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好书之徒丨东瀛访书志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19-09-03 08:46:58


文丨饶毅

喜欢游历的人,去京都寻访古意,去北海道看盛夏的薰衣草或冬日的雪景,都不失为一件惬意的事情。当然,如果时间允许,三四月间更应该踏上一次日本之旅,让美得不可思议的樱花在你人生的画卷中投下印记,亲历一场真正的“风花雪月”。樱落如雪,日本人称之为“樱吹雪”。枝上的樱,风中的樱之舞,以及地上的樱之落,都各有它的姿态和意境。

如果你喜欢读书,喜欢纸墨清香,其实游历日本还有另一种方式,那就是去寻访古旧书。时间合适的话,能参加一场“古书祭”,更是十分有趣且让人难忘的事情。日本各地都有专营古旧书的地方,规模不一,一般而言,要当地且十分留意这一行当的人士才了解。它或许就在某一清冷、偏僻的小巷深处,只有一二行人偶过,对于观光客而言,很难有机缘与它谋面。但是,东京却是个例外。

东京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古旧书市场之一——神保町旧书街,坐落在东京千代田区的神田,以繁华、开阔、高楼密布的神保町为中心,以靖国路、白山路两条纵横交错的主干道为主体,附带着周边的小巷、小街,遍布了176家书店,有的气派体面,如摩天大楼的“三省堂”,更多的则小巧、雅气、宁静。神保町书店街被日本人称为“古书的麦加”或“古书的圣地”,也被日本环境省选为 “香味风景”地之一,其“清香雅洁”之美,无疑收获了日本人的尊重与欣赏。每年10月,书店街举办为期10天的神田“古书祭”活动,每家店铺会拿出自家的各色书籍,以低于平时的价格售出,吸引大批学者、学生,年年盛况不减。书痴、书迷们沉醉其中,多能斩获宝物,满心欢喜而归。

书店街始于19世纪90年代,其时日本刚刚开始学习西方文化,兴办了现代学校,神田一带集聚着众多新式学校,东京大学、顺天堂大学、明治大学、一桥大学等,专营相关书籍的店铺多了起来,渐成规模,成为今日书店街的雏形。时至今日,书店街的书籍品类从哲学、宗教、文学、艺术、自然科学到流行小说,无一不备。

面对一百余家店铺及琳琅满目的书籍,如何高效、便利地寻找到自己想要逛的地方,淘到自己心仪的书,书店街可谓用心良苦。他们绘制了外观精美、内容详尽的地图,地图上绘制了所有店铺的位置,店铺的名字用12种不同颜色的彩条覆盖,每一种颜色代表一种类型,如“文学”类是大红色,“社科”类是深绿色,“思想、宗教”类是棕色,“艺术”类是蓝色,“古书全段”是深紫色,以最直观的方式标示出每一家店的经营类型。

拥有“世界第一”名头的书店街其实藏龙卧虎,日本一流的大出版社不少在这里都有高楼商城,甚或这就是他们出版公司所在地,如岩波书店、广文馆、集英社、小学馆、日本文芸社等,尽显尊贵、典雅与清高,为爱书者挣足了体面。不过,真正让爱书者流连忘返的,应该还是那些温馨、朴素、沉静的小店。

对于中国人来说,书店街更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很多书店出售的都是与中国有关的书籍,若你是第一次逛这里,必会惊叹于在异国的街头竟有如此丰富、珍贵的中文古籍,多是日本出版社刊刻的,也有大陆、台湾出版的。日本人大多十分爱惜书籍,因而,他们的古旧书保存十分完好,除了时光烙下的痕迹,人为的损坏几乎可以忽略,最让书迷们高兴的是,价格还特别公道、实惠。据说以前这里的古书比现在还要便宜,随着中日学术交流的深入,中国学者们发现了这块宝地,大量购置,价格竟因此上涨了。

如果时光再往回上溯更久远一点,这些书店还曾是杨昌济、黄兴、杨度、陈天华、李叔同、周恩来等驻足流连的地方。20世纪初,中国留日学生曾达二万余人,大部分学生都居住在神田附近,这里也被称为“中国街”。当年华侨们开设的饭店有的至今仍在营业,如名气颇盛的汉阳楼,菜单上还标注着“周恩来爱吃的狮子头”,让品味菜肴的人们有一种见证历史的临场感。顺便提一下,这一带的不少饭店十分“中国”,如建筑别致的咸亨酒店,还有川国志(四川菜)、扬子江菜馆等,让国人倍感亲切。

最为知名的专营有关中国书籍的书店有两家:内山书店和东方书店。内山书店与中国的渊源极深。1917年,内山完造先生在中国上海四川路开设了一家内山书店,鲁迅是常客,且与内山完造结下了深厚的友谊。1935年,内山完造的弟弟内山嘉吉在东京开设了另一家内山书店,即现在的神保町店。店内悬挂着内山夫妇与鲁迅先生的合影,且设有研究鲁迅的专门书柜,店家对鲁迅的崇敬之情一望而知。东方书店大部分经营中国现当代出版物,多为新书,好古者在这里多不会有意外收获。出售中国古籍的书店数不胜数,通衢大道上的东阳堂、庆云堂、泽口、一诚堂等书店,还有深巷里的东城、通志堂、诚心堂等,满柜满屋的古籍,让眼前的时光都泛着一层古意与深沉。主人虽不会汉语,但有的汉学造诣却不可小视,偶尔相谈几句,直觉书卷气充盈而书商气却不多,令人心喜。

特别值得去逛的几家老字号书店有一诚堂、明文堂、兰花堂等,一诚堂书店创立于明治三十六年(1903),专营人文学科类书籍,中文、西洋书均有。宫殿般的大楼建成于1931年,共五层,整幢建筑充满艺术气质,极具风采。创始于大正三年(1914)的老字号明文堂书店,在这里既可以找到资生堂的发展史,还可以意外遇见白乐天的《长恨歌》。兰花堂则是安静地藏在小街里的一家书店,自有一种闲淡气质,店主也眉目清远,这里收藏中国古代艺术类书籍颇丰。

还有一家叫“泽口”的书店,如里面恰好有你要买的书,买完书会获赠一张店里的咖啡券,坐到二楼的窗前,喝一杯醇香可口的咖啡,看着窗外的东京,繁华而宁静。混合着书香与咖啡香的空气会逐渐弥漫开来,一时间,让人有沉醉的滋味。

因为书,在异域,竟觉几分温暖和惬意。

责编:刘瀚潞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