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耀楚:创办学校的“匪首”

  中国论文网   2018-05-04 09:11:22

文丨十年砍柴

我高中所就读的新邵三中,创办于1947年,原名“景中中学”。我在该校读书的80年代晚期,校园还基本上保持民国时的风格。学校依山而建,一进校门是运动场,运动场的东面是用大青石建造的半圆形校阅台,校长和教导主任常站在台上训话,那情形有点像历史教科书中“南昌起义”的绘图。校阅台的后面,是一栋青砖砌就的二层行政楼,楼板皆是上好的杉木。正对着校阅台的一层部分是石头拱门,穿过拱门,便是一百多级石台阶,台阶两边四栋二层教学楼相对称,楼宇之间种着美人蕉,有几株粗壮的核桃树应是民国旧物。

那时,我耳朵里总飘来一个名字:邓耀楚。上年纪的教师和校工告诉我们,这人是学校的创办者。邓耀楚何许人也?在官方历史叙述中,他是一个“匪首”,是国民党残余势力,是与新政权顽抗到底的反动警察局长。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宣布开始“行宪”,在“内战”的阴影下,各地开始了“和平建国”。抗战时毕业于庐山军官训练团的邓耀楚,出任湖南省邵阳县刚劲乡乡长。就是在这短暂的“和平建国”时期,他募集资金,在刚劲乡中心小学的基础上,建造了“景中中学”。据老一辈的人回忆,为建学校,邓氏在乡内摊派,士绅出钱,没钱的农户,也要出一只母鸡或者一双布鞋……母鸡和布鞋大约用来犒劳建造学校的民工吧。

学校建成后,没能招收几届学生,中国大陆政治、军事局势大变,解放军渡江南下。1949年8月,程潜、陈明仁在长沙通电“和平起义”。但地处湘西南的重镇邵阳,并未被起义部队控制,国民政府发布黄埔一期毕业、籍贯长沙的黄杰为湖南省主席,以邵阳为省会,企图固守邵阳古城这个大西南门户。经过“衡宝(衡阳至邵阳)战役”,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在付出相当的代价后,击溃白崇禧的“桂系”劲旅,10月10日,邵阳宣告由人民解放军控制。

邓耀楚在巨变中出任国民政府邵阳县警察局局长,纠集了手下的四中队的武装警察,与县长胡惕一起,加入到由刘建章任司令兼邵阳专区专员的“湖南救国军第六区司令部”。刘建章乃廖耀湘旧部,曾任国军新六军副军长。

刘、胡和邓耀楚带领1000多名武装人员,逃入邵阳、隆回、新化三县交界的板子山地区,利用山高林密、熟悉地形与人民解放军打游击。据新政权日后整理的“剿匪资料”显示:邓耀楚等人的残余势力在隆回一县,就枪杀区人民政府征粮干部崔保成;残杀邵阳军分区联络员赵懿;杀害益阳军分区后勤科长方发祥;将解放军一名脚负重伤掉队的战士面皮翻剥,并“将砍断的手足、身躯挂在树上示众”;杀害程潜、陈明仁将军的起义人员;围攻罗洪区人民政府。新政权有的区办事处“干部每人配长枪一支,白天在镇里办公,夜间悄悄转移到乡下。有时风声紧,一个晚上转移数处,甚至风餐露宿,枕戈待旦”。于是,解放军决定将“四野”主力师之一45军158师留在邵阳地区,邓耀楚等人领导的这支拼凑起来的“救国军”不是对手,很快被击溃。1949年12月10日左右,邓耀楚的部队缴械投降,尔后邓耀楚带领一家老小逃入香港。

关于邓耀楚潜逃,我外祖父生前还常讲到一件趣事。外祖父租种过邓家的田地,与邓耀楚很熟悉。邓耀楚匆匆忙忙带着大儿子邓立人、弟弟邓辉楚,逃到邵阳城临津门外,租了一条船。他托人带口信,让我外祖父上他老宅,将藏着的十几坛腌菜挑到船上。我那位朴实的外祖父竟然从命,一个担子挑了十几个腌菜罐,走了十几里山路,到了邓家的船上。邓耀楚看到我外祖父,如久旱逢雨,说:老弟,我可等着你了。然后扯开一个腌菜罐,对我外祖父说:这里面不是腌菜,全是银元和金条,我一家人生计,全在你的担子上。外祖父想起此事都后怕,如果有人知道他挑了一担金银,在那种兵荒马乱中,他走不到邵阳城外。

从香港辗转到台湾的邓耀楚,后任基隆港港务局船舶处处长,殁于1963年。其胞弟邓辉楚曾任基隆市市议员,曾在台湾赋诗一首: “久年孤飞燕,日夜思旧巢,巢破归未得,何忍话逍遥;梦回家乡远,亲情岂能抛,若问赋归期,自由不知老。”其子邓立人 ,上世纪90年代携家人回乡,作为“台胞”,受到了地方政府殷勤的接待。

大学毕业后数年,有一次我回新邵三中去看望老师。看到旧礼堂还在,大门石柱上的水泥块全部剥落,露出两边的楹联,乃蒋介石一段很有名的“嘉言”:“生命目的在增加人类全体之生活;生命意义在创造宇宙继起之生命。”

责编:朱晓华

来源:中国论文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