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亮:用镜头记录时代发展 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

  人民摄影   2019-07-02 11:21:36

  2017年始,人民摄影报推出了“摄影对话”栏目,邀请摄影名家、编辑、记者对在各个摄影领域中有成就、有创新、有思想、有代表性的摄影师、策展人、评论家进行对话。深入他们的内心,挖掘我们不曾熟悉的细节。

  近期将系列推出对2018年度人民摄影"金镜头"新闻摄影作品评选获奖者的特别采访,本期是由人民摄影报记者李旻晖与突发新闻类单幅金奖获得者郭立亮的对话。

  郭立亮

  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摄影记者、湖南省艺术摄影学会副主席、湖南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新闻摄影作品《悬崖栈道工人》2016年获第12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经济类单幅银奖,2017年入选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你怕你尖叫,我美我自拍》获2016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区手机类一等奖;《农民“网红”》《考完啦》在第32届全国专业报新闻摄影年赛评选中分别获得金奖和银奖;《危情时刻》入围第29届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初评,获“金镜头”(2018年度)新闻摄影作品评选突发新闻类单幅金奖。2016年被评为第十三届湖南省优秀新闻工作者。

  


  《危情时刻》 人民摄影"金镜头"(2018年度)新闻摄影作品评选 突发新闻类 单幅 金奖

  记者:作为一名党报记者,您如何理解新闻摄影?有人认为“党报的记者就是拍领导,拍宣传片”。对此,您怎么看?

  郭立亮:新闻摄影是见证、记录时代发展和变迁最直观的新闻表达形式。

  党报摄影原来在大家的印象中,就是拍领导和宣传式照片,但现在这已成为过去式。如今,作为一名党报记者,在传统媒体实现跨界融合转型期,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成为见证生活的记录者,寻求创新突破,发挥图片新闻独特的魅力,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

  


  瞎指挥

  记者:平时您除了完成报社的拍摄任务外,还喜欢拍摄什么样的题材?在您的摄影道路上,对您影响最深的摄影师是哪一位?

  郭立亮:我除尽力完成好报社的工作外,平时喜欢拍摄一些新闻之外的题材。更多的是立足本土,用镜头去真实记录社会发展和身边小人物的故事。在我的摄影道路上,对我影响最深的是法国摄影师布列松,他的“决定性瞬间”对我多年的摄影实践有着深刻的影响。

  


  地铁上即景

  记者:“不是在拍照,就是在去拍照的路上”是否是您平时工作状态的最佳写照?

  郭立亮:是的。新闻的富矿在基层,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湖南各地拍摄采访,摄影也是自我认知的过程,我相信:越努力,越幸运。

  


  考完啦!

  记者:《危情时刻》获得2018“金镜头”新闻摄影评选突发新闻类单幅金奖,您觉得拍摄此类题材时,一名摄影记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可以拍到最佳画面?

  郭立亮:《危情时刻》能有幸获金奖,着实让我有点意外和惊喜,感谢评委们对我作品的认可,这也是我一次学习的宝贵经验,我将再接再励。

  突发新闻现场,情况变化不确定,要对事件发展具有预判性。因拍摄条件和环境等受限情况,以及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需要摄影记者灵活突破能力和临场处置快速反应而准确报道的拍摄能力。

  


  空中飞人

  记者:《危情时刻》是无人机拍摄的,现在无人机摄影在您的拍摄中占比是多少?现在有些摄影记者过于依赖无人机的独特视角,反而忽视了内容本身。您觉得无人机摄影对新闻摄影最大的益处和弊端是什么?

  郭立亮:现在无人机航拍在我平时的拍摄中占比30%,一般我会根据新闻拍摄的内容形式和重要性选择是否需带上无人机设备。

  近年来,随着无人机航拍在新闻摄影中的普遍运用,已成为媒体记者必备的摄影器材。但现在确实有些人过于依赖无人机的独特视角,反而忽视了内容本身。我觉得无人机摄影对新闻摄影最大的益处是可以获得令人意外的震撼视角,弊端是不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真情实感和容易失去一些细节的精彩呈现。

  


  留守儿童

  记者:您个人平时的拍摄更倾向于单幅还是组照?现在很多摄影师越来越觉得单幅不足以把故事表达完整,一味地强调组照。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郭立亮:我平时喜欢拍摄单幅照片。单幅新闻照片的价值在于视觉和情感表达,它的作用是文字和其他影像形式不可替代的,它能用情感和细节最直接地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震撼力、感召力和表现力去影响他人。

  组照本身是多幅照片组合起来进行表达的一种方式。但它不是简单的罗列、画面视觉语言上的重复、累赘的叙述和缺乏逻辑的贯穿。摄影记者应该加强讲故事的能力,要注重照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简洁的组图文风、视觉效果的表现和叙述的完整性。

  


  梦香

  记者:今年“金镜头”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首增视频类别,您认为视频是对新闻摄影的补充还是另一种表现形式?

  郭立亮:我平时在拍摄中也会拍视频。融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由“记录”转向“表达”,影像传播由静而动,相互融和又相互影响。这就需要新闻摄影不断技术创新,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产品,选取不同的传播平台和表达方式。

  


  天空之城

  记者:您除了摄影记者这一身份之外,还担任了两家摄影组织的副主席,您如何去平衡繁忙的一线工作和管理工作?

  郭立亮:我在干好摄影记者本职工作的同时,还担任湖南省艺术摄影学会和湖南省青年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一职,我觉得这种“跨界”对我的本职工作并无冲突,反而有一定的帮助。在新媒体当道的今天,新闻摄影记者要想新闻照片更有“看点”,不能仅仅靠“一台相机,几个镜头”闯天下。在学习中需要结交艺术层次更高的良师益友,需要接触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取长补短才能提高。摄影都是相通的,我工作中许多摄影题材的创作都来源于身份之外的“跨界”。

  


  农民“网红”

  记者:近日,《湖南日报》首次给您个人开设“立亮视觉”摄影专栏,在当下媒体转型的大背景下,打造个人风格的栏目对新闻摄影的多元发展更有益。

  郭立亮:非常感谢报社领导对新闻摄影的大力支持和对我工作的鼓励。对于我来说,这也是一种挑战。5月12日,《湖南日报》前所未有地首次推出由我个人主持的“立亮视觉”专栏,旨在以专业的技术、精心的态度、创新的视角加强影像报道,打造专业影像品牌,力争推出一批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新闻影像精品,更好地用镜头记录时代发展,用影像讲好中国故事。

  深度精品是传统媒体的优势,面对未来新媒体新形势下新闻摄影的发展趋势,我们要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学习提高创新意识,努力向全能型新闻摄影记者转型,积极探索一条新的新闻摄影之路。

责编:李梓延

来源:人民摄影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