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德,堤柳渔歌~梦回桃源品宋词里的“德味”诗意生活

  TOP趣旅行   2019-08-15 10:07:56

人们喜爱用“三湘四水”来指代湖南,而“湘、资、沅、澧”四水中的沅江和澧水都流经常德。

“南州之美莫如澧”,唐代大文学家柳宗元这样赞颂澧水之美;“沅有澧兮澧有兰”,爱国诗人屈原也这样赞美澧水;澧水,因上游有“绿水六十里,水成靛澧色”,故得“澧水”芳名,它流经常德的石门、临澧及津市。

沅江,不仅是沈从文的沅江,也是屈原的沅江,如今,它更是很多常德人口中“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的沅江。再加上西洞庭湖,因着这些水,常德尤其“水灵”。

桃园春色

而常德的桃花源,更是“灵气”的体现,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为其魂牵梦绕。



本期,《跟着宋词游湖南》我们走进常德,于宋词间品味常德之魅力。


桃源深处,不知归路

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

——《点绛唇·桃源》秦观

桃源,即桃花源,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虚构的世外天地,并称其 地在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境内)。桃花源因景色优美,环境宁静,生活安定, 人心淳真,没有喧嚣,没有纷争,为后代失 意文人所津津乐道。

桃花源

北宋婉约派词人秦观当年被派遣到郴州后,知道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就在郴州以北,不禁怦然心动,向往不已,曾在《踏莎行》里,写下了“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的名句,流露出对桃花源的向往和望不见“桃源”后的不胜怅惘。

在郴州,词人为了排忧遣恨,常常借酒解愁。一次醉眼朦胧之中,受潜意识的影响,他恍然间觉得自己划起了小舟,正轻松自如地随着溪流浮泛,朝桃花源进发。于是有了《点绛唇·桃源》中的“醉漾轻舟,信流引到花深处。”然而,梦醒后他发现“尘缘相误,无计花间住。”失望之下,他用“烟水茫茫,千里斜阳暮。山无数,乱红如雨。不记来时路”表达自己的懊恼、迷茫和对现实的不满。

今天,当我们在细雨中步入桃花源。眼前透着古意的牌坊、斑驳的旧居、河岸的柳树以及地上的落英,似乎都能够应着古词人笔下的景。不仅仅是秦观,北宋政治家司马光、词人书法家黄庭坚、词人晁端礼等都曾下笔下书写过桃花源。

“瑶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遂人归。”黄庭坚的《水调歌头》中书写着他春日来到武陵溪,那里溪水淙淙,到处盛开着桃花,树枝上的黄鹂不停地唱着婉转悦耳的歌。他想穿过桃花源的花丛,一直走向飘浮白云的山顶,一吐胸中浩然之气。在词中,词人把桃花源的山、溪描写得无一点尘俗气,为自己构筑了一个自得其乐的世外境界,并自己陶醉、流连于其中,忘却尘世的纷纷扰扰。

因此,当我们品着古词,漫步在桃源深处时,也似乎走入了词人的心境——姑且忘记世事纷争,此时,只需静心凝神地好好享受这桃源之美。

如今的桃花源旅游区位于常德市桃源县西南15公里的水溪附近,她前面有滔滔不绝的沅江,后面是绵延起伏的武陵群峰,境内古树参天,“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有石阶曲径、亭台碑坊。顺水而行,便能遇见陶渊明笔下“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的小山洞,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秦人村也能让你一品“秦人”的好客,更能品味到特色的“擂茶”,一路走来,俨然当年武陵渔人访桃源。


常德名山,山水有德

常德怀山抱水。德山和壶瓶山便是当地有名的山。

“常德德山山有德”是一句绝妙的地名民谣,也相传与“常德”地名的来历有关。德山古称枉山,隋朝改为善德山,后简称德山。位于常德市武陵区东南,北临沅水。主峰孤峰岭,形如青螺。站在这里,能够看到山下一马平川的城乡和沅水的辽阔。相传屈原《涉江》中的“朝发枉渚”就指的是此地。唐宋以来,山上曾建有亭、阁、塔、寺多处,有“天下第五十三福地”之称。德山风景秀丽,从来都是游览胜地,“孤峰落照”是老常德八景之一。

柳叶湖是市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

壶瓶山则位于石门县北部南坪河、江坪河乡,是省级重点自然保护区。壶瓶山主峰海拔2099米,为湖南省境内的最高峰,因山顶四周高,中间低,形如瓶口而得名。

在常德当地人的心目中,壶瓶山的自然风景绝佳,当登上峰顶,“一览众山小”时更会让人心旷神怡。唐代诗人李白曾经云游至此,留下“壶瓶飞瀑布,洞口落桃花”的诗句。风景区境内有锁封岩、隔人潭瀑布、散酒潭、神景洞、龙门出水、九姊妹尖、雷打石、仙人岩、黄莲洞、犀牛圈、铜船沟、天池等景观。其中,隔人潭为渫水支流泉坪河流经处自然形成的一个深渊,两边峭壁如削,潭水出口下临悬崖,上宽1.5米,下阔4米,飞流直泻35米,如银河倒挂,飞珠溅玉。


柳叶静湖,堤柳渔歌

如果让常德当地人推荐离城市不远的休闲去处,他们往往会说:骑上自行车,去柳叶湖转转。

柳叶湖位于常德东北,距城区仅2.5公里,似是一个天造的生态盆景,它集城、湖、山、洲为一体,古有“堤柳渔歌、松风水带、皆极共胜”的描述。柳叶湖西北的太阳山、月亮山层峦叠嶂,松竹青翠,清溪蜿蜒,泉水潺潺。被世人传诵的刘海砍樵狐仙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与柳叶湖相依为邻的白鹤山,每年4月至9月聚居数万只白鹤、白鹭、野鸭、苍鹭戏水觅食,构成了柳叶湖美轮美奂的风景画。柳叶湖珍稀动物资源众多,尤其盛产淡水鱼,其中鱼类54种,柳叶鲫、柳叶银鱼闻名遐迩。

在柳叶湖的周围,留下了不少名人先贤的足迹。屈原曾在这里泛舟吟唱;郎州司马刘禹锡在柳叶湖畔送客赋诗,写下了“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的田园诗章。


常德诗墙,诗国长城

草一何碧,春入武陵溪。溪上桃花无数,枝上有黄鹂。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祇恐花深里,红露湿人衣。

坐玉石,倚玉枕,拂金徽。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我为灵芝仙草,不为朱唇丹脸,长啸亦何为?醉舞下山去,明月遂人归。

——《水调歌头》黄庭坚

穿过常德市最繁华的步行街,向前走不久就会看到一段古色古香的城楼,从“城门”穿过,眼前便是沅江,而身后则是常德有名的“诗墙”。

诗墙

常德诗墙以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全长4公里,荟萃了中国当代名家诗词、书法、美术精品镌刻于一墙,曾经获得“吉尼斯之最”,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

诗墙分八大篇章选刻了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530首。诗词用书法形式表现,由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全国1213名书法家书写,真、行、隶、篆、草集于一墙,其间刻嵌43篇精美的中外石壁画,看起来蔚为壮观。

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曾称它为“诗国长城”、“半部文学史”。徜徉在诗墙旁,常德丰富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

诗墙上武陵阁、春申阁、排云阁、渔夫阁四大楼阁耸立,既是防洪闸口,又为常德古城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平日,这里的旅游参观者络绎不绝,被常德人誉为“休闲第一处”。

责编:田甜

来源: TOP趣旅行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