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品质娄星”新征程

  娄底新新网   2016-12-19 09:20:36

11月下旬以来,记者一行来到娄星区采访,冬日的娄星区依然处处荡漾着蓬勃发展的律动,激情昂然地唱响了转型升级、再创辉煌的时代之歌!记者亲身体验了该区在转型创新发展中发生的可喜变化。记者看到,在娄星工业集中区,一大批项目正火热开工或繁忙生产,过去产业发展不显山不露水的娄星区,正成为娄底市产业发展的热点区域;在娄星区的乡镇、街道社区,记者看到的是一片片环境优美、天蓝水碧的宜居乐土;人民脸上洋溢着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无限憧憬。

在市第五次党代会召开后,作为娄底市的中心城区,市委市政府所在地的娄星区,如何克服重工业比例过重的经济格局,解决资源枯竭所造成的经济发展后继乏力问题,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宽阔的视角、更加有力的举措,为“坚持转型创新、矢志攻坚克难,奋力建设富饶美丽健康祥和的新娄底”作出娄星人的贡献,娄星区委、区政府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审时度势,因地制宜,提出了打造“富裕娄星、和谐娄星、活力娄星、宜居娄星”,建设“转型升级先行区、城乡提质彰显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健康祥和首善区”的奋斗目标,加速推进城市现代化建设,开启了全力打造品质娄星的新征程!


绿色走廊-孙水公园一角

统计资料显示:预计到2016年底,娄星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9.5亿元,年均增长8.2%;财政总收入8.85亿元,年均增长4.05%;地方财政收入5.72亿元,年均增长6.09%;三次产业结构比达到2.83:57.75:39.42,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6.06个百分点;实施区级重点建设项目251个,完成投资289亿元;社会保障水平达到全市最优,全省一流;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6%、11.5%;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达到83.5%。一个充满活力、集聚人气、宜居宜业的品质娄星将魅力绽放!



万乐村广场一角

推进科技创新,重振娄星工业



娄星区的转型发展,经历了浴火重生般的考验。丰富的矿产资源,曾是娄星区的骄傲。然而,正是这种依靠资源“吃饭”的发展格局,造成了娄星区工业的单一性。随着资源枯竭、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娄星区经济社会的发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如何摆脱“依赖资源开发”困境,重新启动区域发展引擎,满足人们对更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做娄底城市发展的先行者?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娄星区推动城市转型的破题之战。

位于娄星区的华菱涟钢,是娄星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娄星区致力做活对接涟钢文章,加快发展市场前景广、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配套协作产业,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群体形成了众星拱月的态势。

娄星工业集中区位于娄星区西部,毗邻涟钢,距娄底高铁站5公里,距省会长沙9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早在2013年,该工业区便规划打造了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园、钢铁深加工产业园、再生资源循环经济产业园,涟滨西街产业发展轴和娄底大道(娄星段)产业发展轴,娄底城市西部生产资料物流和服务中心的“三园两轴一中心”发展战略布局。产业集群的实现,犹如一只握紧的拳头,擂向娄星工业发展的瓶颈。

走进娄星工业集中区,记者感受到的是浓浓的快速发展气息。一排排厂房鳞次栉比,工厂内机器轰鸣,不管是工厂车间,还是项目现场,到处都呈现出一片繁忙景象。高溪钢铁深加工产业园是娄星工业集中区对接涟钢发展的重点园中园,其园区内引进的高安环保、暖洋洋电器、格伦新材、富佳钢瓶、至科铸造等25家企业,均是科技含量高、市场效益好、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的循环经济的新兴产业。其中暖洋洋电器,作为湖南省节能电取暖特色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龙头企业,公司年产10万台电取暖家居产品,具有智能组合工艺的柔性流水生产线3条,在全国范围内占有广泛的市场份额。

在湖南富佳钢瓶制造有限公司,一条自动化流水生产线正在有序运转,作为湖南省最大的废旧钢瓶回收基地,这里每年可以回收利用60万个废旧钢瓶,增创利税1700万元。

2016年,娄星区引进投资过亿元项目15个,建成投产项目13个,建设标准厂房25万平方米,园区内企业达到148家,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6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13.5亿元,技工贸总收入达到13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4000万元。

发展生态经济,打造美丽星城

发展生态经济,是城市实现转型发展的着力点。为打造宜居、宜业、宜休、幸福美丽健康祥和的品质生活家园,娄星区把打造“生态建设示范区”作为转方式、优结构、提效益、增能力的基本方向,大力做好做活生态经济。

“把郊区农村变成全体市民的后花园”。娄星区因地制宜,注重特色,量身打造,统筹城乡,农村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村庄建设连片推进,乡村休闲旅游蓬勃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娄星区结合乡村环境整治,发展休闲旅游农业,大力发展城郊农家乐服务业,娄星区农业总产值连续五年增幅名列娄底市前茅,2015年达到15.96亿元。特色种养、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等城郊型特色农业取得长足发展。湘村黑猪、红心蜜柚、味菇坊食用菌等“一黑一红一菌”成为娄星独特名片,乌杨梅、红心蜜柚、葡萄等优质经果林面积达到3.96万亩,产值4.1亿元。现在,全区已有国家、省、市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1家,农家乐185家,其中星级休闲农庄13家。18个生产基地获得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24个产品获得绿色、有机食品认证。

位于娄星区北部的万乐村,1998年以前,主要以煤炭开采为主。恩口煤矿关停后,万乐村受采空区地质沉降影响,交通、水利、民房等基础设施大面积出现损毁,经济发展出现严重倒退。如今,走进万乐村,天蓝、地绿、水清、景秀,整洁的村庄,新建的民居,庭院内郁郁葱葱的经果林作物,道路两旁一排排整齐的路灯,随处可见的分类垃圾桶,以及一眼望不到头的花卉苗木基地,村民们三五成群休闲娱乐、怡然自得,一派和谐的景象。经过几年的发展,万乐村先后被湖南省授予“秀美村庄”示范村、“卫生示范村”、“清洁工程示范点”,被娄底市评为“绿化示范村”,2015年12月,一举荣获“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2015年,万乐村村民人均收入突破21000元。如今的万乐村,已成为娄底市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的一块金字招牌。

在娄星区石塘村,该村立足“打造娄底南部旅游基地”的目标,发展现代乡村休闲旅游产业。2015年,该村依托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稻田养鱼项目50亩,种植优质水稻,投放台湾泥鳅50万尾,鲫鱼、鲤鱼10万尾。充分利用本地自产农产品发展本地休闲农庄经济,同时,该村还把花卉苗木产业的发展与绿色村庄建设紧密结合,村庄内桂花、红叶石楠等绿化苗木和红心蜜柚基地交相辉映,环境美了,经济也“活”了。

提升服务产业,让民众有更多获得感

衡量和检验城市转型发展成功与否、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果好坏,主要是看转型城市的人民群众能否在转型中得到实惠。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归根结底在于服务人民群众的生活。在中共娄底市娄星区第八次代表大会上,该区提出“要让居民收入年年有余,让困难群众衣食不愁,让孩子上学不再拥挤,让老人生活怡然自乐,让食品药品安全放心,让社会秩序井井有条,让城市乡村天蓝地绿,让娄星人民有更多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自豪感!”的宏伟目标。

2016年,娄星区累计投入民生资金44.87亿元,圆满完成重点民生实事71件。社会保障水平达到全市最优,全省一流。新增城镇就业24078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7693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覆盖率分别达到100%、97.8%、82.5%、85%、97.8%。社会救助体系更趋完善,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中心城区大班额得到有效化解。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8.6%、11.5%。第一轮“健康快车”下基层圆满完成,累计为5.9万余名群众进行免费体检。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城市发展中难以回避的民生问题。2014年9月,娄星区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性地开展了第一轮“健康快车”下基层活动,该区拨出专项经费购置“健康快车”,安排免费健康体检工作经费,由娄星区人民医院派遣医疗工作队,对全区141个行政村、53个居委会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活动。2016年“健康快车”继续开进校园,为全区54475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免费体检。近两年来,为受检群众减免医疗费用近千万元,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在“健康快车”下基层的现场,看到的都是村民们真诚的笑脸,听到的都是群众一声声饱含深情的感激。

与此同时,娄星区电子商务蓬勃发展,涌现出了湘中社区、娄底信息港、百蔬园等20多家本土综合性电商平台。娄底移动互联网产业园已有30多家网络科技企业入驻,在网络电子商务高速增长的促动下,物流园区及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快递业务发展迅猛,呈倍增态势。

在完善城市功能建设方面,娄星区也进行了众多行之有效的探索。今年以来,全面开展了智慧娄底城市建设相关工作,已完成了《智慧娄底建设五年行动计划》的编制。今年8月4日,我市与浪潮集团正式签署智慧城市建设战略合作协议。今后,双方将围绕智慧城市建设,在云计算、大数据、智慧政务、智慧旅游、“互联网+”产业园等领域展开深入合作,对带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推动娄底中心城区信息化全面快速发展,提供强力支持。

一件件改革的举措,一项项惠民的政策,一个个精彩的故事……这几年,在推进转型创新的大潮中,娄星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发展引擎、培植发展新动能,从政策集成、平台搭建、服务引导等多方面全面发力。而今,站在新的起点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必将为娄星区的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

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日趋改善,市民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站在新的起点上,娄星区审时度势,齐心协力,砥砺前行,以更加开放的思维、更加宽阔的视角、更加有力的举措,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创新创业、共建共享,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致力打造转型升级先行区、城乡提质彰显区、绿色发展示范区、健康祥和首善区。(记者 邹武雄 刘明军 王星 邱海红)


责编:娄底日报

来源:娄底新新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