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 | 结构工程师刘祥南:一步一笔镌刻成长的“节点”

王铭俊   新湖南客户端   2019-09-12 02:22:00

新湖南客户端实习生 张慕鸿 记者 王铭俊

“内向,慢热”——这是刘祥南眼中的自己。

2008年的夏天,18岁的刘祥南报考了土木工程专业,彼时的他对这个当下热门专业只是略知一二,可经过长达六年的深入学习,浓厚的兴趣种子在心中播种发芽,已长成参天大树。

2014年的夏天,24岁的刘祥南进入湖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HD)工作,从雪峰湖地质博物馆到生命签证主题馆,他不断历练,学习吸收经验知识;从BIM到绿建技术,他不断摸索,增加自身专业厚度。

“勤勉,踏实”——现在这是别人眼中的刘祥南。

山地项目 “走出去看,再进来画”

在HD近5年的时间里,刘祥南作为主要设计人参与完成了30余项设计项目,其中的山地建筑让他印象最深,也让他受益匪浅。

这些项目虽体量小,但空间关系复杂,工作量大,在很多设计师都不愿意接手时,刘祥南却能积极应对,如数家珍。

▲地质博物馆现场照

山地建筑的难点,一在空间关系复杂,二在地形复杂。

2015年3月,刘祥南接触雪峰湖地质博物馆项目,负责地质博物馆南区的结构设计。

一个两三千平方米的房子里,一层却有多达十几个不同的标高,这是新手刘祥南之前从未碰到过的。

▲雪峰湖地质博物馆项目效果图

刚开始,由于空间关系过于复杂,面对难懂的建筑图,刘祥南无从下手,认真研究了图纸后,他多次去施工现场,驻现场,陪施工单位现场测量放线。在实地观察后自己再回来慢慢将细节填补完整。

博物馆项目中有多个悬挑楼梯,为了这些楼梯,刘祥南闷声算了一个星期才弄清楚,之后在其他项目中再遇到类似问题时,他已经可以稳当应对。

设计更改也是常有的事,在项目的设计环节,因项目预算有限,部分山体开挖和支护取消。

为配合场地范围的调整,设计将原本直立的观光电梯改为了依山而建的斜行电梯,不同于普通电梯的直升直下,斜行电梯遇到了很多技术问题,刘祥南虔心向前辈们请教,在指导和实践中,他顺利完成了这些难题。

整个雪峰湖地质博物馆项目历时3年多,却只有三千多平方米。

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个项目在复杂的山地结构条件下,包括了各种形式的结构体系,包括混凝土框架,剪力墙,钢混结构和钢框架结构,作为新手能接触到如此多样的结构设计,学习到各种问题的解决技巧,在别人因为体量小而觉得吃亏时,刘祥南认为值了。

不断的历练让刘祥南在面对山地项目时越来越有底气。

2018年11月刘祥南接触了生命签证主题馆项目,负责主体结构设计,这是他跟随杨瑛大师做的第三个山地建筑。

▲生命签证馆现场踏勘

当时为了符合主题馆的立意,屋顶是由一片片纸片状的签证布置构成,造型比较独特,空间关系复杂。该项目施工场地狭窄,钢结构吊装难度大。

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在设计工作开展前刘祥南就和施工单位、钢结构深化单位进行了沟通,熟悉现场场地,了解项目吊装设备参数,并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在满足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减小施工难度。设计还采用犀牛等BIM软件,方便后期与其他参建单位的对接。

▲生命签证馆项目效果图

刘祥南和团队先后去了几次益阳——爬完会龙山的陡坡,再在脚手架上围着主体结构绕一圈,全身早已湿透。

BIM和绿建技术 创新也是成长的一部分

不只局限于普通的结构设计,刘祥南还不断创新和摸索,是所里BIM小组和绿建小组的骨干成员。

BIM技术是建筑信息模型的简称,把建筑、结构、设备、后期维护等专业信息全部输入到电脑里面再进行建模,将复杂的山地空间和建筑用三维模型诠释出来,让方案设计和调整更为直观。

在攸县文体中心项目中,对于波浪状的造型,常规的平面图无法表达,但是刘祥南和团队通过BIM模型,预先解决了一些施工会遇到的问题,避免了不必要的返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攸县文体中心效果图

▲攸县文体中心BIM模型

而绿色建筑,是在设计时运用一些技术手法,实现建筑节能减排,避免高额的造价,用材用地体现节能绿色理念。在结构方面,它更多表现为结构方案的优化和新材料的运用。

每个项目结构方案的确定都会经过多方案的比选,都会在所内召开方案评审,评审会上HD总工程师王四清以及其他专家的点评意见让他受益匪浅。

在新材料的运用方面,他也做了很多的探索和实践。比如道县陈树湘烈士陈列展示馆所采用的钢木结构,再比如萧县六馆一中心采用的铅芯橡胶隔震支座。

一次又一次创新,一次又一次实践,刘祥南的专业知识不断刷新,不断积淀,成为了支撑他未来前行的重要“节点”。

简单生活 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

对于HD,刘祥南有着无限热情与感激。

除了本职工作外,刘祥南还在所里兼任信息员和工会膳食委员,为同事们提供服务,这在他看来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当被问到会不会因此耽误到正常工作时,他笑着回答“那就加班加点做完”,真挚中透着一股可爱。

为他人考虑,这是刘祥南对HD的真心,但同时也正是HD所教给他的。

在参与攸县文体中心项目时,建造场馆需要画钢结构的节点,刘祥南一开始只画了通用的节点,专业负责人陈宇看了后,觉得过于简单,要求他结合的实际情况把不同情况的节点都画一遍,但这样一来工作量成倍增加了,当时的刘祥南有些不理解,但陈所还是陪着他一起加班到十二点。

到了后期一切都顺利,很少修改图纸,刘祥南才恍然大悟。

做设计一定要换位思考,注意细节,把图画清楚,避免因图纸问题而返工。对自己而言只是多画几张图,但给建设方和施工方带来了的却是实实在在的便利和效益。

施工图如此,人生亦是这般。

成长的每一个“节点”都至关重要,做了什么,学到什么,丝毫不能含糊。

在HD的这几年,跟着前辈们参与一个个项目,接触到的新结构也越来越多,他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也不断在改变。

对于未来,刘祥南也有很多想法,通过注册结构工程师考试和全力挑战超高层项目就规划在内。

就好比他的结构图纸,每一笔背后都是一个脚印,今后日子,刘祥南都会踏踏实实地将想法付诸于行动——让每一个脚步都坚定如初,每一个愿望都未来可期。

责编:王铭俊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