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 写给你我的建筑书

  湖南日报   2019-07-05 10:55:29


郭大泽

武重义是越南的国宝级建筑师,专注于设计改善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绿色建筑。 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具有优美曲线的竹造建筑。

2018年初,陈垦(中南传媒旗下浦睿文化创始人)偶然在网上看到武重义的一组竹造建筑作品,感到非常震撼。

“这位建筑师对竹子的运用超出了我以前的任何认知,而且具有很漂亮的轮廓感,非常东方。在那组竹结构建筑中,‘风与水咖啡馆’的亲切,‘印度支那咖啡厅’的美妙曲线空间感,都让人特别喜欢。”

他立马起了为他策划书的念头。几天之后他飞往胡志明市,和武重义聊了一个下午,第二天用完整的一天考察参观了武重义在胡志明市的五六个“会呼吸的建筑”。令陈垦尤为印象深刻的,是一栋远郊的别墅。直到现在,他依然认为那是他见过的容纳三代人的最美好的空间。“户外和室内树木、花草的运用很舒服,每个房间的光线感都很好,每一层和每间房间彼此呼应对望,都是从没体验过的感受。”

在和武重义聊天的过程中,他发现了武重义的另一面:在商业项目之外,他和他的同事做了大量的低成本建筑设计,为底层民众解决住房问题。再回过头来看,“他在所有的项目中,都把设计与环境和谐友善、人性化、绿色等结合在一起,这也传达了他的本心。如果用一个词形容他,我觉得他有菩萨心肠。”  陈垦坚定了要为武重义策划书的想法。

为国外作者和艺术家策划独家的原创图书,这个挑战刺激有趣。

2018年7月,在厦门机场咖啡馆等武重义一行人到来时,我的同事、采访过他的编辑唐诗提醒我,等会帮他点咖啡的时候,要记得让店员不要用一次性塑料杯。

她回忆起之前有一次采访他,她和同事外带了咖啡来到采访地点。武重义并没有掩饰自己的不快,直言在自己公司,使用塑料杯是不被允许的:“塑料是很难被自然消化的‘垃圾’。”在那次采访中,他谈到了对竹子的情结、对环境的担忧,以及建筑实践中永恒的主题:对自然的热爱。“建筑过了一定年限后会折旧、腐坏或被拆除,那它就渐渐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但竹子不一样,它最后还是会回归自然、回归土中。”这是他使用竹子的重要原因。

“都市中植物很少,在这种环境下,人类的精神压力会很大。所以在设计建筑时,我希望建筑能成为一个‘公园’。”这是他在胡志明市与世界各地设计绿色建筑的原因。对于单纯为了好看而设计,他嗤之以鼻:“有些建筑师单纯为了建筑的美感,为了能够让人拍出美丽的相片而做设计。这样的事,我绝对不会干。”

我想起之前在网上看武重义的建筑作品图,一开始觉得平淡无奇,没有什么很特别的造型,也如他所说,并不算“上镜”,但是看久了,有一种奇异的放松的感觉,好像进入了某个原始的、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场域。他摒弃过多的自我表达和炫技,取而代之的是对自然的尊重。他希望居住、生活于其建筑中的人,能重新思考和自然的关系。

采访持续了将近四个小时。这是两年半中,在中越两地与武重义五次对谈中的一次。两年半的时间,经由一次又一次用日语和英语进行的选题策划会、越洋电话、邮件沟通、当面采访,以及对采访稿件的整理、翻译、打磨,我们让一个美好的策划最终变成了一本美好的书。

《无限接近自然》,在一次策划会中,陈垦提出这个书名,我们全都举手赞成。

在了解武重义的建筑思想后,我们越发确定,这本书面向的不只是专业的读者,而是所有和建筑产生关联的人——居住、生活在建筑中的你我。所以装帧设计一开始的方向就是:能够传达武重义建筑思想的自然、亲切、质朴的风格。

在封面设计的阶段,我们首先选择了一座经典的竹造建筑作为主视觉,原因很简单:竹造建筑是武重义的标志,建筑的线条感也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但武重义希望将封面图换成另外一张。“我了解武重义选择这幅图的原因。”在一次讨论会上,陈垦说,“自然、建筑、人都在这幅图上,他追求的就是这三者的和谐。我们尊重作者的选择吧!”

在内文设计上,设计师延续武重义朴实无华的建筑风格,不做炫目的版式,而是“搭建一个展架,把建筑师的作品以一种有序的、令人舒适的方式陈列出来。就像他的作品给人的感觉一样。”和武重义“会呼吸的建筑”一样,书中有不少故意的留白,让文字的阅读感更舒适。

在一次采访中,武重义说了这样一段话:“有时候我们只问一个问题:当我们设计建筑时,我们可以将多少绿色区域,多少棵大树,还给我们的地球?”


责编:王铭俊

来源:湖南日报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