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军“CEO”胡林翼

  合肥晚报   2017-02-09 23:59:47

○位于益阳的胡林翼陈列馆

胡林翼最让后世感兴趣的事迹莫过于他的花边新闻。南京城中的六朝金粉,让其流连于秦淮风月。新婚的姑爷如此做派,让总督衙门的幕僚们有些看不过去。不过,出生于湖南的胡林翼在他短暂的49年生命中,却曾执掌湘军,名列“中兴四大名臣”。

官二代的花样年华

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嘉庆十七年六月初六(1812年7月14日)出生在湖南益阳,今年是他诞辰200周年。胡林翼是长子长孙,从小就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他七岁的时候结下一门娃娃亲,岳父是后来官至两江总督的陶澍。喜事成双,同年胡林翼的父亲胡达源高中探花,授职为翰林院编修。胡林翼从九岁起就开始了在北京的“官二代”生活,所以相对于曾国藩和左宗棠,他对高层的政治生态也开悟最早。

道光十年(1830年),胡林翼和陶澍之女完婚,之后他在岳父的两江总督衙门盘桓了两年。陶澍公务闲暇常找女婿聊天,让胡林翼受益匪浅。这段时间,胡林翼最让后世感兴趣的事迹莫过于他的花边新闻。南京城中的六朝金粉,让胡林翼流连于秦淮风月,耽于女色。新婚的姑爷如此做派,让总督衙门的幕僚们有些看不过去,将此情形告诉陶澍。陶澍倒看得很开:“润芝之才,他日为国勤劳,将十倍于我。后此当无暇行乐。此时姑纵之,以预偿其日后之劳也。”

还有一条史料为胡林翼的生活作风问题提供了佐证:据说他在北京做翰林之后,与朋友周寿昌逛“夜店”。风化纠察队突击检查,周寿昌反应快,躲进厨房,换上厨师的衣服蒙混过关。胡林翼点背一些,被绑至兵马司接受讯问。按照当时的规定,“凡官吏宿娼者杖六十”,然后革职。胡林翼硬是没敢吐露自己的真实身份,饱受兵卒的欺辱。临难相弃,周寿昌这个朋友不够意思,第二天,胡林翼就和周寿昌绝交。周是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胡林翼后来招募士兵时严令“善化籍城市油滑之人”不得入伍。而周寿昌虽是进士,但在咸丰年间没有在湘军中获得任何职务。

有人说胡林翼有妻有妾,却无子嗣,是年轻时行为不检落下的病根,这纯属无稽之谈,他没儿子却有两个女儿。不过,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年轻时的胡林翼是个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该是没什么问题的。

高官集资给 “黑翰林”捐知府

玩归玩,胡林翼学习成绩非常优异,1835年中举,第二年会试“连捷”中了进士。在当翰林期间,朝廷每次大考,胡林翼也都名列前茅。1839年,27岁的他就当了会试同考官,再任江南乡试副主考。人太顺了就得跌跟头。1839年的这次江南乡试,主考官是满人文庆,和胡林翼关系不错,但他在考试期间病倒了,根本无法阅卷。一个人在三十多天要阅一万四千份卷子,胡林翼吃不消,他违规把一个叫熊少牧的湖南举人带进考场帮忙。没想到事情暴露,文庆被革职,胡林翼则降一级调用。

此时,胡林翼还遭到两个噩耗的打击。先是岳父陶澍去世,让他失去了在政坛最重要也是最亲近的靠山。后父亲胡达源辞世,让胡林翼终止了京官生涯,回家守制。等到他三年丁忧期满,还得自从七品的内阁中书干起,那是一个钱少活少升迁慢的职位。而比他晚中进士的曾国藩,此时已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讲。胡林翼颇觉心灰意懒,前途无望,迟迟不愿意出山。

一个青年才俊就此沉沦,是胡林翼家父和岳父的朋友们不愿意看到的。胡达源的同年进士、两淮盐运使但明伦指了一条路——捐官,而且要一步到位,得是地方官、一把手。这需要的钱可不是一个小数,两淮盐运使是个肥差,但明伦出大头,剩下的则由三个大学士潘世恩、卓秉恬、陈官俊以及陕西巡抚林则徐、云贵总督陆建瀛凑齐,总共一万五千两。

1847年,胡林翼抵达贵州,署安顺知府,此后他在贵州呆了五年多,政绩突出,声望日隆,成了邻近诸省督抚大员们图谋争抢的香饽饽,连远在北京的皇帝都知道他的才干。从纨绔子弟到优秀地方官,成就胡林翼“浪子回头”式转型的关键词是既老生常谈又颠扑不破的“挫折”。

加盟湘军 收复武昌

胡林翼最被疆臣们看中的能力是剿匪,当太平军席卷两湖,特别是湖北局势全省糜烂时,胡林翼被湖广总督吴文镕调到湖北参战。咸丰四年(1854年)初,胡林翼带着六百黔勇取道岳州入鄂,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吴文镕战死,胡林翼成了没人要的孤儿,不知该往何处去。胡林翼曾向林则徐、湖广总督程矞采、湖南巡抚张亮基推荐过左宗棠,此时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那里当幕僚。而曾国藩在衡阳练水师,和胡的关系也不错。在曾、左的运作下,胡林翼的粮饷由湖南划拨,部队归曾国藩指挥,正式加盟湘军。

最初的一年多,胡林翼的表现很一般,因为手里兵少,湖南方面的粮饷接济也不及时,好一阵子无事可做。咸丰四年(1854年)十一月,曾国藩打湖口,主力是塔齐布、罗泽南,胡林翼跟在后面打酱油。不过他官升得很快,出贵州还是个道员,先升按察使,再提布政使,已是从二品的高官。咸丰五年(1855年)二月,武汉三镇第三次被太平军攻下,湖北巡抚陶恩铭自杀,朝廷命胡林翼署理湖北巡抚。在战区官运亨通不是一件好事,而湖北巡抚几乎是当时中国最为高风险的职业,此前四个巡抚的死法分别是自缢、服毒、弃市、投水——现在轮到胡林翼接手这个烫手山芋了,首要任务是,得先把自己的法定办公场所收回来。

曾国藩知道武昌的重要性,给胡林翼派来了湘军的精锐罗泽南部以及杨载福的外江水师,咸丰五年十月,胡、罗会师,直逼武昌,历时一年的武昌攻坚战打响。第二年年初,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率大军进攻江西,曾国藩希望罗泽南回援。分身乏术的罗泽南决定对武昌发起猛攻,二月二十八日,他在督战时额部中枪,三月初八伤重不治而亡,部队由李续宾接管。胡林翼痛定思痛,深知攻下武汉不能一蹴而就,在和李续宾商议后,他决定禁止攻坚,在武昌城外挖两道壕沟,采取围点打援的战术,内困守军、外阻援军。当年十一月,外无救兵内无粮草的太平军倾城出击,除少部分突围外,近两万人被斩俘,武昌、汉口同日克复,湘军趁势肃清湖北。胡林翼的湖北巡抚不再是“代理”,成为湘系人物中第一个有真正施政条件的封疆大吏。

英年早逝的“中兴名臣”

到咸丰十一年(1861年)时,胡部湘军已从几千人发展到“马步六万人”,而在江西的曾部湘军很多时候也依赖湖北的接济,曾国藩说自己:“水陆数万人,皆仗胡公以生以成。” 不过胡林翼始终自居曾国藩之下,说:“小店本钱,出自老板”。从后来两人的分工看,曾国藩更像湘军的创始人兼董事长,负责向东开拓新业务。胡林翼则是湘军CEO,坐镇总部,负责日常经营。

民政、财政、军事、人事,胡林翼大权独握,这同时也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他的做法被后来的湘系大员们所仿效,晚清督抚专权局面的形成,胡林翼可谓开风气之先。

胡林翼曾劝曾国藩“包揽把持,恢廓宏远”,要敢于承担责任,做事情要看得远。湘军从武昌顺流而下依次攻取九江、安庆、天京的战略,最早在他的脑海里成形。

胡林翼眼光也不局限于湖北一省,手伸得相当长。石达开入川,胡借此机会推荐曾国藩当四川总督,朝廷没答应,胡再荐湘系人物刘长佑,朝廷驳回,但选择了和湘军关系良好的湖南巡抚骆秉章,从此湘军染指四川。而骆秉章留下的湖南巡抚一职被胡林翼亲信毛鸿宾接任。在安徽、河南一带剿捻的胜保和安徽巡抚翁同书关系不好,胜保又是湘军的政敌。胡林翼给翁同书出主意,让翁一遍一遍地向朝廷推荐剿捻大臣袁甲三。胜保最终被排挤出安徽。后来胡林翼又参奏翁同书,而湘军将领李续宜、彭玉麟、唐训方先后出任安徽巡抚。和湖北接壤的省份胡就不放过,推荐亲信严树森出任河南巡抚。曾国藩刚当上两江总督,胡给曾写信:赶紧让李鸿章、沈葆桢分任江苏、江西巡抚。

所谋如此“恢廓宏远”,其忧思劳神可想而知。从1854年起,胡林翼就开始失眠,而且越来越严重,伴随着失眠的还有腹泻,三五天就要病一场。战场上的压力让他肝火也很旺,咸丰十年(1860年)春节,鲍超被围,凡是到胡林翼营中拜年的将吏进去就被劈头盖脸一顿骂。曾国藩说他:“平日心血用得太过。”

1861年初,陈玉成攻入湖北,胡林翼一番焦虑病势加重,开始吐血。有则故事,说胡林翼骑马赴安庆观察地势,见洋船往来江上迅捷如风,忿而吐血。其不可信在于,此时胡林翼大部分时间卧床不起,是不可能从太湖大营远赴二百余里之外的安庆的。当年五月和曾国藩分手后,胡林翼回到武昌休养,说自己:“欲耽半夜之美睡亦不可得,而百年之美睡又不即至,吾已矣夫。”八月,咸丰驾崩的消息传来,胡林翼在给曾国藩的信中用“忧惧”两字来形容自己的心情,病情更为恶化。

1861年9月30日,胡林翼病逝于武昌衙署,享年49岁。后人因此叹道: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胡林翼实在是死得太早了!以他的才干和地位,再多活个十年应该会有更大成就。

(据《文史参考》)

责编:朱晓华

来源:合肥晚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