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省应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0-02-17 06:57:28

导读

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

日前印发的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2月1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强调,各地要抓紧组织好农资供应,落实好春管春种措施,夯实农业生产基础。

当前,我省应如何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加快农业高质量发展?《湖南日报》特约请专家建言献策。

深植“农商”理念,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杨亦民 孙艳华

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2月3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继续为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而努力,特别要抓好涉及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日前印发的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抓紧研究制定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的意见”。

2020年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坚持新的发展理念,确保完成现行标准下剩余的1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当前,应在“三农”领域深植“农商”理念——这是一种符合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理念,其内涵主要包括农业商业化、农民商人化、农产品商品化——以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

以商业化理念打造现代农业,促进湖南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智能化发展

湖南农业目前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前提下,用商业化理念打造现代农业,可以缩短其过渡时间。

一要始终瞄准市场需求,进一步发挥体制机制作用,引导企业、合作社良性联动,促进农业规模化发展。没有市场就无法产生规模,单个小农户难以与市场有效对接,这是限制湖南乃至中国农业发展最大的问题。应出台系列政策,鼓励引导农业企业、合作社与科研院所紧密合作,培育和研发适合不同地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新品种;依托农业企业、合作社开展市场研究,按照市场需要合理配置农业资源;依托农业企业、合作社开展统防统治、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与价值。

二要始终坚持质量底线,精益求精地推进精细化生产,提升农业专业化水平。用“工匠精神”打造农业,对于有形农产品,应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切实防范有毒有害物质污染;对于农业服务产品,应规范服务环节、减少服务流程,力求以最高效率、最低成本做好标准化服务。

三要始终坚持科技导向,用现代科学技术、互联网技术武装农业,促进农业智能化发展。在挖掘、保持、保留好传统农业优秀文化、基因的同时,要放眼未来,加快物联网、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以商人化理念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湖南农民能力素质、市场意识、产业意识

当前,湖南多数新型职业农民仍保持传统农民淳朴、守旧的思维理念,缺乏现代商人的基本素质。必须以商人化理念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其现代农业从业能力与经营能力。

一要继续强化教育培训,完善农民商业知识,改进农民思维理念。我国2亿多小农户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近年来被边缘化趋势加剧。为此,应继续强化培训教育,使更多小农户有机会接受新知识、开拓视野;设置针对不同层次农户需要的课程内容,如专业知识课、价值理念课、道德情操课等;培训课程内容应体现系统性、目的性、层次性、衔接性,提高实效性。

二要继续搭建商业平台,增进农户与市场的联系,提升农户市场意识。当前,我省农村地区缺乏完备的商业交易数据系统、物流体系和线下线上交易平台,限制了农户与市场的联系,缺乏培养农民商人化素养的商业环境。为此,应加大财政投入,狠抓农村大数据中心建设;支持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等在农村建立物流服务网点;大力改善农村市场,在大的乡镇建立农产品集散市场、加强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有效推动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双向流通。

三要继续强化共享经济,将农户引入农业供应链,提升农户产业意识。我省多数地区农户游离于农业产业链之外,难以分享产业链带来的利润。为此,应继续培育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和引导农户通过订单农业、入股分红、托管服务等方式融入农业产业链,建立健全农民分享产业链增值收益机制,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以商品化理念发展特色农产品,塑造湖南农产品美誉度、知名度、核心价值

标准化、工业化、品牌化、信息化是现代商品的重要标志。当前,湖南大多数农产品在标准化、工业化、品牌化、信息化等方面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一要强化标准化生产、包装与服务,提升农产品核心价值。国务院办公厅2019年印发的《关于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快农产品标准化体系建设,鼓励贫困地区制定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开展标准化生产、包装和服务,全面提升农产品供给水平和质量。

二要强化农产品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引擎。政府应重点支持农民合作社、供销合作社、邮政快递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初加工、深加工等设施,延长农产品供应链,提升其附加值。

三要强化农产品品牌,增加农产品知名度,提升农产品美誉度。近年来,我省通过优势产业扶贫,打造了江永香柚、炎陵黄桃、靖州杨梅等多个农产品名牌。但总体而言,优势特色农产品还不是湖南农业主导产业。为此,我省应借助中部枢纽地位优势,进一步引导鼓励农业生产者根据自身特点和资源优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并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打造具有湖南地域特色的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提升农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

四要强化农产品营销,增加互联网营销力度,提升农产品销售范围。整合线上线下营销,利用“农产品+微商”“农产品+电商”“农产品+社群”“农产品+网络直播”“农产品+直销店”“互联网+认养农业”等新型商业模式,增强农产品体验、农产品互动,提升消费者对湖南名优特农产品的购买信心,从中获得更多满足感。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营销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者均为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湖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完善三大人才机制 实现乡村人才振兴

刘纯阳 盛晏

人才兴则农村兴,农村兴则中国兴。绘就乡村振兴壮丽篇章,离不开大量人才的聚力。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动人才下乡”“抓紧出台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吹响了乡村人才振兴号角。

人才振兴与乡村振兴之间是一种双向良性互动关系。因为人才是实现城乡联动进而带动资金、信息、技术、管理和理念等要素深度融合的载体和关键因素。只有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首要位置,乡村振兴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人才振兴又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凋敝破旧的农村难以吸引、留住众多优秀人才,繁荣兴旺的乡村则必将对各类人才形成巨大吸引力,进而因人才聚集走向更高水平的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行动的全域性、全民性决定了其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主要涉及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三种类型。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引领性思想理念的农业农村人才。他们能最大化运用各层面相关政策,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中不断推出新成果,打造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引导者”;技能型人才是指那些在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以及服务业等方面能形成技术和品牌优势并取得良好效益的人才,其主体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业”新型职业农民,是乡村产业发展中的“工匠”,也是当下实现产业兴旺最急需的人才;管理型人才是指在乡村产业活动、社会治理和生态环境治理中承担管理职能、肩负服务使命的人才,是乡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管家”。目前乡村急需产业发展型管理人才、乡村治理型管理人才。

乡村人才振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当前应通过建立完善三大机制,着力改善农村人才培育环境。

——立足“存量”, 挖掘人才潜能,优化乡村人才培育机制。

从历史角度看,农民一直在我国社会总人口中占绝大多数。近年来,伴随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镇人口数量才逐渐超过农村人口。即便如此,我国依然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农民数量。毫无疑问,乡村人才的主体应该是数以亿计的农民。

不断优化乡村人才培育机制,将农民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存量,是实现乡村人才振兴的首要命题。必须顺应农业农村现代化要求,大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广大农民从身份农民向职业农民蜕变;必须按照“专兼结合、资源共享”原则,统筹内外人才资源,建立与国情相适应的乡村人才师资体系和多元化人才培育体系。

——筑巢引凤,吸引“域外”人才下乡,不断创新乡村人才引进机制。

乡村振兴离不开一大批不具有农民身份但是“知农爱农、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人才的支持。应完善有效激励机制,引导这类人才向乡村集聚。

多举措引进高层次人才。通过创新面向乡村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办法、设立乡村科技创新计划项目、建立省级乡村振兴专家服务基地等方式,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参与乡村产业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

推进返乡创业就业。充分释放优化营商环境政策红利,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通过出台更优惠的政策、搭建更实用的平台、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持续降低准入门槛、促进公平竞争、减轻创业就业负担,进一步激发各类人才返乡创业就业积极性。

实施高校毕业生乡村成长计划。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与乡村振兴计划有机结合,鼓励高校毕业生到乡村基层岗位参与支农、支教;打通高校毕业生服务乡村振兴职业发展通道,在研究生招考、公务员招考、确定选调生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倾斜。

畅通社会各界人士服务乡村渠道。建立服务平台,吸引鼓励企业家、党政干部、专家学者、新型乡贤等通过投资兴业、捐资助学、咨询服务、参与乡村治理、担任志愿者等多种渠道服务乡村振兴。

——激发“全域”人才活力,健全乡村人才持续发展机制。

任何人才都有发展的需求,应不断完善和创新有利于乡村人才成长发展的体制机制,让人才“下得去、干得好、留得住”。

为此,应健全以组织部门和农业农村部门为主导、各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和协调的人才管理制度;建立人才分类培养机制、完善符合乡村人才特点的长期稳定培养支持机制,在培养对象上向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推行人才分类分级评价制度,将对乡村振兴的实际贡献作为衡量人才的基本标准,促进乡村人才交流与共享;强化城乡人才流动的制度性供给,加大户籍、社保、公共服务等相关制度城乡一体化改革力度,构建“户随人转”的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教育、就业机制,为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提供支撑;构建人才分享农村发展成果的机制和渠道,健全 “下得去、干得好、流得动”的人才流动长效机制。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电子商务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者均为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湖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创响特色农产品品牌 引领乡村产业发展

莫鸣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的关键是发展特色农产品。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响一批“土字号”“乡字号”特色产品品牌,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倡导“打造地方知名农产品品牌,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

特色农产品既安全优质,又富有地方文化特色,能够满足消费者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发展特色农产品是破解低端农产品供给过剩、优质农产品供给不足问题的重要抓手,也是产业扶贫、消费扶贫的重要载体。近年来,全国各地重视特色农产品建设,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和管理,有效引领了乡村产业发展。

湖南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源远流长,特色农产品丰富多样。但我省特色农产品发展仍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一是制度约束。受家庭联产责任制影响,农业生产规模较小,单位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生产困境。因标准化生产不足,导致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安全得不到保障,难以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农产品需求;三是技术瓶颈。品种选育、品种改良与品质提升不够,农业生产效率不高;四是营销困难。品牌建设滞后,物流成本较高,致使优质农产品不能有效供给。

强化制度供给,发挥政府“有形之手”作用

特色农产品生产具有准公共产品特性,需要政府制定有效政策予以扶持。

一是推进土地确权和产权制度改革,提高特色农产品生产规模。通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逐步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开展标准化生产,强化全过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实行农用地分类管理。根据用地类型和供地方式,明确农业种植养殖业、农业设施用地范畴,合理确定辅助设施用地规模,保障设施农业发展政策稳定性。

三是改革管理机制,发挥经营主体作用。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准确把握农业生产规律、农产品市场规律,改变以上级政府考核项目为目标的管理机制,实施以奖代补的项目建设机制,充分发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是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增加有效制度供给。各级政府应明确政府与市场的行为边界,落实富民乡村产业发展政策,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是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2017年,《湖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实施方案》出台,目标是到2020年创建10个国家特优区、30个省级特优区。

遵循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无形之手”作用

特色农产品需要通过市场流通体系实现有效交易,发挥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对经济运行的主导作用。在产品市场上,质量与价格是关键因素,因此要重视标准化生产、品牌建设和营销方式创新;在要素市场上,劳动力、资金与技术是关键因素,因此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加资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

一是开展标准化生产。将特色农产品生产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纳入标准化生产和管理的规范体系,完善农业基础标准、种子种苗标准、产品标准等,以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目前我省农业标准化复种面积仅为4200万亩,具有很大潜力。

二是重视品牌建设。以“三品一标”创建为基础,实施基地建设、品牌培育、品牌营销“三位一体”建设方案;按照“产品、品牌、价格”市场逻辑,通过基地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品牌培育提升农产品价格、品牌营销增加农民收入。目前,我省已创建无公害农产品2150个、绿色食品1476个、有机食品248个、农产品地理标志70个,评选出两届省级“十大农产品品牌”。

三是创新营销方式。精准定位目标消费市场,实行线下线上差异化营销:无公害农产品以传统营销渠道为主,通过批发市场或零售市场实现销售,价格走中低端路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销售以生鲜农产品直营店和电商为主渠道,价格走中高端路线。

四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农业经营主体实施多元化分类指导,通过自我学习、政府培训和社会培养等方式,提高其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五是破解经营主体发展的资金瓶颈。通过增加预算内农业投入资金、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券、完善农业补贴政策等,加大财政“三农”投入力度;强化“三农”信贷政策激励,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支农、支小贷款力度,完善各种合规抵押融资政策,稳妥扩大农村普惠金融改革。

六是加强技术创新。特色农产品生产应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提高生产效率,既要发挥农业院校等“正规专家”团队研发作用,也要提升“土专家”即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自我创新能力、技术应用的经验总结能力,形成实用性技术。

(作者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湖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发展富民乡村产业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李阿利 曾雄旺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21世纪以来,我国“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7年关注“三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农业农村经济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产业优化升级。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是全面小康的定量指标。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发展富民乡村产业”。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进涉农产业转型升级,对促进贫困农户脱贫及持续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确保农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省脱贫攻坚和乡村建设成绩斐然,全部贫困县、贫困村将摘帽出列,已累计建成2000多个美丽乡村示范村。但农业农村基础差、底子薄、发展不充分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变,存在农业产业集约化效率效益不高、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不够、脱贫可持续性有待增强、农民增收形势不容乐观等问题。当前,湖南需要同时间赛跑,对照“一脱贫三促进六覆盖” 的精准脱贫和全面小康行动计划找差距、补短板,着力把发展富民乡村产业、促进农户持续增收工作抓实抓细。

一是发展湖湘特色富民乡村产业,以“特”强农兴农。政府应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农业技术培训和财政补贴等加大对特色农业的扶持力度,加强对区域特色农业市场的监管,推进产业集群建设。比如我省农业农村厅牵头组建51个专家服务团,集中586名省级农业科研院所专家对贫困县开展科技服务,培训贫困户近100万人次,提高了他们的生产作业技术。发展特色农业需强化科技支撑,应建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与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湖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融合体,集中优势突破油菜、湘猪、湘橘等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支持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入股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大与农产品加工相关联的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关键技术的引进和转化力度。

二是拓展农业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继续实施“百企千社万户”工程,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分类扶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发展,注重发挥供销合作社服务现代农业的优势和作用,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努力“建链、强链、补链、延链”,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产业链长、价值链大、可持续发展的农产品加工产业;继续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在创办贫困村电商服务站4200多个、电商扶贫年销售额达150亿元基础上,深化全省电商扶贫特产专区建设,推广“湖南电商扶贫小店”社交销售平台,打通农产品上行通道。按照“县有中心村有站”的模式,完善县级电商服务中心及村级电商服务体系,拉动消费扶贫,比如步步高集团每月组织开展湖南省特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坚持产业联动和农旅结合。积极发展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打造体现湖湘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的旅游精品线路。比如花垣县十八洞村依托苗族风情发展乡村旅游,每年实现综合收入超过300万元。

三是加大富民乡村产业品牌培育力度,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根据全省各地资源禀赋条件,打造优质湘米、湘油、湘茶、湘猪、湘鱼等一批“湘”字号特色农产品品牌,深度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特”“一县一业”。强化涉农品牌建设,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扩大农业生产规模,获得规模效益;需要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保证农产品质量,制定和实施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工艺流程和衡量标准;需要引导企业提高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竞争力,产出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特、新”农产品。我省培育的安化黑茶、湖南茶油等22个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中,14个来自贫困地区,其中“安化黑茶”综合产值突破220亿元,带动6.7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是发展富民乡村产业、推进涉农产业转型升级的优秀代表。

四是完善 “龙农”利益联结机制,鼓起农民的钱袋子。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发挥“离农业最近、联农民最紧”的先天优势,在优先雇佣当地农村居民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企农”利益联结机制,推行“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等多种利益联结模式,发展契约型、分红型、股权型等合作模式,将产业链加工、销售环节的增值收益部分让利给农户、合作社等联结主体,形成由龙头企业牵头、新型经营主体跟进、广大小农户参与的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让贫困农民赚租金、得现金、获股金、挣薪金、得年金,“钱袋子鼓起来”。比如潇湘茶业公司在会同县宝田乡建设5000亩有机茶基地,辐射带动周边1.5万亩茶园,扶持贫困人口6380人;城步南山牧业带动贫困户“赶着奶牛奔脱贫”;温氏集团在永州布局大猪场,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怀化市恒裕竹木公司引领贫困户在深山竹海开起绿色“银行”等等。还要鼓励村支“两委”领办、创办合作社,探索建立“村级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努力壮大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方共赢。

(作者分别系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作者均为湖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湖南省涉农企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编:杨兴东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