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洞庭我的家》做客君山,你好,麋鹿!再见,生猪!

新湖南客户端记者   新湖南客户端   2018-06-20 19:33:37

 


长江洞庭我的家,今天我们继续讲述君山的故事。长江和洞庭湖连在一起,也让君山和湿地融为一体。在这一大片区域,到底是以人类活动为中心,还是以野生动物为中心?面对这个问题,君山用态度和行动做出了最好的回答。短短几年时间,这里已经打造了一支“湿地天团”,麋鹿数量翻了数倍。而像生猪养殖,则是彻底说再见了。

第一次在君山出现麋鹿是在2010年,那批麋鹿有20多头,是从湖北过来的,想必它们早就在东洞庭湖安家了。而现在君山境内的麋鹿多达一百六十多头,增长这么快无非是要满足四个层面的条件,安全无忧、不愁吃喝、游山玩水,加上及时和必要的救护。

上周,省政协常委,也是麋鹿保护大使的汪涵,就到了君山,特地去了位于君山的麋鹿救治保护中心。志愿者和专家在野外发现的受伤麋鹿,都被送到了这里康复。点点是整个救治中心的老成员了,很小就被志愿者救起,送到这里。跟救护人员处得久了,她一点也不怕人、不认生。

救治中心现在有大小八只麋鹿,大片芦苇全模拟野外环境,为它们回家做准备。而在整个洞庭湖,成员已达164位的湿地天团,足迹遍布整个洞庭湖区。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人工痕迹还在继续退出,为麋鹿腾挪出更多空间。世界麋鹿保护大使汪涵的想法是,除了消除物理间隔,更要消除心理间隔,让更多人,尤其是孩子了解它们、保护它们。

麋鹿在这里住得好,玩得开心,除了有像汪涵委员这样的“大使”的呼吁,还有当地很多“老铁”们的关心和呵护。2010年,在中南林科大生命学院读研究生的宋玉成,毕业论文就是关于麋鹿的生活习性。跟8年前比,宋玉成最大的变化写在脸上,从“学生白”,变成了“户外黑”,而让他兴奋的是,这8年里,麋鹿发生了巨大变化,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据东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管理区麋鹿保护专家宋玉成博士介绍, 在君山区麋鹿数量增长的这么快,是因为湿地面积大,有纵深;环境的改善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有砂石码头就肯定没有麋鹿, 噪音也好,还是人为活动也好,都是非常大的干扰。” 宋玉成博士给君山区在非汛期的环境打了九十八分。

在君山区有一个公交站的名字简单直接粗暴,那就是万头猪场东站,听名字就知道这地儿是干嘛的。原来是一个国营养猪场的名字,后来周边居民也开始养猪,房前屋后都是猪舍,万头猪场也就真的变成万头猪场了,所以在这里生活充满着肥沃的气息,但是从去年开始 君山开始了生猪退养整治行动,万头猪场也只有在这两块公交站牌能看到了。

君山区柳林洲街道黄泥套村的种粮大户晏美君介绍,万头猪场产生的猪粪以前全部都是直排至北干渠,渠道内的水常年跟墨汁一样黑,冬天都有蚊虫,环境根本吃不消。而且,家家户户几乎都是房前屋后是猪舍,人住中间,猪生病,人就担惊受怕。

去年,君山区生猪退养的通知来了,在万头猪场,晏美君没有纠结,第一个丢下了老手艺,决定“弃猪从粮”。他把猪栏改造成了厂房,做起了粮食种植。“后面这边是推倒猪舍重建的,前面办公室就是猪舍做了装修。你看,这个窗户就是猪舍的,这些水管子就是喂水器,这几个都是粮食烘干机,今年还要再进四个。”

才一年时间,晏美君牵头的合作社已流转1700亩,托管了上万亩农田。虽然养猪的老手艺丢了,但是粮食种植上下游新手艺,足以帮他实现一个完美的转身。

像晏美君这样的生猪养殖户,君山区有138家,在去年10月31号前,已经全面完成了退养,而恢复成农田和绿地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退养的生猪,一部分运到江西徐阳,能上市的都上市出售了,猪舍按照“空心房”来整治。其实,挺不容易的,任何一个人,要把二十多年的老手艺丢掉重新创业就业,心里只怕都要打鼓。我也很佩服晏美君这样的养殖户,真的有转型的勇气。虽然养猪致了富,但心里也有本清清楚楚的账,继续这样养下去,欠下的生态环境账、欠子孙后代的账,以后永远也还不清。所以看准了种粮卖粮和粮食加工这门新手艺,就果断离去,现实也给了他不错的回报。他的哥哥也不养猪了,转型做大理石台面加工。在他俩后头,还有不少老养殖户也都走上了转型之路。和万头猪场说再见,是这里的群众和新产业握手,也是君山区与新时代的生态环境保护握手。

责编:何忠纯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