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前进:病里乾坤,红斑狼疮诊疗的星移斗转

  大众卫生报   2018-02-01 10:24:51

红斑狼疮是一种慢性、反复迁延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是一个病谱性疾病,病谱的一端为主要累及皮肤一个系统的皮肤型红斑狼疮,另一端为可能累及全身各系统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迄今为止,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治疗棘手。

对于皮肤科医师而言,很不必谈“疮”色变。2017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携手“湘雅名医”陆前进教授,出版《红斑狼疮诊疗陆前进2017观点》,为你细述红斑狼疮诊疗中的学问与思索。

1

而今“疮”话: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探究

尽管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多世纪,但其发病机制及病因仍尚不十分明确。在《红斑狼疮诊疗陆前进2017观点》一书中,陆前进教授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机制进行了详实的讨论,在免疫学机制、遗传机制、表观遗传学机制及环境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多数学者普遍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是在遗传背景的基础上,受到环境因素如感染、紫外线、药物、饮食等的影响,通过表观遗传修饰打破免疫系统的平衡,导致细胞凋亡频率增加和凋亡物质清除效率降低、免疫细胞异常分化活化等,从而产生大量的自身抗体,最终导致多种组织器官损伤。由于90% 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为女性,因此,性激素在其发生发展中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2

斗转星移:

红斑狼疮的诊疗技巧与指南解读

在红斑狼疮的诊疗方面,陆前进教授做了很多的工作。在《红斑狼疮诊疗陆前进2017观点》一书中,陆前进教授对红斑狼疮诊疗中的常用指标做了详细的总结:C1q 抗体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儿童系统性红斑狼疮和预测系统性红斑狼疮相关肾损伤的标志物、IFN基因标记可以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病情和器官受累情况、小剂量阿司匹林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有保护作用等。

而在红斑狼疮的国际指南解读中,陆前进教授亦有自己的思索:应尽早明确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肾损害类型,并尽早治疗;诱导期冲击治疗和维持治疗时间;使用AZA 之前应检测6-巯基甲基转移酶,同时服用别嘌呤醇的患者应考虑 AZA 减量;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应选择生殖毒性小的免疫抑制剂 MMF 治疗等。观点鲜明,从临床一线的角度思考和判断红斑狼疮的诊疗措施,尽最大努力去争取患者的健康。身为医师,他的殷切期盼一如从前,如在《红斑狼疮诊疗陆前进2017观点》前言中所言:尽自己的一生,让红斑狼疮患者少一些疾病的痛苦与折磨。

陆前进:医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人类对于健康的追求也是永不停歇的。如今,我和我的同事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悄悄地揭开了系统性红斑狼疮神秘面纱的一角。但是,离彻底解决红斑狼疮这一世界难题还相距很远很远。报国者自有报国者的艰辛,奉献者自有奉献者的乐趣。攀登在这条铺满荆棘的道路上,我无怨无悔。而且,我知道,唯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服的精神,方可不断开拓,勇敢前行。

陆前进

教授,一级主任医师,首届湘雅名医,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中南大学皮肤性病研究所所长,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学美容中心主任,医学表观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红斑狼疮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

从事皮肤科临床、教学及科研三十余年,对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在国际上系统总结并命名了一种罕见的皮肤型红斑狼疮“blaschko linear lupuserythematosus”。同时,对于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疾病开展了创新性研究,揭示了红斑狼疮表观遗传发病机制的关键环节与分子,创新性地建立了高特异性及高敏感性的系统性红斑狼疮 DNA 甲基化诊断技术。作为牵头人之一制定了《中国皮肤型红斑狼疮诊疗指南》。

中国医学临床百家

责编:殷映月

来源:大众卫生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