湮没在岁月里的湘西骡马驮运队

  湘西网   2018-11-29 09:49:22

52431

骡马是以前山区重要的运输工具。 陈庭茂 提供

“搭个马,下罗溪;搭个车,到城里。”儿时,我和小伙伴们站在树栖柯的公路边,每看到县搬运社的人赶着马车从身边经过,就拍着小手板唱道。

儿时的这一幕,在我修《古丈县志(1986年—2010年)》“交通·骡马驮运”这节时,被重新勾起。

古丈是典型的山区,山高谷深,有民谣为证:“山尖对山尖,开门可见面,要想握个手,要走老半天”。旧时古丈的道路又多系羊肠小道,据《古丈县志·1986年版》记载:“民国9年(1920年),有所谓的乡村大道13条,全长330公里,和小道并无多大区别”;“至于乡村小路,更是崎岖坎坷。如石门寨的三十六拐、县城北上的狗儿岩、梯子岩、牛路坡等路段,仰面目眩,险要之处,轻猿难攀”。此外,瞎眼坡、齐天坡、四方坡、五里坡……听听这些坡名,就够吓人的。正因为如此,“古丈人民长期肩挑背负,往来其间,痛苦自不堪言”(见《古丈县志·1986年版》)。民谣“出门三步就爬坡,肩挑背负受折磨;一根扁担两根索,一磨肩膀二磨脚。”说的就是这种苦。

面对如此“交通状况”, 骡马便成了当时古丈最主要的运输工具。于是,古丈人纷纷在全国各地购买骡马。当时,马价最高,骡价次之,最便宜的是驴子,一匹马一般要几十块银元,最高的上百块银元。民间传闻,新中国成立之前该县有骡马2000多匹,以马为主。

52429

山路上的马帮。如今,这已是难得一见的画面。 陈庭茂 摄

穷人家买不起马,只好用肩挑背扛。据《古丈县志·1986年版》记载:当时全县专门从事“挑脚”的人“约有50多人”,主要往返于古丈至沅陵,将古丈的茶叶、茶油、桐油灯等土特产挑到沅陵,再从沅陵挑出食盐、布匹等,从县城翻五里坡,下蒿根、野竹,出草潭,经松溪坳、清水坪,过乌宿渡,到沅陵县,往返一次就是240多公里。

新中国成立之后,交通条件虽有改观,但骡马仍是主要运输工具。记得儿时,生产队养有5匹马,专门从事农业生产。马是生产队的重要财产,由各家轮流饲养,因此家家户户极为爱护。轮到我家时,父母亲就像服侍自己的儿女一样。为了让马在夜间吃饱,父母亲经常在夜晚起床给马添草,为马加料,让它吃饱喝足。还要为马梳理皮毛,除虫灭菌,铲修脚趾,把马栏收拾得干干净净,让马睡个安稳觉。这样,马儿才能膘肥体壮,担当起运输重担。

有一年秋天,生产队到茶坪界上拉桐油籽,除了队里的5匹马外,还从别的生产队借来15匹马。每天早晨,20匹马上长坡时,浩浩荡荡,蔚为壮观。我们这些小孩子要看上老半天,直到最后一匹马在视线里消失,还舍不得走。

有一次,我随大人前往,下午从茶坪界上下来时,20匹马各驮着两个装满桐油籽的大竹篓,踏着夕阳,一路嘶鸣。好多年后,当我读毛主席的《忆秦娥·娄山关》时,对那种意境有了切身的体验。特别是那句“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让我浮想联翩。

那时,城里有专门的骡马驮运队,属于县第一搬运社。骡马驮运队来往于县城至罗依溪,有骡马50多匹,其中马30匹。当时,罗依溪是酉水古丈段最大的水路码头,也是物资集散地。尽管通了公路(1965年12月通车),但由于汽车、拖拉机等运输工具少之又少,属于稀罕之物,直到1970年修建枝柳铁路时,才见到少量的汽车。于是,骡马便肩负起运输使命。每天早晨,搬运社的人赶着骡马驮运队从县城出发,下午从罗依溪回县城。不管是炎热的夏日,还是数九寒冬,也不管春节或其他节日,运输从未中断。

那时,只要天气晴朗,我和小伙伴就站在公路边,看骡马驮运队。搬运社的人见我们好玩,真的就把马车停下来,赶马车的叔叔或伯伯把我们抱上马车,然后继续前行,不过下到关厅(现在的小背篓茶苑),上到县武装部农场(现在的物流交汇中心)就让我们下马车,因为这两处是寨子的进口和出口。尽管不过2里路,却让我们过足了坐马车的瘾。

52430

湘西山区群众肩挑背负行路难的历史画面。 陈庭茂 提供

时光流逝,时代飞速发展。随着古丈交通条件的日益改善,搬运社的骡马驮运队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解散了,骡马也越来越少了。骡马驮运最终成为那个时代的一个符号。

后来,在对《古丈县志(1986年—2010年)》进行统稿时,我经过多方考证、收集资料、走访调查,发现古丈的历史抹不去骡马驮运。于是,在“交通篇”这样记载“骡马驮运”:“骡马驮运源于旧时,县第一搬运社有骡马驮运队。1986年,全县有骡马50匹从事零散骡马驮运,年营业收入5万元。2010年,全县部分乡镇零散骡马驮运经营户30户,骡马50匹,从业人员50人,主要分布在罗依溪、古阳、双溪、岩头寨、高望界、高峰等乡镇,从事车辆到达不了的地方的砂石、水泥、砖瓦、石板、钢筋、木材等建筑材料驮运,承接大小工地运输,如修铁塔、山路、水坝、房屋等。每户年均营业收入3.2万元。”作为“存史、资政”,骡马驮运队再次载入史册。

现今,骡马驮运并没有完全消失,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古丈是山区———即便通路了,由于山险路陡,仍有车辆到达不了的地方。这些年,在乡下采风时,我也曾见过骡马驮运,只是大都是“孤军作战”,没有了以往的规模。在红石林镇科布车村,就有一个专门从事骡马驮运的村民。每天,在山间行走驮运的马,成为那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52432

梯子岩,位于古丈县红石林镇列溪村。该路旧时是该村人下到古阳镇石碧溪村,上到古丈县城和沅陵县城的必经之路。 谢茂胜 摄

52433

险陡的狗儿岩。如今,位于古阳镇大龙村的狗儿岩,深受户外探险者喜爱。 谢茂胜 摄

责编:廖慧文

来源:湘西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