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致富带头人】之“以残助残 ”刘兵桥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9-11-19 17:43:19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1月19日讯(记者 陈丽丹)“有困难,找兵桥!”是祁东县残疾人朋友圈的一句口头禅。今年57岁的刘兵桥出生在祁东县风石堰镇一个偏远山村的残疾人家庭,他之所以声名远扬,不仅因其身残志坚勇拼事业的可贵精神,最主要是因为他帮助了许多残疾人创业、就业,找到了新的人生坐标。

身残志坚  艰苦创业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小,刘兵桥就跟着父亲干农活。上学时,他每天清早都要捡一筐野粪,扯好猪草才去学校,下午放学后也要干农活,小小年纪就成了家庭的顶梁柱。12岁时,刘兵桥的弟弟和母亲相继得了重病,家里债台高筑。14岁那年,一场大病让他的脊椎和双腿严重变形,落下了陪伴一生的残疾。

年少的刘兵桥也曾意志消沉,一度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勇气和信心,但坚强的他很快又振作起来。因为腿不好,他只能选择劳动强度不大的活干,放过牛,修理过自行车,做过理发师。

那些年,他没有钱拜师学艺,就去发廊偷学,学会剪发后便开始走村串户为乡亲们理发,风里雨里,足迹踏遍了大半个祁东。有了一些积蓄后,刘兵桥在风石堰创办自己的理发店,由于技术精湛,为人热情,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回忆那段理发生涯,刘兵桥感慨万千。在走村串户中,他看到很多残疾人生活不易,从那时起他就萌发了一定要帮助残疾人的愿望。

以残助残   富不忘本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农村建房多了,刘兵桥从中嗅到商机。2011年,他放弃了理发,注册成立祁东县双喜门业福利有限公司。凭着多年在乡邻中树立的良好信誉和口碑,加上他始终把产品质量摆在首位,几年下来,事业做得风生水起。刘兵桥实现了由一名理发匠到民营企业家的华丽转身。

致富后的刘兵桥,没有忘记自己的初衷。双喜门业以帮助残疾人及贫困户就业创业,脱贫奔小康为宗旨,与县内390多户贫困家庭和残疾人家庭签订帮扶协议,实现全县范围内全覆盖帮扶,尤其是其中的64户残疾人家庭,可先提货后付款,自营直销,年平均收入达5到20万元。

黄土铺镇双喜门业销售商周文彬就是其中之一。周文彬小时候被机器打掉了三根手指和半个手掌,初中毕业后外出找工作四处碰壁,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刘兵桥了解到周文彬的困境,毫不犹豫决定拉她一把。

“我拿不出本钱做生意,但是刘大哥说,你先从我这里拿货,生意做好了,再给我货钱。”周文彬说,刘兵桥不仅毫无保留地教她做好生意的技巧,还热心地帮她介绍客户。在刘兵桥的帮助下,周文彬的生意越做越大,年收入在20万元以上。

十年来,双喜门业以各种助残活动,为残疾人建房户让利提供产品,共计让利近20多万元,帮助和带动413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成功实现脱贫,成为了祁东县就业帮扶、以残助残的一面典型旗帜。

热心公益  传递爱心

“我有今天是幸福的,我希望将这份幸福传递给更多的残疾兄弟姐妹。”刘兵桥说,因为自己是残疾人,所以更能体会到残疾人的绝望与痛苦。

刘兵桥十分热心于公益事业,他联合残疾人伍春生等11人组建了一支专门助残的"爱心小分队",设立残疾人求助平台,广泛开展爱心助残扶残活动,助残扶残足迹遍布全县各个村(社区、居委会)。

2017年4月, 刘兵桥带领助残志愿团队来到位于四明山森林管理处的陈江兰家,给她送去1万余元捐款及物资,同时对她进行追踪服务。陈江兰因患上风湿性关节炎导致肌肉萎缩,父母去世后无人照顾,刘兵桥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几经周折,将她妥善安置,解决了她的生活问题;

2018年,刘兵桥投资100多万元,在祁东县惠民小区创办了“祁东县红双喜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同时创建了“宏双喜商城”微商平台,免费为残疾人和贫困户培训电子计算机和电子商务。培训后的学员可在宏双喜商城平台就业,销售祁东县农副名优特产;

2019年4月,在国家助残日前夕,刘兵桥资助了步云桥志冲村特困户唐中秋价值12000多元的不锈钢铜大门,给白地市小荷塘村陈青山、陈江兰、徐方清等五人每人捐赠了1000元,并开展了一系列爱心活动……

“只要每个被帮助过的人能继续传递爱心,星星之火就能成燎原之势!”多年来,陈兵桥身上不胜枚举的爱心事迹感动了许多人,也为祁东县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正能量。

今年,红双喜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已有200人参加了培训,刘兵桥又在投资筹备扩大网店仓库和工作室,将帮助更多的残疾人创业就业,实现人生价值。

责编:刘琼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