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700多年,“火中雕塑”的皇家工艺在她手中鲜活

  寻匠之美   2018-06-08 08:11:24

有人在石头上雕塑,称为石雕;

有人在木头上雕塑,称为木雕;

有人在冰块上雕塑,称为冰雕;

但你听过有人在火焰里雕塑吗?

这门“火中雕塑”的技艺,

就是中国料器。

料器,

古称琉璃,

是火中的指间绝技,

在浴火中流光溢彩,

在火焰中绽放色彩之美。

玉器温润,

瓷器精美,

料器两者兼具,

更多了一分晶莹与柔媚。

它曾是宫廷御品,

仅供皇室使用,

如今传入民间,

成为大众的配饰物,

至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

一把镊子,

700度的火焰,

一根料棍,

没有草稿,

没有模具,

没有时间思考,

不能重来。

仅凭邢兰香一双巧手,

灵活地上下翻转,

十多分钟,

手下便诞生了一件精美绝伦的料器。

自古以来都是,

火里求财不容易,

料器不像石雕木雕那样可以照着图纸,

慢慢雕细细琢,

不受时间限制,

而是一场手指和火焰的艺术,

正所谓:

料在火里,活在手里。

在火焰里,

来不及看图纸,

不容许放慢速度,

一气呵成,

考验的就是手艺人的功力和经验,

没个几十年的功力是做不好的。

邢兰香从事料器制作已经有50多年了,

17岁的她刚初中毕业,

在计划经济的年代,

她在志愿表上填了“服从分配”四个字,

便被安排到北京市料器厂工作。

简陋的工厂,

恶劣的环境,

辛苦的工作,

都没有吓退她。

她看着师傅只拿着一把小镊子、

一个喷枪,

转瞬间手下就出现了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猫,

还陷在惊讶里没有回神的时候,

师傅又像变魔术一样捏出了小狗、小鸟。

她顿时被这门技艺给吸引了,

也因此和料器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此全身心地扑在学习料器上。

她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做好料器,

没想过吃不吃亏,

没想过这个工作赚不赚钱,

也没想过投机取巧,

而是脚踏实地做好手中每一个作品,

她自称当初的自己傻实诚。

料器工作本来就非常辛苦枯燥,

从业者多为男性,

并不适合女生,

但是她疯魔地痴迷与投入,

花了几倍的时间精力去学习,

凭着这份扎实与认真,

她的技艺逐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

别人都不把她当女孩子看,

叫她“小伙子”,

放到现在妥妥的一枚女汉子。

然而料器的制作工艺并非想象中的简单,

溜、压、抻、印、点、拉,

动作要熟练精准,

火候要把握到位,

颜料配方要搭配和谐,

稍有不注意便会毁于一旦。

因为没有重来的机会,

邢兰香在制作之前就要对作品的形态细节,

以及构图了然于胸,

方能下手有物。

不仅操作复杂,

学徒的时间也是十分漫长。

当年刑兰香初为学徒,

光学习认识料器的各种颜料,

就用了一年之久。

在做料器的时候,

要把不同颜料相互融合,

达到自然流畅的晕色过渡效果,

多一分少一分都会影响作品的美感,

全凭艺人肉眼的判断以及以往经验的把握。

“要会用肉眼看温度,

用温差来塑形,

这完全靠经验的积累,

而无法用科学来规定。”

学徒期满后,

刑兰香做的第一个

东西就是普通的料器花,

因为花无正型,

可以随意发挥,

没有太高的精细程度要求。

把花练熟了以后,

就可以开始练习做动物。

由简到繁,

这个过程一般需要3-5年,

很多手艺人一辈子也就只会做花瓣。

这样经过几十年的积累,

今人才能感受到料器的魅力。

她凭借自己多年的经验和高超的技艺,

将琉璃的光泽、多彩、

柔媚、神秘的特性,

展现得淋漓尽致。

艺术、重量、力学三结合的优秀料器作品

《马踏飞燕》已是绝唱。

她做的白菜,

通体晶莹透亮,

白茎青叶非常精致。

上面雕了一个甲虫,

寓意着家有百财。

这样一个白菜的制作工艺是需要

上千万遍的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

其中光抻这个动作,

就练习过上千遍上万遍 ,

拉伤、烧伤也成为很正常的情况。

时光流转,

三十年过去了,

她做的料器,

配色雅致,

做工细腻,

构思精巧,

造型新颖,

多次被当做国礼送给外宾。

因为技艺精湛,

她多次被邀请去国外进行文化交流,

她作为文化使者先后到

法国、日本、德国、

意大利等国进行民间文化艺术交流,

现场创作的料器作品造型新颖、

风格清秀、做工细腻、配色丰满,

令外国友人叹为观止。

仿唐三彩花料马一对 料器)

许多国家的首脑访华时,

都提出要参观料器制作工艺

邢兰香一生做了无数的料器,

每件作品都倾注了心血,

她的镇店之宝——仿唐三彩“丝绸之路”

运用了十多种颜料,

高难度的制作工艺,

使其具有细腻的质地和饱满的光泽,

很多人想高价收藏,

但由于配方中的颜料多有失传,

都被她拒绝了。

《丝绸之路》这样的作品已经是北京料器的绝版大制作。

因为那些作品是孤品,

使用过的颜料再也没有了,

即使有手艺也复原不了了,

这是她对艺术的敬畏和怜惜,

是一种关乎技艺的情怀,

无关金钱,只为初心。

时代变迁,料器厂倒闭,

职工纷纷转行或者退休,

她舍不下这门手艺,

迟迟不肯放弃。

这时一位喜爱料器的美籍华人

高薪聘请其赴美担任高级技工师傅,

带徒弟生产料器出口美国。

开出了每月1000元的工资,

要知道当时职工的退休工资是每月200元。

2003年,

北京市兴建了京城百工坊,

用来保护传统工艺,

邢兰香受到国家的感召,

在国家最需要自己的时候挺身而出,

邢兰香拒绝了美国老板的高薪挽留,

入驻百工坊为国家传承北京料器技艺。

2008年6月,

北京手工料器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她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料器技艺代表性第六代传人,

还被评选为民间工艺大师,

是中国目前唯一获得大师称号的料器艺术家。

天道酬勤,

所有的辛苦都不会白费。

这极致背后的锤炼和坚守,

终会得到回报。

在她的影响下,

她的两个儿子也都继承了她的手艺,

她也开始收一些徒弟传承手艺,

但是很多徒弟中途都觉得

太辛苦坚持不下去离开了。

60年代,

制作料器的北京料器厂鼎盛时期

曾经有800多名工人和技师,

但如今,

做料器的就只剩下邢兰香母子三人。

她感慨的地说:

“国内从事料器生产的人非常少,

除了我目前带了两个徒弟,

第七代传人刘宇和刘星兄弟二人坚守着阵地外,

真正进行着精品料器

制作的已经很难找到了”。

担负着料器传承人的重担,

她自知责任重大,

为了将料器推广出去,

邢兰香带着她的儿子和徒弟

奔走于国内外各种文化交流活动,

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

这门神秘精巧的东方艺术。

“我就希望我能将多少代的手艺传承下去,

不在我这失传 。”

从人生韶华到桑榆晚景,

光阴从她手中流走,

划过她的面庞,

她默默地守护着这派独门技艺,

日复一日地忍受着寂寞时光,

替我们传承和坚守。

不仅守住了料器的美丽惊艳,

更是守住了沿袭百年的文化底蕴,

串联了古今对话,

用一颗匠心,

走过寂寞,

守住繁华,

这就是大国工匠。

责编:秦慧英

来源:寻匠之美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