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朋友圈里刷屏的低价游 很有可能是陷阱

  每日旅游新闻   2018-09-02 10:34:44

由于五花八门的营销信息分享,现在 “朋友圈”已经成了“生意圈”,其中不少是关于低价旅游和酒店免费试住的信息。那么这些价格低廉甚至免费的“优惠”消息靠谱么?会不会隐藏着什么猫腻?

699元酒店房券打水漂

钱江晚报报道,李小姐在朋友圈里发现不少杭州周边热门景点的旅游产品推荐,价格便宜且品质不错。更让她心动的是,这些产品节假日、周末通用,不加钱。经不住朋友圈的持续推荐,李小姐花650元购买了安徽黄山温泉酒店的699元的优惠券,有效期到9月底。然而,在预订时,酒店方面告知李小姐,想预定周末客房,持这种优惠券必须提前1-2个月,平时订不上。

李小姐优惠券打了水漂。

实际上,李小姐遭遇的是微信朋友圈低价旅游营销陷阱。微信朋友圈狂轰乱炸式的旅游产品推广,背后有“推广分成”。据报道,这种朋友圈推广模式,一旦有人购买,首发消息的人有返利。

在返利吸引下,半私密的“朋友圈”变成了“营销圈”和“生意圈”。

免费试住存在隐私泄露风险

实际上,依靠微信朋友圈销售旅游产品,商家想出来的营销噱头可谓花样翻新,以各种低价或者免费来吸引“朋友”的注意力。譬如,旅游尾单。

近日,暑期客流回落,很多旅行社纷纷开始推出一些优惠活动,并由业务员在朋友圈分享,声称,旅游尾单与正常旅游团价相比价格较低,甚至花国内游的价钱就能享受海外游。实际上,据报道,旅游尾单可能面临红眼航班、行程紧迫和服务品质打折等问题。

如果说销售旅游尾单还能和旅游有点关系,那么打着“酒店试住”幌子的朋友圈营销则有泄露个人隐私之嫌。

今年6月以来,不少网友的微信朋友圈不时出现“某某酒店试住”的公众号推文,分享者还邀请好友点赞。点击进入,不少链接需要用户填写手机号、姓名甚至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并声称这些信息将用于兑奖时“验证所需”。而所谓的奖品一般是旅游目的地城市的星级酒店的试住资格。

一篇名为《免费试睡|重庆北碚悦榕庄2天1晚免费住|隐秘山水间,一屋一汤的极致享受》的微信文章刷爆朋友圈。文章称,只需要在点击阅读原文输入电话号码报名,即有机会获得重庆北碚悦榕庄入住体验6个免费名额。后经重庆北碚悦榕庄证实,上述为假消息。

搜索发现,在青岛、三亚、厦门、海口等地均曾发生过免费试住酒店的朋友圈营销事件,最终被证明均是谣言。

针对微信公众平台上的“酒店试住”,微信团队也表示,根据《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的相关规定,对于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利用微信公众平台提供有偿或无偿服务,骗取他人钱财或诱使他人关注、分享相关信息的行为,一经核实,微信公众平台将对其进行账号部分功能限制直至永久封号处理,并有权拒绝再向该运营主体提供服务。

朋友圈参团 出纠纷难维权

除了成为营销对象、存在泄露隐私风险,在朋友圈报名参加旅游还会带来旅游纠纷。

浔阳晚报报道,武汉市民周先生在朋友圈看到有人分享组团旅游消息,随后周先生加了组织者组建的微信群,在旅游过程中,其弟弟与人发生纠纷手部受伤。后经了解,组织者并无组织旅行团资质。因为不知道组织者真实姓名,周先生无法投诉,弟弟医药费也无从索赔。

中国经济网7月18日报道,马某在朋友圈看到南京男子朱某发布的旅游信息,报名并介绍6名亲友参团,在总共缴纳2万元团费后,该旅游团一直无法发团。团友只好报案,朱某因涉嫌诈骗罪被南京浦口公安机关抓获。团友所缴纳团费已经被朱某挥霍,追缴困难。

微信朋友圈参团旅游缺少线下接洽、合同签订及第三方监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无法完全度额定旅游组织者的真实身份,很多情况下只知道对方的网名,顶多知道对方姓名,出现纠纷后无法确定投诉对象;缺少线下接洽,不了解对方经营资质,甚至未签订旅游合同,旅游者往往无法具体了解行程细节;没有“第三方交易平台”作为保障和兜底,一旦出现纠纷,维权退款之路艰难而漫长。

看来,摊上这样的“低价游”,谴责容易维权难。面对朋友圈里“熟人”背书的“低价游”,我们还是多长个心眼,绕着走。

朋友圈低价游“避雷”指南

朋友圈分享个旅游信息本无可厚非,如果被恶意营销利用就变了味儿,那么,该如何避免被朋友圈“套路”呢?

一、对以微信圈形式招徕组团业务的机构和个人,要提高警惕,先咨询、查证(《工商营业执照》和《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再决定是否报名。

二、务必签订正规旅游合同,微信汇款须慎重。签订合同时要认真核实旅行社提供的行程单或行程计划书与当初约定是否一致。缴纳团费应汇入签约旅行社的账户,并索取正规发票。同时,要完整保留好合同、旅游行程单、发票或收据等相关凭证。如遇熟人要求游客将团款汇入其个人账户(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转账)一定要慎重,谨防权益受损。

三、警惕非法经营陷阱,不轻信QQ群、微信群等网络载体,以低价作诱饵,进行非法的旅游宣传和招徕业务。

四、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在旅游行程中,发现有违反旅游合同的情况时,要及时提醒、提示导游人员按照合同要求进行旅游活动,如果提示、提醒导游人员置之不理时,要进行证据的收集、保存,以便投诉时作为证据。

五、依法理性维权。

责编:实习生5

来源:每日旅游新闻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