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在湖滨战“疫”中那一抹耀眼的红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2-11 18:44:50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2日讯(通讯员 黄亚文)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 ”1月25日上午,一面党旗高高飘扬,湖滨社区湖滨集镇北门守卡监测点成立临时党支部,来自街道机关、湖滨社区以及志愿者20名党员在书记刘普查的领誓下,高举右手,庄严宣誓,勇当疫情阻击战“排头兵”。

洞庭之滨,八仙台下,红旗猎猎,党徽熠熠。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防疫战中,一抹“红”高举旗帜、冲锋在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一抹“红”甘于奉献、勇敢逆行,吹响嘹亮的“抗疫之声”;一抹“红”深入一线、倾情服务,演绎人间大爱……


冲锋“疫”线的“党旗红”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湖滨街道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扎实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1月24日,湖滨街道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专门调度。次日,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部,启动湖滨街道疫情防控“总机器”。湖滨街道工委、办事处先后7次专题调度,工委书记范朝阳、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李彬和其他工委联点社区领导以身作则,多次一线督导疫情防控工作,确保排查无漏处、管控无死角、宣传无盲区。为确保防疫措施落实到位,2月10日上午8点,街道工委书记范朝阳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奔赴5个社区疫情防控点再一次进行督导检查,对在检查中存在的问题现场加以整改。

高位推动,高效“抗战”。全街道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果断出击。街道机关70名党员干部和工作人员下沉到社区协助抗击疫情。街道、社区、生产队三级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24小时值班值守,落实“一日一报告一调度”制度。以街道、社区、物业小区、生产队为单位组织人员,对从湖北特别是武汉返岳人员进行地毯式摸排,实行干部一对一联系制度。各社区成立三人观测小组,进行专门观测,实行台账管理。在辖区主要地段:湖滨集镇北门、湖滨大道金星路和黄沙湾党校路口分别设立关卡和监测点。

措施“硬核”,雷厉风行。1月24日起,对全街道农贸市场、超市、大型网吧、餐饮、歌厅、车站等重点场所落实日扫日清日消毒工作,开展集中检查。同时,禁止辖区内所有宾馆、麻将馆等公共活动场所营业,已关停宾馆、棋牌室、麻将馆、小超市等60余家。

各社区共派出义务巡逻队员30名,全力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

一个个战斗堡垒巍然屹立,一名名党员干部挺身而出,筑起层层守护的坚强壁垒,成为战“疫”前线最生动的“红”。

抢占高地的“流动红”

“区里印发的防疫措施和宣传口号,我们都录入了车载广播,这会儿再去各社区、小区、生产队跑一趟播报一遍。”2月2日一早,街道工委委员、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部副指挥程松锦再次出发。

抢占舆论高地,全面宣传引导。该街道利用宣传栏、控违、综治、城管流动宣传车、电子显示屏等载体,构建立体宣传矩阵,积极向广大群众宣传防控知识。出动宣传车90余辆次,流动车播放120余时次,制作宣传标语、悬挂横幅660余条,发放各种健康宣传资料8000余份……确保群众对疫情防控防治知晓率达100%。

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宣传优势,《湖南日报》新湖南、《岳阳日报》《岳阳晚报》和区工委新南湖微信公众号等一齐发声,全方位宣传弘扬防控一线先进典型,真正将宣传“下沉”到千家万户。

同时,创新性地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工作,用群众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将疫情防护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

“阳光虽好,切勿乱跑;瘟疫严重,人人自保;蜗居在家,隔离病灶;自我娱乐,看看书报……”1月28日起,一段段朗朗上口的顺口溜、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短视频,在湖滨居民微信群里广为流传,颇有趣味,成为最接地气的防疫宣传小作品。

贴心服务的“志愿红”

“请关闭空调,打开车窗,拿出身份证,排队等候测体温。为了大家的健康,请排队等待……”在湖滨大道金星路联合检查站守卡疫情监测点,总能看到一个个佩戴“红袖标”的党员志愿者用嘶哑的声音向排队车辆反复提示。

每天清晨,湖滨社区居委会“F4”就开始巡逻工作,督促居民搞好环境卫生,出门要把口罩戴好,在家要通风、勤洗手,自己多注意卫生,劝阻聚众群众……这支“F4”队伍由4名在群众中威望高,有一定的群众基础的老党员组成,“疫情当前,作为老党员,我们的话大家都会听!”社区党员义务巡逻队长70岁的老党员王宝生说道。像这样的党员志愿者在基层小区每天都能看到。

越是疫情严重,越应心手相牵。该街道在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排查同时,利用网络平台,通过“党支部+物业小区+志愿者”的帮扶模式,为湖北来湖滨居家隔离人员提供“不照面”关爱服务。

“你要买什么东西,我帮你买,放在你家门口自取。”为让武汉回乡人员安心在家隔离,湖滨、虎形山和雷公湖社区的党员志愿者迅速行动,主动帮助这些回乡人员跑腿买日用品、取快递、倒垃圾,免费赠送新鲜蔬菜。

“疫魔”无情人有情。湖滨街道到处活跃着“红袖标”的身影,用爱心搭建起共同抗击疫情的“红纽带”,成为这个春节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责编:谢少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