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湘潭陈氏家族:清正廉洁树典范

  湘潭在线   2019-01-23 11:19:42

市博物馆展出的陈鹏年雕像。(记者 方阳 摄)

市博物馆展出的陈鹏年雕像。(记者 方阳 摄)

湘潭在线1月21日讯(湘潭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谭丽 高雅)在湘潭的名门望族里,陈氏家族首屈一指。而在陈氏家族中,以清正廉洁著称的陈鹏年是其代表人物,不管是他被冤枉入狱,还是小商小贩争相送食物给他吃,等等,这些故事都是他为官清廉的佐证。由于为官清廉,当时的百姓称他为“陈青天”。

但却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陈青天”在28岁之前姓郭,28岁之后才改姓陈,郭姓和陈姓之间有着怎样的渊源?要走近陈氏家族,就得弄清郭姓与陈姓之间的关系了。近日,湘潭文史研究专家何歌劲为我们揭秘郭、陈两姓的渊源以及家族的历史。

继子传家风

“说起清朝康熙年间的清官陈鹏年名贯东南,他的祖上出自湘潭窑湾的陈姓一脉,论起根源应该叫做湘潭东雾山陈氏。” 陈鹏年又如何和郭家扯上关系的呢?原来陈鹏年的祖父是郭金台。何歌劲在史料上查找到,郭金台本来姓陈,名元湜,在14岁时,遭遇家庭变故,于是由人作主,入继易俗河郭家,改名换姓郭金台,做了郭家的儿子。

“从陈氏家族的渊源来看,从江西迁到湘潭县分水后,始祖是在青山桥一带生活。第二代陈氏搬迁到了湘潭市城区的窑湾,到了陈鹏年的父亲陈式谷童年时,五兄弟都出生与生长在窑湾。1649年(清顺治六年己丑)湘潭遭清军屠城,窑湾自然不能幸免,陈式谷的四个兄弟全被惨杀。陈式谷因出继,被郭金台收留到湘潭县射埠方上桥一带居住,幸免于难。”何歌劲说,如果当时的陈式谷不被收留,肯定也已遇害,那也就没有之后的陈鹏年了。

郭金台有两个亲生儿子,但都因病夭折。于是,郭金台选择收养继子,以延续香火。按照当时各大家族最通行的做法,他应在同一血脉源的陈姓家族中去选择自己的嗣子。最终郭金台选择了自己族兄陈元鼎的次子式谷为继子。郭式谷就是陈鹏年的父亲。郭式谷成家后,原配罗夫人在方上桥池子头生下了长子郭鹏年,也就是后来改回本姓的陈鹏年。

陈鹏年少有志

有资料显示,陈鹏年少小聪慧,而且在青少年时期就立志要做一位清官。

《湘潭县志(光绪刊)》曾这样记载:陈鹏年9岁时作《蜻蜓赋》,28岁考取了进士。1697年,陈鹏年担任浙江西安县(今衢县)的知县,开始了他长达近40年的为官之路。他的一生,在西安县、海州(今江苏省东海县)、江宁(驻南京)、京城等地之间行走。

1703年,陈鹏年调到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担任知县。山阳处于黄河下游东南岸,夏季黄河水涨,河官通常都是挖开东南岸堤闸,泄洪于农田中。但陈鹏年不按照惯例办事,他亲力亲为,率领民工筑堤坚守,亲自站在堤上指挥,水退堤存,民也得以保存。后来,他又执行新的办法,“革田赋附加,戒奢侈,止争斗。”上任后几个月,便使境内安定。百姓写上“官清民安”匾字送到县衙。后来,他要调任海州(今江苏省东海县)知州,挽留他的百姓挤满了道路,使他寸步难行。从此,他的名声开始传播开来。何歌劲介绍,陈鹏年还敢于为百姓说话,破除旧俗。他在刚担任西安县知县时,当地有溺亡女婴的恶习俗,他下令禁止溺死女婴。后来,这些因此被救活下来的女婴,名字中带有“湘”“陈”等字眼,以此表达对他的感恩之情。

为民说话,惩治豪强,陈鹏年给当时的官场带来新的面貌,被人称作“陈青天”,也因此招来别的官吏恶意报复。陈鹏年险些遭遇性命之忧,又两次被当朝的康熙皇帝救下。“陈鹏年十分清贫,他进京后,不带眷属,就借住在武英殿旁的侧屋,后来也就租住在驿馆的偏室里。”何歌劲介绍。1722年,陈鹏年奉命勘察山东、河南等地运河,后来康熙皇帝任命他署河道总督,专治南河(黄河下游)。黄河在马营口决口,他亲自督工,住宿在河堤上,日夜奋战,黄河决口终于合龙,而陈鹏年因为操劳过度,一病不起。1723年,陈鹏年病死于黄河堤工所内。

陈鹏年去世的消息传到朝廷,雍正皇帝得知后,十分惋惜,御笔题字: “鹏年洁己奉公,实心为国。因黄河冲决,自前往堵筑,寝室俱废,风雨不辞,积劳成疾,殁于公所,闻其家有八旬老母,室如悬罄,此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臣。”第二年,陈鹏年遗柩迁葬回湘潭县环山祖山。

后人寻根来

今年53岁的陈超纲是湘潭陈氏第十九代人,是陈鹏年所在家族的后人。早些年,陈超纲赴粤打拼,几经拼搏,如今已拥有不俗的家业。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对自己的“根”到底在何处,家族的“根”在哪里等问题有了深入的思考。

“说来也巧,在一次偶然的攀谈中,竟意外发现了与自己同一族的兄弟。”陈超纲告诉我们,正是因为这次偶然的相遇,坚定了他“寻根”的信念。

2012年8月,在陈超纲、陈正安、陈红专等族人的发起下,组织了一场1000多人加入、历时14个月、行程达10000多公里、总花费23万余元的“寻根之旅”。虽然这个过程经历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这都没有让陈超纲退缩,分布于祖国大江南北的陈氏族人不仅在上海图书馆找到了先辈留下来的一修族谱,还在湘潭县石潭镇陈氏后人陈应龙的家中找到了陈氏现今唯一一本保存完好的六修族谱。最终,《湘潭东雾山陈氏七修族谱》在以陈超纲为主的千余名陈氏后人的共同努力下,于2013年底面世。

“当时,不少同根的陈氏后人,都是大家挨家挨户去询问的,过程虽然艰辛,但是对我们这个家族的意义确实非比寻常。”陈超纲说,现在东雾山陈氏有2000人左右,从事各行各业的都有,主要分布在湘潭石潭、射埠、九华、长城乡一带。不过陈氏宗祠的原迹已经不在,只留下了一个池塘仍有原貌,在湘潭射埠林泉村玉堂庵。

“在‘寻根’的过程中,我有收留其名作,千字文原稿,该文仍有782字保留,字迹十分优美。似龙游纸上,极其珍贵。还有其写的一幅字《东郭老子过南楼》。而陈鹏年夫妇的官方画像,则由我的同族兄弟陈红专保存着。”陈超纲说道。

近年来,陈超纲一有时间就会回到老家看看,与族人相聚,也让自己的家人走近陈氏家族,去了解祖辈的历史。“作为陈鹏年的后人,平时父辈们一直教育我们要清正廉洁,这样的好家风让我们陈氏子孙受益一生,我感到由衷地骄傲和自豪,我也将以这样的家风来教育后人。”陈超纲表示,他们将把陈氏家族的优良家风家教继续传承下去。

责编:廖慧文

来源:湘潭在线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