谈传生

始终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是高校坚守为党育人初心、站稳为国育才立场,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他再次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高等教育各领域”。

由此可见,立德树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新时代中国教育实际的紧密结合,是世界观与价值观、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下简称“三全育人”)的主旋律。培养可担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需要牢牢把握这一主旋律,积极推进“三全育人”深入实施。

审视问题症结是推进“三全育人”的前提基础

自2018年5月教育部开展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以来,“三全育人”积累了经验、总结了规律、取得了成效,但还存在需要深入思考和着力破解的现实问题。

一是“全员”未到位,有“短板”。教师中重教书轻育人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教师评价体系中育人成果导向不够鲜明,教师职称职级晋升中参与育人的指标权重较低;政府、社会和家庭等参与育人的协同机制还不健全。

二是“全过程”未贯通,有“断点”。思想政治教育未能做到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过程、全时段覆盖;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局面不够生动,专业课程中育人元素的挖掘存在简单嫁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碎片化倾向。

三是“全方位”不完善,有“盲区”。各种教育力量、教育资源还未能完全聚焦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十大”育人体系还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范畴,没有形成人才培养的闭环;课内和课外无缝对接不够、线上与线下有效互动不够;全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育人要素互促融通不够。

健全机制、实现全员参与是推进“三全育人”的重要保障

汇聚全员育人的合力、实现育人的全过程贯通和全方位参与,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一是健全责任落实机制。高校应根据《“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建设标准》,将建设目标分解到各部门各层级,不给责任留空当;细化“十大育人”体系所涉及部门和教学单位的育人职责,作为其工作考核考量的首要标准;形成校内各育人主体聚焦“立德树人”多维发力的立体空间。

二是健全主体协调机制。将育人责任、要求与成效纳入各项工作的制度设计与具体实施环节,通过定期研判讨论、情况通报、专题研究、集体商谈等制度,形成党群、管理、服务部门和教学单位之间多向联动、多维协调的思政教育大格局。

三是健全教师队伍评价机制。教育部门和人社部门应出台量化教师“育人”考评的指导性意见,将师德水平和“育人”成效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核心指标。同时将育人成果纳入管理服务人员年度考核、职级晋升的考察评价体系。

四是健全多方参与的育人机制。明晰家庭、社会、政府参与“三全育人”的责任清单,构建政府主导下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建立“三全育人”联席会议制度。

明晰路径、实现全过程融通是推进“三全育人”的关键所在

推动“三全育人”落实落细落小,需要明晰路径、将育人元素集结在一起,真正实现全过程育人。

一是建设思政课程群。依托人文社科领域课程,建设一批内容关联、育人主题明确、育人元素丰富的课程群,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对立德树人的支撑作用,同时整合挖掘通识教育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二是统筹课程思政标准。我省是“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份,省级层面应深入剖析各专业、学科所含各门课程中育人元素的内在逻辑,制定课程思政建设标准。

三是融通“十大育人”体系的建设内容。按照“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的总体要求,精准把握“十大育人”体系中各体系在育人目标上的内在耦合,找准各子系统的践履路径和方法,避免“十大育人”体系之间形成“孤岛效应”。

四是实现理论教育全覆盖。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接受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不断线”。要大力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并结合国家战略、形势发展、时事热点等,定期开展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整合资源、实现全方位聚力是推进“三全育人”的强大支撑

只有加快教育资源的有序配置和有效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全方位育人。

一是整合校内外实践教育资源。要将课内的知识教育、技能传授与课外实践的知识内化、技能强化、价值引领等功能深度融合。相关主管部门应加强统筹协调、优化布局,促进校内外各种实践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有效利用,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实践机会和平台。

二是整合各方面育人资源。以学校为主体,搭建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的对话平台;参照世界互联会大会、G20峰会等形式,搭建各方育人主体参与的人才培养峰会,聚焦“三全育人”核心话题,探讨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三是积极拓展各类育人资源。高校可根据“三全育人”建设标准,主动对接社会、政府、企业、民间组织;依托高校学科特色、优势专业和校外各类纪念场馆、科技园区、示范基地等,建设一批与“十大育人”体系紧密关联的特色基地;深入挖掘各类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红色资源、科技资源之中的育人元素,形成社会育人资源的谱系图。

(作者系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主任,长沙理工大学党委委员、副校长,教授)

聚力打造彰显湖湘特色的育人基地

艾楚君

育人基地是教育与实践有效结合的平台载体,是实践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承载着育人功能;是青年学生投身实践、认知社会、培养爱国奋斗精神的“熔炉”。

湖南“文源深、文脉广、文气足”,湖湘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腴的红色文化、充足的文教资源、蓬勃的先进文化,在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现实版图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湖南作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应充分利用优势资源,打造彰显湖湘特色的育人基地。

立足湖湘大地,激活育人潜能。湖湘文化蕴含着经世致用、知行合一、爱国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气质。遍布三湘大地的各类博物馆、名人纪念堂、历史展览馆、名胜古迹,以及岳麓书院、岳阳楼、炎帝陵等文化地标,还有马栏山文创产业园、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等等,都彰显了湖湘文脉的生生不息、先进文化的璀璨繁荣。激活湖湘文化的育人潜能,一是要统筹规划、分类打造。根据各类文化资源的特色禀赋和蕴含的育人元素,结合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管理学等学科门类课程群的教学需要,建立起一批现场教学基地,增强学生的直观认知,强化教学效果;二是要突出特色、资源共享。充分释放博物馆、纪念堂、展览馆和特色文化基地、文创产业园区等文化资源的育人功效,使文化资源服务于高校育人,各类文化资源免费向青年学生开放。高校应与其管理部门对接联动,定期分批组织学生走进各类文化资源基地,并对其在文化资源基地参观、调查等实践情况进行量化考评,纳入第二课堂学分。要使各种文化资源融入培育时代新人之中,助力实现“全方位”育人。

依托红色文化,融入革命基因。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湖湘儿女,在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生动实践中传承着红色基因、形成了丰厚的红色文化资源,是对青年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基于此,一是要盘活现有存量。依托伟人故居、先驱故里、先烈纪念地,打造一个层次分明、特色鲜明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德育教育实践基地谱系图,将红色革命基因植入青年学生的思想灵魂深处;二是要进行分类建设。建设一批以韶山、花明楼、新民学会旧址、清水塘纪念馆等为代表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开发一批以炎帝陵、舜帝陵、岳麓书院、岳阳楼、城南书院等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一批以十八洞村、隆平高科技园、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等为代表的改革发展实践示范教育基地;三是要实现创造性转化。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结合当代青年学生特点,推进实施“地域文化育人资源库建设工程”,组织编排展演以革命先驱、历史名人、道德楷模、典型人物等为原型的舞台剧,以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为主题的歌舞音乐,以红色基因、革命文化、光荣传统为内涵的网络作品,使湖湘文化的物质内容与恒久价值在现代语境下交相辉映。

发挥科教优势,实现共建共享。为避免出现“全员”育人中系统集成力量不均、“全过程”育人中教育环节贯通不足、“全方位”育人中育人资源整合不够等情况,力克高校在“三全育人”中“自娱自乐”倾向,必须充分发挥湖南丰富科教资源优势,实现校内校外各类育人资源的共建共享。一是根据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优势,紧扣“三全育人”建设标准遴选部分高校,打造具有湖南高校特色的“十大”育人基地,育人基地与各大高校联合共建、资源共享,以增强育人活力;二是充分发挥科研机构的育人功能。湖南共有省级及以上产业园区144家,承担着工程机械制造、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一批重点产业科研、生产功能,应促进这些产业园区与高校共建专业实习、课程实训、社会实践基地,进一步落实“科研育人”;三是主动邀请企业家、工程师、经济师、技师和能工巧匠等参与到高校教育教学之中,聘请其担任校外班级导师、实习指导教师、学生生涯规划师。

(作者系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干部队伍培训研修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办公室主任、长沙理工大学五四精神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

激发实践育人的最大潜能

唐青

“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刻揭示了实践育人的理论依据和教育价值。

社会实践是当代青年学生认知国情社情民情、强化情感认同、巩固理论知识、增强历史体悟、提升社会责任的有效途径。因此,实践育人作为高校“十大”育人体系之一,在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具有基础性、引领性、示范性的价值意蕴。

以实践育人凝聚“全员育人”共识。实践育人既是育人导向,也是育人方法,是打通“三全育人”“最后一公里”的必要之举,应以实践育人凝聚“全员育人”共识。长沙理工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高校,积极发挥学科优势、立足专业特色,在推进实践育人中作出了积极探索。一是优化机制。切实构建起实践育人的管理运行机制、内容融通机制、实效落地机制、效果评价机制,保障“全员参与实践育人”的运行实施;二是压实责任。根据“三全育人”的建设标准和实践育人的具体要求,科学分解建设目标中的层级任务和指标,划分责权,压紧压实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思政干部、专业教师、管理服务人员等不同群体在实践育人中的具体责任,并作为其工作考核考量的首要标准;三是成果激励。坚持实践育人的成果导向,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搭建实践育人平台、建设实践育人项目,建立实践育人师生共同体,将实践育人成果纳入教师晋升职级职称的考核评价体系。

以实践育人拓展“全过程育人”路径。“全过程育人”体现了育人的时段要求,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应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着力将实践教育贯穿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时段,确保实践育人不断线。一是要融通实践内容。实践教育形式多样,有探讨辩论、心得交流、实地考察、社会调研、情境模拟,以及实验操作、课程设计、工程实训、毕业设计、技能竞赛等等,应按照课程建设思路,将从属于同一学科下的不同实践教学组合成专门或专题实践教学课程,以强化青年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巩固,达到“知行合一”目的;二是要注重分层分类。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心智结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专业水准的差异,分年级建立实践育人教育活动模式,确定不同年级的实践教育主题,将同一年级相关实践教学统一于主题之下,聚焦学生专业发展、科学设计实践环节,形成不同实践教育活动的同频共振;三是要继承创新。在继续开展和推进常规的寒暑假社会实践、学雷锋活动月、西部志愿者、社团协会等实践活动的同时,应大力创新形式和载体、突出时代特色,不断增强实践育人的吸引力、感染力、凝聚力。

以实践育人联动“全方位育人”资源。“全方位育人”体现了育人的空间要求,是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的有效衔接,需要多方力量参与、利用多种资源。因此,一是要多元联动。充分发挥家庭、社会、政府、企业、民间组织等在实践育人中的各种优势和独特作用,厘定其参与实践育人的责任清单,构建起以学校为主导、家庭尽责任、社会广参与、政府有保障的实践育人协调联动机制;二是要建设实践育人基地。有效利用校内外各类实践教学平台,广泛整合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创新创业园区等实践教学基地,有效衔接各类实践教育资源,建立科技创新、志愿服务、社区帮扶、技能训练、就业创业等多种形式的实践育人平台,建设立体、动态、开放的实践育人基地;三是要利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5G技术等,实现线上与线下实践育人的有机融合。整合课程资源、教学资源和实践活动资源,建设集价值引领、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为一体的网络互动社区,打造覆盖面宽、影响力大、引领性强的高水平综合性智慧实践教学平台;四是要推进“产教研”校企合作。对接高校学科发展与企业产业技术发展需求,聘请企业领军人才担任高校创新创业等实践教学的导师,将最新科技成果应用于高校实践教育教学之中。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让思政课更有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

陈万球 欧彦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任何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重大灾难常常会孕育出崇高而伟大的精神。过去3个多月来,中华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打响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在抗疫中孕育形成的伟大抗疫精神是当代中国精神的剪影,更是高校开展“三全育人”和思政课的鲜活教材。弘扬伟大抗疫精神,有利于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感染力、吸引力。

科学融入抗疫精神,增强思政课的说服力

教育的深邃力量来自于理论的说服力。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紧扣时代脉搏、融入时代精神、与时代同向同行。

当前,应着力将抗疫中涌现出来的“勇往直前,守望相助”等伟大抗疫精神科学合理地融入到思政课各门课程中,进一步增强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力和价值塑造力。比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中,从处理抗疫中的各种复杂关系看辩证思维的作用、从群防群控看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疫情防控技术创新看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等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中,讲清楚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战胜疫情的政治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战胜疫情的最大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战胜疫情的精神支柱,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历史角度看待疫情,领会中华民族如何一次次从磨难的淬炼中奋起;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灾难中弘扬中国精神、树立崇高理想信念,交上抗疫大考的“青春答卷”。

讲好抗疫感人故事,增强思政课的感染力

情感就是力量。只有坚持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动力和兴趣。抗疫精神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情感力量。95后、00后大学生们思想活跃、情感丰富、勇于创新,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善于运用抗疫中的鲜活事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感染力。

当前,应注意讲好三类抗疫故事:一是讲好正面故事,弘扬正能量。战“疫”是锻造英雄的时代熔炉,在疫情防控中,许多催人泪下的逆行者的故事、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书写世界建设效率奇迹的故事、钟南山院士的故事等等,都是引导学生树牢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好教材;二是讲述反面实例,引以为镜鉴。疫情防控中,隐报瞒报拒不配合者有之、散布谣言制造恐慌者有之、违法乱纪贪赃枉法者有之,要教育学生引以为警、引以为戒;三是讲好身边故事,增强亲切感。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要善于发现、挖掘、传播学生身边抗疫先锋的感人故事,遴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尤其是95后、00后同龄人的事迹,从而提升课程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创新抗疫时期教学模式,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

疫情在全世界快速蔓延,为教学回归常态增加了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疫情防控常态化之下,思政课教师更要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线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理论课教学主渠道作用。抗疫期间,线上教学是常态。要发挥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聪明才智,着力将传统师生课堂交流的优势转变为线上交流的优势,避免线上教学流于形式;二是探索建立“思政课程融媒体平台”,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网络育人平台,强化疫情防控的思想教育引导,为学生补充思想政治营养。要善于将各类视频资料作为教学资源的补充,让学生深刻体会中国力量、中国精神和中国优势,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三是思政课要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画出育人同心圆。可邀请抗疫英雄现身说法、邀请名医解读疫情、邀请社科理论专家走进课堂……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这场疫情,给每个人出了一道真情实境的重要考题,高校思政课教师要着力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答卷,在抗疫过程中实现一次重要的人生成长。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深入挖掘思政元素 提升课程育人质量

张明海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主阵地。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最大限度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功能,充分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推动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坚持育人导向,科学设置课程体系

我们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在人才培养上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育才更要育人。课堂教学是高校实现育才与育人目标相统一的关键一环,“三全育人”教育格局形成的基础在“课程”。

近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持续改进中得到了加强,完备的学科体系、专业体系、教材体系、管理机制体系等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形成了强有力的支撑,已使其成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但需正视的是,随着人类社会专业分工的高度精细化、专业化,许多课程的育人功能正不断地被狭隘化,课堂教学的价值导向不够鲜明,难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

因此,提升课程育人质量,须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并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科学设置课程育人体系。要避免课程教学仅限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着力消除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的“两张皮”现象;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赋予专业课程价值引领的重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通过开设有利于提高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认知能力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

创新教学内容,激活课程思政元素

事实上,任何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一方面,专业知识本身就具有明显的价值倾向,乃至教学过程中所涉及的人、事、物等,也体现着家国情怀、法治意识、社会责任、人文精神、仁爱之心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另一方面,坚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课程育人,其过程也必将反映教育者对外界事物发展认识的鲜明立场,并对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提升课程育人质量,需要在“融入”上下功夫,即通过创新教学内容,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到各类课程之中。一是内容融入要注重通识性。课堂教学内容应彰显时代性,善于将一般的知识原理与价值意蕴有机契合,使教学内容与主流价值观同向同行、同频共振,有效回应学生的普遍关切;二是内容融入要契合专业特色和学科实际。以理工院校为例,课程育人应立足于遵循理工科课程的专业教学体系和完整知识体系,充分维护理工科课程的学科价值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执着精神和奉献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科技报国的宏大志向;三是内容融入的方法要活。不能生搬硬套或过于机械化,要善于把理论融入故事、用故事明晰道理、以道理赢得认同,从而引发学生的广泛共鸣。

改进师德师风,提高教师育德能力

古人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师者,人之模范也”,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关键在教师。教师是课程育人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教师的率先垂范和一言一行是最鲜活、最具示范效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状况直接影响到课程育人的实际成效,因此必须加强教师的自我修养和育德意识,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

首先,应按照“四有”标准选拔、评价、聘任好老师。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即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其次,应按照“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六要”素质要求来培育和提升教师的育德能力,使课程育人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师生之间思想和价值观交流、交融的场域,从而引导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理工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编:戴蓉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