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湘笔的诞生记

  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2018-04-23 00:32:55

湖南制笔的历史,古已有之。

1954年,长沙郊外的左家公山15号战国楚墓就出土了一整套完整的书写工具,其中便有一支保存完好的毛笔,这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早毛笔实物。

明清时期,毛笔制造业有两大流派,一个是浙江湖州的“湖派”,另一个就是以长沙为主要产地的“湘派”。到了民国时期,湘笔最为兴盛,曾经为长沙“笔窝子”的南阳街仅湘笔店就有17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们书写习惯的变化,热闹不再。

今天,小编带你来到长沙南阳街杨氏毛笔庄,见证一支手工湘笔的诞生。

选材

好的材料必须是主要是东北入冬以后的羊毛、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好的毛前面有锋,是亮的,不能弯曲。

水盆齐毛

经过石灰石浸泡后的羊毛去除了表面的油脂,在水盆中反复用牛角梳梳理之后,再用木板将羊毛整理成所需大小。

晾笔头

经过水盆齐毛之后的笔头,按照需要尺寸裁剪,然后分成笔头大小放在放在草木灰吸干水分。

绑笔头

用嘴咬着线的一头将已经正好的笔头缠绕在线上,对笔头进行扎紧。

紧笔头

扎好的笔头会挂起来,底下绑上水瓶。

修正笔杆

采购回的笔杆会有些许弯曲,需烛火上烘烤之后,再用矫正工具将笔杆矫正。

刻字

随着科技发展笔杆已经可以实现机器刻字,但有些笔杆他们还是会坚持手工刻字。

整笔

让半成品毛笔沾染海石花菜熬制的原料中,剔除毛笔中杂毛,同时也让笔头更加圆润。

制作毛笔有一百多道工序,只有每一道都做到精湛,才能制作出“尖、齐、圆、健”的毛笔来。

在杨氏毛笔庄,有两本厚厚的顾客留言,上面记录着杨氏毛笔庄曾经的辉煌。

遇到客人上门购笔,黄希林总是详细问清楚顾客的需求,劝他们先买少量试用。

这两年,黄希林在朋友的帮助下开通了淘宝店,自己也开始使用微信向顾客介绍毛笔。

在杨氏毛笔庄还留着岳父杨德富留下的制笔使用的工具。

如今,黄永玉题写的招牌随着笔庄被逼进老楼里,但湘笔的品质和精神依旧在这里延续。

黄希林说,“做笔如做人,尽心去做,总不会坏到哪里去。”这是岳父杨德富对他的叮嘱,也是做笔人的坚持。

责编:田甜

来源:湖南日报社新闻影像中心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