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泓净水现南湖 生态新景增颜值

张小弓 周媛   岳阳日报   2018-06-28 15:49:19

南湖新区全面推行“河长”治河 巧用科技治水破难题

“湖水绿如蓝,南湖一片明”。如今,晚饭后夜游南湖,已成为很多岳阳市民的重要休闲选项。

2017年初以来,南湖新区全面推行“河长制”,狠抓南湖水治理,南湖新区第一河长、区工委书记李运帷,南湖新区总河长、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雷欣带头落实“河长制”职责,建立责任体系,实行“一河一河长”;掌握河湖情况,实现“一河一档案”;突破重点难点,做到“一河一亮点”;建立考核机制,实现“一河一考核”。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的路线,扎实开展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

经历了治水洗礼的南湖,已成为洞庭之滨的生态乐园。

治水先治污,治污必治源。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环南湖范围共有20多处截污口,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多且分布广,大部分未经处理,由明沟暗渠排入南湖,导致该区域水体及底泥污染严重,形成了南湖水岸南侧塘、荷花池、虾子山、南湖曹家汊、景湖湾水塘、理工学院泵站水塘、理工学院景观河、黄梅港河等8处黑臭水体。

“一定要以铁腕手段整治黑臭水体,还市民一泓净水!”李运帷铿锵承诺。该区以全面贯彻落实河长制为抓手,坚持做到每周一巡,且巡河有方案、有记录、有影像;数次召开部署调度会,全面掌握各个截污口的污水来源、水质情况和流向,为从源头上治理好水污染打下了基础。

同时,迅速成立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辖区内8处黑臭水体分责任到区农委、住建、城管、城投等单位,制定整治方案。

注重科技治水,是近年来南湖新区破解治水难题的创新之举。结合水域原本的植被状况,该区采取了多项生态修复技术对南湖水体进行治理。

南湖水岸南侧塘治理采取了“生态驳岸”技术,将湖边的淤泥清挖后,堆放至靠近湖岸的驳岸区域,经过活化、消毒、修整后,将驳岸分三个区域进行针对性种植,从而改建成了一个涉及湖岸约5米、面积约3900平方米的生态驳岸,与南湖水岸南侧塘水体完美融合,形成了一道精致的绿色“治水圈”。

而生态浮岛则是一个有着“双料”惊喜的技术,简单来说,生态浮岛是一个利用基体承托水生植物的“小岛”,在基体上种植着美人蕉、黄菖蒲、梭鱼草等水陆生植物,营造了美丽的植被景观,促进水生态的快速全面恢复。基体下,采用“生物飘带净水工程”,在其表面附着生长世代时间较长的硝化菌,具有较强的脱氮能力,用以净化水质。

经过一年多的攻坚克难,目前,南湖新区已全面完成了8处黑臭水体整治工作。黑色顽淤不见了,恶臭的湖水消失了,绿色的生态浮岛、精致的岸边绿植、喷泉似的曝气装置还成为了南湖上一道道独特风景。

治水难,护水更难。为保障水清岸绿之后的长效维护,南湖新区不断整合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等各方力量,实现多方面齐抓共管,多领域协同维护,先后在8处黑臭水体整治点树立展板,公开水体简介、污染来源及治理措施,营造全民护水、守土有责的氛围,让“河长治河”的理念深入人心,形成了全民治水的新局面。(张小弓 周媛)

责编:周媛

来源:岳阳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