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春在广东:横刀立马撑危局

  人民网   2016-12-01 05:34:00

来源:《红广角》

文丨孙莉娜

李富春在广东的活动主要集中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自1925年7月从苏联回国后,到大革命失败这两年时间里,他在广东从事军队政治工作,整治湘军,组织政治讲习班,参加北伐;大革命失败后,他在上海坚持秘密工作,并于1929年10月到达香港,重新参与广东省委工作,历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长、代理书记、省委书记,1931年5月调离广东赴中央苏区工作。建国后,李富春作为财经领导人,曾陪同国家领导人到广州开会和视察工作;“文化大革命”中还被遣散到了广东。本文将以李富春在广东的这些经历为主线展开叙述。

南粤群英铸利剑

1925年12月的一个夜晚,广州中山三路。

冬夜的广州已经有些寒意,而这时的国民党中央党部附近的一座大葵棚内,气氛却热烈着,200多名青年男女聚集一堂,聚精会神地听着讲台上一位教官的集合训话。这位教官的年纪其实和台下的学员差不多大,瘦削精干的身材、宽宽的脑门,双目炯炯有神。他说话声音不大,严肃中却透着一份兄长式的循循善诱与随和。他的话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地将革命的三民主义思想娓娓道来,鼓舞大家坚定为革命献身的决心,提醒大家注意锻炼身体,培养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精神。这个青年教官就是8月刚从苏联回国不久、时任这期政治讲习班的班主任李富春。

学员中很多人对这位年轻的班主任已经不陌生了,他们中大多数人都和他一样来自湖南,还有一部分人是湘军整编为国民革命军二军时的编余人员。他们知道这位教官虽然年纪轻轻,却在刚回来不久就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副党代表和政治部主任,荣领国民革命军中将军衔。

他的讲话刚结束,学员们就使劲地鼓掌。他们知道,这就是他们的榜样。在广州这初有寒意的季节里,他们却感觉到了如火一样的热情。革命的热火正在熊熊燃烧,他们知道,终有一天,他们会像这位青年教官那样,投身到这革命的洪流,干出一番波澜壮阔的事业。他们之中,就包含有黄克诚、段德昌、李天锡、洪涛、曾希圣等闪闪将星。

激情火热的1925!透过时光的广角,我们的眼睛依稀看到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忙碌在南粤大地。他们挺着胸膛,扬着青春的脸庞,迈着矫健的步伐,穿行在那喧闹的军营中。

我们看到在他们周围,逐渐聚集了一批同样优秀的青年。他们充实着李富春构建的二军党代表制度架构下的各级岗位:在军、师两级政治部,在党务科、宣传科,在团、营、连党代表的岗位上,他们意气风发地工作着。他们实践着李富春提出的各级政治工作人员兼任各级党部领导工作的方针,将军队的政治工作和党的工作有效统一起来。他们或许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些实践和经验将会对今后党建设自己的军队起到多大的作用。

我们还看到李富春和他的伙伴们年轻的身影,总是出现在二军各营地那些带有浓厚军阀习气的军官以及来自底层阶级的士兵中间。我们看到了他们在台上的慷慨激扬和席地而坐的谆谆诱导。我们听到了他们在向官兵讲解三民主义,分析老百姓贫穷受苦的原因,以及要打倒列强铲除军阀的道理;我们听到了他们宣传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指出这些具体政策是革命成功的保证;我们还听到了他们向部队官兵宣扬官兵平等、军民团结、遵守革命纪律的道理。

我们依稀看到,在军长谭延闿的办公室,在副军长鲁涤平的家里,李富春是多么地谦让谨慎。他的沟通,让这两位老军阀头都感到了真诚和尊敬,由衷地对李富春表现出赏识和信任。于是我们看到,那些本有抵触情绪的官兵的转变是多么的迅速,效果是多么的明显。

……

历史对这些作了更为清晰的记录:

1925年7月,李富春和蔡畅根据党的指示离开莫斯科回国,9月抵达广州,不久,李富春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军党代表、政治部主任、军法处长,领中将军衔。李富春到二军后,立即着手健全各级党代表制度,组织军、师两级政治部,第二军下辖的第四、五、六师,分别由共产党员李六如、方维夏、肖劲光任党代表、政治部主任。军、师各有一名苏联顾问。政治部设党务、宣传(科),选派共产党员或进步青年军官从事宣传或党务工作。各团、营、连设党代表,负责基层政治工作。同时明确规定,各级政治工作人员兼任各级党部领导工作,使政治工作和党的工作统一起来,一切重大的军事、政治任务通过党部进行。这样做,既合法,又有力量,是李富春当时总结出来的一条重要的政治工作经验。当时国民党规定不准在国民革命军中发展共产党员、建立共产党支部,一切政治思想工作通过国民党各级组织去贯彻执行。实际上,在李富春领导下,军、师都建立了共产党的秘密组织,李富春担任二军共产党党委书记。

1925年底至1926年春,国民党中央决定举办国民党政治讲习班,并指定由湘籍高级领导人所组成的湖南政治研究会具体领导。该会推举谭延闿、程潜、陈嘉佑、鲁涤平、毛泽东、林祖涵、李富春七人为理事,李富春为主任;根据李富春的建议,政治讲习班设置的课程主要有:国民党史、国民党政纲、三民主义、职工运动、国际主义与民族问题、帝国主义之由来及其性质、中国政治经济状况、帝国主义侵华史、中国北方政治状况、广东农民运动实际状况、军事学、农民运动等23门课程。

……

不久以后,这支改造后的军队爆发出全新的革命力量。1926年6月6日,李富春及他的伙伴们一起,见证了北伐誓师的历史时刻以及后来势如破竹攻克新余、南昌、杭州和南京的战绩。

历史证明,1925年秋天开始的由旧湘军改组而成的国民革命第二军,12月底开始的主持政治讲习班,这两项由李富春同志主导的工作,都是党在南粤大地上展开轰轰烈烈革命行动中的浓墨重彩的画笔!这些工作实践,不仅为将来党的军队政治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而且为党的军队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干部和人才。

横刀立马撑危局

1931年1月14日夜,香港。

宁静的街道传来几声狗吠,一群荷枪实弹的军警包围了一座民家二楼小院,紧接着从里面带出了几位身着长衫的男子。接下来几天,香港城里风声鹤唳。到1月18日,由于叛徒莫叔宝的出卖,广东省委机关10处被破获,52名同志被捕。除李富春外,省委主要领导全部被捕,押送到广州。

那是怎样的一个艰难岁月!大革命还在如火如荼的时候,不和谐的音符已经出现。

早在1925年11月23日,国民党右派召开西山会议,决议开除李大钊、毛泽东等人国民党党籍;次年3月20日,国民党右派集团策划“中山舰事件”,共产党受到打击;1926年5月15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会议,通过整理党务案,限制中共在该党内的活动;而1927年是中国革命最低潮的一年。这年4月,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接着李济深在广州大肆捕杀共产党人;5月21日,许克祥在长沙发动马日事变;6月,冯玉祥清除内部共产党员;7月15日,汪精卫发动反共政变;12月,广州起义爆发,张太雷牺牲;接下来的日子,恐怖气氛依然延续。1928年2月,共产党员周文雍和陈铁军被国民党杀害于广州黄花岗;4月,罗亦农被国民党杀害;5月,向警予遇难;1929年10月,彭湃被国民党杀害。

危难时刻已经到来!何去何从?如何挽回局面、摆脱危局?摆在年轻的李富春面前,是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我们依稀可以感受到80年前的那个冬夜,他那焦虑而沉重的心情;我们依稀看到在他那清癯的脸庞上,焦虑中又透着镇静和坚毅。

他的夫人蔡畅此刻也伴随他左右,他们已经这样如影相伴了10个年头了。他们的女儿特特也已经6岁多,现在长成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了。时间过得真快!看到身边可爱的女人和孩子,一直跟随他左右,一路迁移、奔忙、躲避、出生入死,不由得心中泛起了阵阵愧疚之意。他的内心也许不下一千次的慨叹和祈祷:我的女人啊,等我们把这旧社会不平等的枷锁打碎,等我们驱赶了那压在劳苦大众身上的贫穷、压榨和欺凌,等革命胜利了,人民幸福安居乐业之时, 我一定要好好补偿你们!

这是怎样的一种信仰!这又是怎样的一种坚毅!即使只剩下一个人,还要去战斗!历史的记录明白地告诉我们,面对这样的白色恐怖,李富春丝毫没有退缩,让我们来看看他那临危不惧、力撑大局的行动吧。

1月16日和22日,李富春两次署名大盛,电告中共中央,即刻重组省委机关,由他、杨捷芳、袁策夷暂组常委进行工作;并明确指出,特科问题很严重,需要黎克明或其他负责同志的支持。他自己也曾提到这些工作的危险性:我一人兼接头、会议、交通,将省委各方面组织与县市委组织连接起来,无时不在危险中。

除重组组织之外,李富春还及时进行总结:指出省委组织不严密,秘书处的工作更疏于形式;负责同志的行动随便,不懂得秘密工作的方式和方法,尤其对同志工作分配调动不注意,成为被破坏的主要原因。

在上海向中央汇报完工作后。3月20日,回到香港后,李富春再次对混乱的省委工作提出总结和自我批评。在这短暂时间里,省委在贯彻四中全会决议、指导检查全省工作、营救被捕同志、秘密工作等方面都发生了大的问题,他说:“在这种状况下进行工作,是艰苦万状,不但要在政治上奋斗,而且要在技术工作很小的问题上奋斗。”此时他主动要求留在广东省委继续工作,尽管当时他已经向中央说明,自己不懂广东话造成了工作上的困境,要求中央将他调往更艰苦的苏区工作的请求(此刻国民党已经在对苏区进行围剿)。

李富春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动和措施,建立组织与布置机关, 加紧各地工作指导、派人到琼崖和东江恢复党的组织,布置红五月工作并制订相应计划,等等。到1931年5月初,广东省委党团组织关系已完全恢复,地下工作秩序也回归正常。

历史是这样记载李富春在中共广东省委的工作成绩:

大革命失败后,从1929年10月到1931年5月,李富春主持广东省委的工作。在这1年多的时间里,李富春经历了省委遭受大面积破坏、生命遭受危险的大危难之局,他在短暂的任期内组织了多次工人运动,并经受了党内斗争的考验。

1 9 3 0年,李富春领导下的广东省委,先后组织了广州五一游行罢工;反对机械工会行动;领导顺德丝厂工人运动和农村武装斗争;组织香港工人罢工援助上海“四·八”惨案,以及糖房、铁厂、同德、码头等工会反工头的斗争;组织粤汉路工人集会要求即日发粮的斗争;领导汕头印务工人斗争;海口海南数据纪念五一罢工;组织潮汕船业工人同盟罢工等等。他还到广州市委参加会议,布置“五卅”示威和“六·二三”总示威活动。

1930年9月参加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后,李富春立即停止了立三路线在广州等地的执行,取消各级行动委员会,恢复各级党团组织。1931年1月29日,中华全国总工会派巡视员李震瀛到香港,进行反对四中全会的活动。广东省委决定“在省委未有接到中央已开四中全会通告及四中全会决议案以前,省委对四中全会的政治上组织上的决议无从讨论”,并于2月1日将此情况报告中央,使罗章龙一派的分裂活动在广东没有造成不良后果。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这漫天的白雪,白色的恐怖,就当作是战退玉龙落下的残甲!坚定的信念支撑着李富春和他的同伴们,他们力撑危局,苦战严寒,因为他们相信有一天,这玉龙终将要被击退,革命的艳阳天一定会到来。

经世济国栋梁才

1954年11月的一天,静静的珠江水缓缓流淌着。一眼望去,对面江中的二沙岛上还能看到很多绿色,虽然已近初冬,但南国的冬天似乎来得更晚些。李富春漫步在江边,看着似曾相识的景色,感慨万千,心情和20多年前在广州的时候大有不同。

此刻的李富春已经年过半百,头发有些花白,开始变得稀少。只是身材还是那么清瘦。风霜已经在雕刻他的脸庞,但是他的精神还是那么饱满,双眼仍然充满睿智和祥和。

这段时间,他不像其他人那样放松,对晚上举办的舞会和电影也没有太多的兴致。因为此刻的他,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这次广州会议要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上了。

这次会议规格较高,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在内的几十位中央高层领导和100多名随行干部出席,目的就是为了给新中国制定第一个恢宏远大的五年发展计划。

一锤定音的时刻到了!李富春不由得回想起前几年的点点滴滴。新中国成立之初,1950年1月中旬,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展开了一次重要外交访问,李富春参加了这次访问,在他们离开莫斯科之后,接下来的两个月里,李富春统筹会谈,和苏联达成了第一批50项大工程的援建项目,可谓硕果累累;1952年8月起长达10个月第二次在苏联访问、商谈的日子,又是在他的总负责下,和苏联达成了援助我国建设大中型项目91项;1954年,他和来我国访问的苏联领导人米高扬会谈,再次达成援助我国建设大型项目15项。这三次会谈,确定了“一五”时期的156项工程。

现在,是时候对这些巨大工程定策了。想到这里,他不由得兴奋起来。那些辛苦,那些审查计划任务书、选择厂址、编制设计任务书、组织施工的艰苦日子,他都一一抛在了脑后。

历史告诉我们,一五计划非常成功!156项工程的顺利建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也可以说,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

后面的日子,在李富春的主持下,国家的二五计划和三五计划都相继制定和执行。其中,为了经济更好的运行,李富春在50年代中对毛主席提出的“多、快、好”的经济方针,还加上了一个“省”字,其为经济稳定有效运行的苦心一目了然。大跃进后,他又提出了“调整、巩固、提高”的方针,经周总理增加“充实”后,形成了著名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为国民经济的好转提供了政策指引。

多年的财经工作经验使李富春眼光超前。早在1958年,他在视察海南岛的时候,就提出了建设环岛铁路的设想。而如今,这个设想已经变成现实。

自1936年在陕北根据地时期开始,到后来的东北解放区,再到新中国,李富春一直奋斗在财经工作的岗位上,至其1975年逝世,前后跨度达40年之久。实际上,李富春是我国经济工作的第一代领军人物之一。他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为共和国经济今后几十年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凛冽寒风有傲骨

1969年是寒风彻骨的一年。这年的10月20日上午,一架苏制伊尔18专机从北京起飞,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中午1点多钟,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机上一共有7户老干部家庭,共30多人,是这次从北京疏散到广州21户中的第一批,其中就有朱德、董必武和李富春。

李富春这时已经年近古稀了。文化大革命以来的种种运动和风波,让老人忧心忡忡。这次被疏散到广州,他的心情非常差,睡眠也非常不好。他的牙齿不好,假牙坏了,让他吃不好饭。真是寝食难安。

更折磨他的,是思想上的痛苦。国家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这个巨大的问号一直在李富春的脑海里,久久挥之不去。在他的心里,这种疑问和他心中根深蒂固的信仰激烈的碰撞着,斗争着。他无法理解,也拒绝改变。

时光让我们回到1967年那个疯狂的年代,我们仿佛听到,二月的一天,在中南海怀仁堂里,对着江青、康生、陈伯达等人迸发出的一连串的怒问:运动要不要共产党领导?应不应该将老干部都打倒?要不要稳定军队?发出这些怒喝的,是一群真性情的汉子,在那个疯狂时代不顾个人安危挺身而出的真汉子!李富春就是其中之一!

尽管后来被诬蔑为“反党俱乐部主任”、“三老四帅两帮凶”中的“三老”之一,又被扣上所谓“二月逆流”的帽子,李富春从来就没有后悔过,也没有动摇。他坚信心中为之奋斗了几十年的信仰,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就像他这几十年戎马生涯所经历的一样。他坚信那一天最终会到来。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1969年10月到1970年9月,李富春和他的家人,在广东从化度过了近一年的艰难时间。

心持柔情更英雄

1975年1月8日,中午,北京医院。冬天的阳光从窗户上透过来,让人感到一丝暖意。李富春躺在病床上,也感觉到了这份特别的温暖。但他只能一动不动、非常虚弱地躺着,晚期肺癌使他呼吸非常困难,只是意识还是清醒的。他平生第一次感到如此的无助,他知道,上天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白色,周围全都是洁净的白色,让人安静的白色。昨天,“姐姐”蔡畅来看过他,告诉他邓小平将要出任国家领导的消息,他高兴得一晚上都没睡好。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知道这个重大变化,想象着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党,又将重新走上正轨,心里很是激动。他已经没有太多的牵挂了,唯一让他割舍不下的,就是他生命中的两个女人,他的爱人和女儿。

“姐姐”今天没来,她感冒了。她上午还给他来过电话,他告诉她一切都好。他是不想让她担心,而他知道,她没来是不想传染给他病菌。想到这里,他嘴角笑了一下,这个“姐姐”,还是那么心疼自己。一想到“姐姐”,他就止不住自己的思绪。其实

“姐姐”只比自己大7天而已,但是这个称呼,自己却叫了53年。是啊,53年了!时间过得真快!这53年里,她只有他一个爱侣;而自己也一样,一生只被这一个女人吸引。

大家都说“姐姐”娴静慈爱,但是他知道,“姐姐”一见到他,总是变得热情洋溢。他总是忘不了“姐姐”的一个习惯动作:每次相隔一段时间没有见面,她总要捧住自己的两腮,细细地打量、抚摸,那个感觉真是妙不可言。

他的思绪继续飘飞,回到那段疯狂年代,不管他受到何种冲击,“姐姐”总是一直站在他身边,成为他坚持下去的支柱。他想,他是幸运的。

他的思绪又回到建国后那段忙碌而快乐的日子,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却还是保持了彼此的感觉和关爱。他想,他是充实的。

他想起了在延安那段简单而朝气蓬勃的岁月,他和她一起,也富有激情和朝气。他想,他是快乐的。他又想起了在广东战斗的那段岁月,那段火热和恐怖交织的岁月,她和他一起,出生入死,同甘共苦,不离不弃。他想,他是幸福的。

他的思绪继续飘啊飘,飘到了53年前遥远的法兰西国的塞纳河畔,在那里有他和“姐姐”的第一次亲吻,有和“姐姐”一起河上泛舟的背影。他和姐姐一起划着船,划啊划,一直划到了大海,消融在海天相交的一际……

1975年1月9日凌晨,李富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75岁。

责编:朱晓华

来源:人民网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