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梦专栏丨《百手联弹》之陈曦:自由出入

  新湖南客户端   2016-07-11 11:09:48

“百手联弹”是作家叶梦与百余名艺术家的联合“演出”。艺术家为自己画像,叶梦为其撰文。

“风格各异的艺术家在叶梦的笔下都显示出最为独特的一面,个性张扬,百人百面。”

请关注新湖南客户端-湘江频道-连载栏目-百手联弹。


 

陈曦:自由出入

文丨叶梦

陈曦自画像

“明明可以靠颜值非搞当代艺术的美女教授昨夜闪耀港岛。” 2016年3月,“所以记忆”陈曦在香港的个展开幕,反响激烈。陈曦的美,把香港人民给吓着了。当然,主要是作品的震撼力。看到这个新闻标题,我笑了。哎呀,把我早就想好的标题给霸了。

2003年与陈曦联系,第一次见到陈曦的照片有惊艳的感觉!她实在是太美了。就她的颜值把当今中国娱乐界最耀眼的明星甩出几条街了。

陈曦黑白照片

今天就不说颜值吧,说的是陈曦的内心与她的手艺。油画家、中央美院教授是怎样炼成的?

陈曦在川美附中的时候,是她最生动叛逆的青葱岁月。她曾经有三个外号:“一线天”“梅超风”“疯子”。在央美上学也曾经差点要被开除。我看到陈曦回忆学生时代的文章,总是很开心地笑了,另类的有质量的有个性的美女在中国不多见,陈曦是突出的一个。

陈曦首先打动我的不是她的画,是她的人。那个少年时代另类与叛逆的美女,让我保持着对于陈曦的极大的兴趣。

陈曦作品:《中国记忆-春节联欢晚会》

我有十多年与陈曦没有联系,去年恢复联系以来,看到她今年3月在香港的个人展览《所以记忆》,非常成功。同时在北京的个人展览《它时代》。3月还有一个展览就是闫红、陈曦、罗敏3人联展。

2016年的3月,是陈曦月。当我看到陈曦这十多年来的多个系列的大量作品,为她的成就而高兴。我的记忆必须重新回过头去检视她的这些脚迹。丰富的作品一个阶段一个阶段走来,脉络清晰。从2003年之后,她的四个阶段多个系列的大量作品让我惊叹!

我以为:好的艺术家都是超越性别的。我想:陈曦的创作我也不想让其与女性主义有任何的瓜葛。她的创作是超越了性别的局限。

陈曦作品:《中国记忆-新闻联播》

如果陈曦是作家,我会说她是一个现实主义作家,或者说是一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以为她一直在关注人、关注现实、关注当下,关注她经历过的时代,她把20年来的世间一切过往,通过集中人们眼球的电视机屏幕再现出来。陈曦的系列作品,可以说每一幅都撬动了当代人的小心肝,画面让记忆呼之即出,那都是有温度的记忆啊!非典、超女、春晚、阅兵……

从她的“中国记忆”“裸女系列”到“玩偶系列”,这些年陈曦在不断地变化作品的内容与表现方式。其中的“玩偶系列”更加自由,更具有精神性。我在2003年写过的陈曦,十多年来,她的作品更加丰实更加有厚度。她是勤奋的有追求的艺术家。本世纪是陈曦创作的黄金年代。

陈曦作品:《暗黑》

陈曦说:“画的过程是极其缓慢的,现在想想感觉很像是登山,开头总是兴奋的,随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却是无尽的台阶,两旁渐渐失去新鲜感的风景,干渴的喉咙和越发酸软的双腿,终于,在极度疲惫之下到达了顶峰。然后一切又不同了,清风掠过,安抚每一个张开的毛孔,那惬意汇合胜利的喜悦让全身再次充满了能量,又可以去期待下一个山峰。这过程也很像练内家功夫,每天都需要酝足气,稳住心,定住神儿,才能保证画好一条长长的直线而不会像蚯蚓似的。这过程使得多年来享受画笔挥洒畅漾之快感的我,也曾瞬间怀疑过这无趣的悠长,好在结果还算让人欣慰,并且每一张的完成都会带给我更多持续下去的动力。现在,并不确定这些画对周围的人们意味些什么,但却是我自己一段不同寻常的思变过程。因此就算眼睛为此倍感疲劳,心却被收获渐渐盛满了。”

陈曦作品:《它世界》

评价陈曦作品,我想借用著名美术理论家易英先生的比较合适:“‘后新生代’的重要代表。后期更是风格多变,从表现性绘画到观念具象绘画形成巨大跨越。2006至2011年完成的《被记忆》展览,成为其目前最广为人知的系列作品,也因具有社会、历史及个人美学观念的多重意义而被邀请到国内外不断展出至今,包括参加了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的特邀展。近期新作又不拘媒介风格的局限,通过对现成品装置,静态影像等多元化形式的探索,积多年的绘画实践经验和对当代艺术生态的敏锐判断,再次对今天绘画的诸多新的可能性进行了个人化独特的呈现。她是很特别的个案艺术家,属于能够跨学院与非学院之间的,在精神上达到了极度自由出入的少数人。”

陈曦作品:《东边西边》

我与陈曦失去联系12年,这个时段的陈曦完成了创作的多次飞跃,不同系列的大量作品给我们带来了眼花缭乱的惊喜!一个总是在思考在创作的艺术家,值得我们敬重!

(2016年7月11日于深圳)

 


附录:在生活场景里发现

文丨叶梦

我们看惯了赏心悦目的图画,对于女画家陈曦的油画也许会不习惯。

陈曦画的不是风情和风景,也不是画重大的历史题材和事件;她没有想到要诠释什么,她画的就是她眼睛看到的一些生活场景,而且是社会中、下层的众生相。例如在天桥上的闲人(《天桥》)、在公园里的妇女、儿童(《临江公园》)、卡拉OK里的包厢场景(《卡拉OK》),还有在普通人家做客的中老年妇女(《做客》)。比如这一幅《自娱自乐》就是街道里弄的老年人在一起跳交谊舞的场景。陈曦笔下的,都是我们熟悉的、司空见惯的场景。但是这样的场景一旦变成了画就把平平常常的人和事凸现出来了。就有了很多意味深长的联想。

陈曦作品:《半支烟的私语》

我读了陈曦的画以后,有受刺激的感觉,还感觉到了画家的眼睛扫描的角度和她的思考的层次。

陈曦的表达是现代的、有冲击力的。她还是一个偏重于自己感觉的画家。她画的是她所看到的纷乱的世界。我从陈曦的画里受到了一种灼热的情感。

我在想:陈曦出身于艺术之家,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艺术的熏陶,生活在一个优越的环境里。但是,她的画却在着力表达中下层的民众生存的状态。是不是因为这样的场景是她所不熟悉的,才会刺激她有一种新鲜的要表达的欲望呢?

陈曦作品:《危机》

陈曦的画和别人不太一样。她的画贴近现实和感受,不走经典和传统的路子。这样做是不讨好的,因为不迎合人们的审美的习惯,就会有风险,难以得到认同。陈曦不是唯美的,她常常把最生动最常见的生活场景直接搬上画面,画中混杂了美和丑、雅和俗、颓唐和期待、真实与虚妄。 她敢于观照生存现状,在她的眼睛定格之处,是她感受新奇的地方。她把一切世俗的和谐与不和谐都作为了艺术,这是她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陈曦说:“我的画表现的却不是优美与和谐,而是强烈、夸张和不和谐,带有一丝善意的嘲弄,有时我自己也觉得奇怪,还经常有人问我同样的问题:为什么你把人画得那么丑?还有一些人只在展览会上看过我的画,便认为是个男人画的,待见到我本人时显得非常意外。我很清楚他们怎么想,我也在心里对他们说:你们如何看得见我的内心呢?女人决不仅仅是像她的外表一般单纯和柔弱的。”

陈曦作品:《夜12点》

陈曦长得很美,是一个极富艺术家气质的美女。她出身艺术家庭,按她的条件,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电影演员的,可她偏偏选择了画画。她在中央美术学院读书的时候,是一个行为很另类的女孩,曾经因为讲义气差点被学校开除。她长得很漂亮,但是常常用长长的头发把自己的脸遮盖起来,被同学们起了一个外号:一线天。我想:在陈曦就读中央美术学院的时候,他的美貌和另类只怕都是很有名的。

陈曦作品:《拯救》

大学毕业以后的陈曦过着一种优越的职业画家的生活,有了车和朋友们认为的豪宅。每年到欧洲国家旅行,但是,生活也有一些不测,正在准备考研究生的陈曦却遭遇到了父亲得癌症的消息,她牺牲自己的学业,把自己的精力全力投入到抢救父亲的生命。陈曦的孝心的得到了回报。父亲痊愈了。没有想到的是,去年,陈曦自己无意中却发现了患了癌前病变。在确诊之前,年轻漂亮、才华横溢的陈曦经历了生死的考验。有了这样的经历,陈曦更加成熟了,我在她的随笔里读到了她谈的文字,感到了一种力量、一种面对疾病和死亡的勇敢,她表达内心深处的感受是率真的,给人一种启示和力量。庆幸的是陈曦的病做了手术,没有大碍。她依然漂亮,仍然在画画。我相信陈曦经历了这样一种波澜会画得更好。

(2003年于长沙)

 



陈曦 当代著名女性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陈曦1991年 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四工作室。九十年代后期以强烈个人化表现主义风格崭露头角,被著名美术理论家易英先生撰文喻为“后新生代”的重要代表。

个展:

2016年《所以记忆》香港大学美术馆

2016年《它世界》北京官舍•会空间

2014 《物语——陈曦纸上作品展》 德国海德堡席勒画廊

2011 被记忆-陈曦个展 中国美术馆

2007 皇后的新装 新北京画廊

2007 喜新厌旧 斯明国际艺苑 新加坡

2000 陈曦绘画展 德国久久画廊

 

责编:李婷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