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南锣鼓巷“瘦身” 给很多景区做了榜样

  中国建筑新闻网   2017-02-07 00:12:39

鸡年春节是南锣鼓巷改造后首次“开门迎客”,记者探访发现,青砖灰瓦木门框的南锣鼓巷,终于充满了“老北京味儿”,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

去年10月28日至12月12日,南锣鼓巷封闭改造,店铺数量大“瘦身”。鸡年春节是南锣鼓巷改造后首次“开门迎客”,记者探访发现,青砖灰瓦木门框的南锣鼓巷,终于充满了“老北京味儿”,吸引了大量游客参观。

与“瘦身”之前相比,南锣鼓巷商铺从235家减少到154家。取而代之的,是没有那么多小吃,也没那么多垃圾和臭味。之前被掩盖的文物“水准点石碑”、“万庆当铺”的夹杆石,都能看到了,南锣鼓巷已经有了“原来的味儿了”。也就是说,南锣鼓巷“瘦身”的最大成果,是摒弃了过多过滥的铺面,还原了本色原貌,再加上保护性修缮,变得更古色古香。

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保存着元代胡同院落肌理、规模最大、品级最高、资源最丰富的棋盘式传统民居区,也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作为国内极具民俗风情的旅游景点,南锣鼓巷之前也是人头攒动,各种小吃店铺琳琅满目。

虽然在不少景区,吃是游客必要的选择,吃特色小吃也是饱尝风味的内在需求,但过多过滥的小吃铺面,让景区特色荡然无存,且具有越来越浓的商业气息,让很多人目睹风俗文化经典特色的意兴阑珊。

事实上,国内不少景区都面临这种问题:一些特色旅游景点,已成为商业一条街,成为全国各地小商品集散地,早没了民俗文化和景区特色文化的影子。久而久之,景区风姿无存,游客也颇感煞风景。

此次南锣鼓巷改造后,给游客留下了原汁原味的游玩欣赏空间,挺好。卸载了“冗余”功能之后,强化的却是管理,这对于景区管理而言,也更是一种自我提升式的规制管理。这对那些已经沦为“商业街”和“小吃城”等庸俗之地的景区而言,镜鉴意义也自不待言。

责编:王铭俊

来源:中国建筑新闻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