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宗仁一家人的故事丨涟水边,一脉胡杨蓬勃生长

  湘潭日报   2017-09-15 10:20:13

文丨湘潭日报记者 喻名乐

不畏严寒、不惧干旱、不怕盐碱、不怯风沙的胡杨,在温暖、湿润的涟水河畔,也能够生长么?

请别作单纯植物学上的理解吧?让我们一起走进钱宗仁一家人的故事里。

湘乡胡杨感动中国

30年前,《人民日报》发表了记者孟晓云的报告文学《胡杨泪》。仿佛一夜之间,钱宗仁的故事感动了中国。

那是“知识的春天”,钱宗仁的坎坷遭遇和不屈奋斗,对那时的中国,似乎具有特别的冲击力。

钱宗仁,1944年生于湘乡长丰公社浒洲大队。1962年湘乡二中毕业后,考取清华大学,因政审不通过未能录取。1963年考取哈尔滨工业大学,因家庭出身富农,在入学三个月后,经学校与当地公社派人调查后仍被退学。此后不仅不准参加高考,而且大会小会挨斗,他被迫远走他乡。

1964年,他在新疆阿克苏实验林场当了一名工人。在艰苦的环境里,钱宗仁坚持自学,在《新疆日报》、《新疆文学》等报刊发表了一系列小说和散文。“文化大革命”开始后,长丰公社连续九次发函新疆,要求将他押送回原籍监督改造,关押、毒打、游行……种种的屈辱下,钱宗仁不得已再一次逃离家乡,四处飘泊,但坚持研究数、理、化和语言文字。

1974年,阿克苏林场恢复了他的工作。钱宗仁不顾繁重的体力劳动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利用一切时间自学、研究,在手边仅有一本《新华字典》的情况下,1975年底成功研究成“汉字笔顺号码排字法”,这个方法大大超越当时的四角号码查字的精准率。

1976年,钱宗仁到林场子弟学校代课,一人兼任数学、化学、历史教师,同时开始学习大学课程,用“每天五小时睡眠”的精神顽强学习,以阿克苏地区第一名的成绩获得新疆广播师范大学毕业证书。

1981年,完全靠自学成才的他,以26名考生中第一名的成绩考取西北大学数学系研究生,但由于年龄超过两岁未被录取。钱宗仁为了获得攻读研究生的资格,辗转北京、西安等地,找教育部,找中国科学院,找许多知名科学家和媒体,也未能让学校改变决定。

1983年,阿克苏地委宣传部部长宣惠良在获知钱宗仁的情况后,不顾一切地为他奔走,终于使他在地处偏僻的塔里木农垦大学当上了教师。宣惠良还将钱宗仁的经历和成就介绍给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记者朋友。

一篇《胡杨泪》,让湘乡胡杨钱宗仁名闻天下。中组部副部长李锐在《人民日报》发表《请读〈胡杨泪〉》的文章,钱宗仁的命运,引起了全国上下的关注。

1985年4月,钱宗仁调入《人民日报》记者部工作。同年10月,因肝癌逝世,年仅41岁。钱宗仁的故事,仿佛一曲悲壮、激昂的长调,从最昂扬处戛然而止。

家乡沃土滋养胡杨一脉

钱宗仁逝世后,夫人李兰香带着三个孩子,回到了新疆阿拉尔,塔里木农垦大学所在地。全国各地的好心人获悉钱宗仁逝世的消息后,纷纷写信、汇款给李兰香一家,表达对钱宗仁亲属的关心。中央、新疆和湖南的各级党委、政府都关心李兰香一家的生活。

根据本人意愿,1986年李兰香被安排到湘乡博物馆工作,湘乡市的相关领导为她们四人联系工作和住房、学校,让饱受飘泊之苦的“胡杨”家人感到家乡的温暖。

三个孩子都出生在新疆。阿拉尔那棵虬劲的胡杨,身后已是一片繁荣:老大钱衬画8岁,老二钱书画7岁,老三钱胡杨4岁。政府给了每个孩子每月17元的抚恤金。但操持三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和学习,还要上班,李兰香就分身乏术了。

钱宗仁临终前,交代她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才,让孩子尽可能多读书,一辈子走正道。跟着钱宗仁常年吃玉米饼就咸菜的李兰香,含着热泪答应了丈夫的嘱托。她自己没多少文化,就坚持要让孩子们读最好的学校。她理解中湘乡最好的小学是东方红小学,孩子们的小学就都在那里读,她认为丈夫的母校湘乡二中最好,就下决心要孩子都到二中读中学。她不能辅导孩子,就下决心在生活上多补些给孩子,绝不让孩子们再过她们夫妇当年的生活。为此,她利用工余时间卖冰棒,摆地摊,给人量体重,像钱宗仁工余时间打家具补贴家用一样,用她点点滴滴的付出,换来了三个儿女长大成人。

南国胡杨,“好花无处不芬芳”

1964年8月,在西去的列车上,望着窗外荒凉的戈壁,20岁的钱宗仁写下了一首《离乡歌》:“凝眸回首意难详,去地归期两渺茫。汽笛声催家恋淡,车轮响报路行长。但须后事争前事,也或他乡胜故乡。寻觅英雄用武地,好花无处不芬芳。”

1965年,在林场他写下一首《江城子》:“谁言大漠不荒凉,风沙帐,尘土床。中华儿女,有志此中央。想得江南风景好,挥汗水,改新装。亲人岂不可思量,话心肠,寄爹娘:扎得根深,此地是家乡。望我成材如树木,宜红柳,宜白杨。”

钱宗仁的诗,和他的人生故事一样,反映出百折不挠、顽强拼搏、立志成才的决心和毅力。

李兰香说,我实在不愿回忆,过去的苦难和屈辱太多,不愿给孩子们讲这些。我只是反反复复告诉他们,要像父亲一样顽强学习,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孩子们小的时候不懂事,我就告诉他们父亲怎样自学成才,读中学了就让他们读《胡杨泪》,让他们像他们的父亲那样学习和思考,去求取人生最大的“值”,像胡杨一样坚韧不拔,顽强生长。

这种教育使湘乡胡杨的精神得到了有效的传承——

大女儿钱衬画马鞍山大学国际贸易学毕业后,在南京某公司工作。女婿从商,家道殷实。女儿到现在为止,没有一般女性逛街购物、化妆美容的爱好,除了生活和工作,就是一副手不释卷的形象,一如当年的父亲。

二女儿因病高中肄业,仍以优异成绩考上常德艺校。分配到某剧院后,因单位改制,只身南下求职。广州一家国有大企业被她的才艺打动,放低学历的要求录用了她。现在,她早已通过自学获得本科学历,成为了单位的中层骨干。刚上小学的孩子也似有“胡杨”的传承,如外公当年在湘乡二中一样,门门成绩都在前列。

儿子钱胡杨技校毕业后,也通过自学获得了大学文凭。他在湘乡文物局工作,最喜欢研读湘乡的文史资料,把学习和工作当作了生活的全部。

李兰香说:“我没什么文化,我只要我的孩子常读《胡杨泪》,就会让他们记住他们的父亲,记住父亲的胡杨精神。”

责编:朱晓华

来源:湘潭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