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力生与成应求:一对诗联知音跨越50年终成眷属

  新湖南客户端   2017-02-22 13:37:13

潘力生与成应求 资料图

潘力生(1912—2003),男,湖南省醴陵县(今醴陵市)人,美籍爱国华人。楹联学家,美洲中华楹联学会会长、纽约四海诗社副社长、湖南旅美同乡会会长。诗词楹联皆著于时。

曾应中国文化部之请,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许多大专院校、名胜古迹(包括滕王阁)撰联1000多副,并在中国多所高校设立奖学金。

夫人成应璆,又名应球,字慕梅,(1916—2000),湖南宁乡人,1938年毕业于湖南大学中文系,晚年嫁给潘力生,旅居美国。有“女中曹子建”之誉。

古今第一对

潘力生1912年生于醴陵县一个贫农家庭。少时没有上学机会,从大伯(晚清秀才)那儿接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特别喜爱对联和书法。放牛时常有感而发,吟诗作对,在沙地上写字,渐渐名噪乡里,常为乡亲书写对联。1928年到长沙,考入长郡中学读初中,后又入广益中学读高中。1933年考入国立湖南大学文学院商学系,获得奖学金以维持学业。攻读专业之余,他醉心于诗词文学,与湖南大学文学院文学系女生成应求以诗会友,结为知音。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赴重庆,与恋人天各一方。又辗转上海,后赴台湾。1955年移居美国纽约,创业谋生,不忘发扬光大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学精华,亦难忘大学时代的恋人。

1985年,应中国文化部邀请,为岳王店、武侯祠、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撰写楹联,他踏上回归故土的旅程。到长沙会见亲朋故友时,他在《湖南大学校友录》上发现成应求的名字,几经周折,终于同一别数十年的昔日恋人重逢。

1988年,他们定居美国纽约,结为白发夫妻。一个撰联,一个写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他们的联诗作品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后还应聘担任湖南大学、吉林大学、云南大学、华中师大等几所大学的名誉教授。

潘力生退休后,任美洲中华楹联学会会长、世界四海诗社副社长。人们乐以藏其楹联书法作品。

邓小平家藏其所书“忧乐关天下,安危系一身”。 美国前总统里根藏其所书“功勋雄一代,史迹足千秋”。

潘力生(1912—2003)与夫人成应璆(1916—2000)的合葬墓

潘力生(1912—2003)与夫人成应璆(1916—2000)的合葬墓

潘力生曾在一首诗中剖露自己的心迹:

晚晴无限好,笔底五洲烟。

江山凭点缀,万里故园心

2000年,夫人成应求去世。

2003年,潘力生去世,与夫人成应求合葬于湖南长沙的湖南革命陵园。

他们的爱情婚姻

潘力生、成应求夫妇在题赠湖南师范大学的联诗合璧前留影

潘力生、成应求夫妇在题赠湖南师范大学的联诗合璧前留影

年轻时,两人均以高材生而饮誉全校,又由于对古典文学的共同爱好,通过诗词唱和,由相识相知相敬而相爱。1937年毕业后,出身寒微的潘力生前往女家求婚无成,悻悻而返。抗日战争爆发,武汉沦陷,长沙大火,潘力生不得不西走重庆,以当会计等来谋生。后来在上海度过一段时间,1946年去了台湾,1955年移居纽约。成应求流落湖南和广西八年,1949年到湖南女子师范教书,1956年被打成反革命,1986年才得到平反。

1985年,古稀之年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潘力生不顾医生劝阻,一人回国,应文化部的邀请,为岳王庙、杜甫草堂等名胜古迹撰写楹联。办完公务他前往长沙会见亲朋故友,在《湖南大学校友录》上发现成应求的名字,几经周折,终于同一别数十年的昔日恋人重逢。

1988年10月,成应求终于登上了飞往纽约的班机,3天后,在纽约哈得孙河畔141街寓所,76岁的潘力生和73岁的成应求,两个漂泊了半个世纪的恋人按中国传统仪式圆了五十年的相思梦。

从此,他们不仅在生活上相互依靠,而且在文化事业上也有了较大的发展。潘力生热衷于撰联,而成应求诗词功底深厚(2005年中华诗词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琅玕室诗词存》),可谓珠联璧合。尤其是婚后他们立志要共同为祖国的山河、名胜古迹、历史纪念馆、大专院校和文化学术团体创作一套联诗,围绕同一主题,先生每题一联,夫人辄以诗词相配。就是这样,联诗史上的一种新形式———联诗合璧被创造出来了。叫人难以置信的是,这对年届八十的老人,夜以继日,豪情横溢,其创作的灵感犹如泉涌,竟以五六年的时间,完成了1000多套联诗。之后,他们又点评中国大陆、台湾及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美国等的中国楹联,联诗达5000件。

夫妇俩开创了联诗史上的一种新形式———联诗合璧

人物书法

潘力生与夫人成应求开创了联诗史上的一种新形式———联诗合璧。

联诗选材涉及大陆、台湾和港、澳34个省区市的各个方面,上下几千年,涵盖极广,其选量之多,范围之广,堪称第一;而且每副对联、每首诗,都有极强的针对性,不能易地易人而用。这些联诗绝大多数都被潘老意译为英文。

对联艺术本是中国一字一音的汉语独特的艺苑奇珍,它讲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要翻译成外文非常艰难。所以不仅要有渊深的汉语功底,也要有同样渊深的外语根底,而潘老却把他们题赠30多个国家的联诗翻译成英文,为中文所独有的对联艺术走向世界闯出了一条新路。其联诗作品在海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原台湾大学文学院院长、同乡老友钱歌川评价他的楹联作品:“遣词用字,极其考究,推敲斟酌,多求妥贴。”

《当代诗词点评》一书对此评价说:“联诗配套,出自夫妻,古所未见,潘成优俑,实为古今第一对。”

>>相关链接

二老联诗欣赏

二老80寿辰在自题联:

千章欣合唱;

八秩庆齐眉。

并豪迈地题诗书怀:

慷慨挥毫揽八荒,晴空比翼任翱翔;

古今伉俪多才士,敢托千章论短长。

题北京人民大会堂题联:

一柱擎东亚;

群星拱北辰。

成应求则配诗云:

世运开新宇,风华茂上京。

闾阎新建设,楼阁郁峥嵘。

谠论群贤集,嘉谟九有荣。

瞻依无限意,云汉振天声。

(新湖南客户端综合自中国知网、百度百科、新浪网;图片为网络资料图,如有差错请联系编辑更改。)

责编:朱晓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