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湖南建行为人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动金融服务

  新湖南客户端   2021-04-09 16:35:21

金融之水润泽万物,手机银行就是金融“水利工程”的“数字水渠”。建设银行积极贯彻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着力贯彻新发展理念办实事,于近日推出手机银行5.0版,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随时随地、方便快捷的综合金融服务,打磨极致的用户体验,让银行服务变得更轻盈、更亲和、更下沉、更有温度,让手机银行成为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建行数字服务的第一触点。

让金融服务“一人千面”

建设银行新版手机银行不仅升级了“首页”“信用卡”“投资理财”“悦享生活”“我的”五大频道交互界面,同时借助智能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多媒体互动等新技术,让手机银行具备“看、听、说、思、聊、验”的能力。用户仅需要手机银行“设置”界面打开【说“班克班克”唤醒语音】功能,即可通过全流程语音交互,“一句话”办理业务。

不仅如此,为了更精准地把握用户需求,建设银行还通过边缘计算等数字技术,根据用户偏好、使用场景和常用功能等,调整频道首页菜单和产品推荐,为用户打造因时因地的个人专属手机银行界面,提供“一人千面”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让老年服务“不再难”

针对老年人、视障等特殊群体看不见、听不清的问题,建设银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运用智能技术,在手机银行特别推出信息无障碍服务,解决看不见、听不清的问题,让金融科技惠及更广大人民群众。

其实这项服务在2019年底已经推出,并且在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属于首家。建设银行在咨询无障碍研究会专业意见基础上,对手机银行常用功能模块进行了全流程改造,包括支持手机系统读屏软件朗读,优化交互控件、按钮、图片、链接、文字提示等界面元素。

老年人、视障等人群使用语音交互打开手机银行后,可通过触摸屏幕和语音提示等智能指引,办理账户查询、转账汇款、信用卡账单查询、信用卡还款、话费充值等业务,不仅极大地降低了操作难度,同时也能更好地帮助他们在数字化金融时代“不掉队”。

丰富移动金融增值服务

“金融机构面对的是普罗大众,承载的是万家忧乐。新金融有能力也应该为那些曾经被忽视的,位于金融需求金字塔底层的企业和个人,奉上一杯解渴‘甜水’。”

代发工资作为银行传统金融业务,关系到重要的民生问题。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建设银行开始探索更加符合代工单位以及单位员工需求的工资发放模式。

建设银行上线的“电子工资单”服务,解决了传统工资发放人力消耗大、纸质保存难、账户私密性差的痛点。与其签约的单位财务人员在企业网银上传员工工资单明细,员工通过登录手机银行等渠道,即可对个人的基本工资、岗位津贴、五险一金等信息一目了然。

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以此为契机,向当地企事业单位进行了充分地宣讲推广。据悉,该行在2021年第一季度已为700余家代工单位的近8万余名员工提供了电子工资单服务。

发力“非接触式”服务

“我们今年共有8000多学生要缴费,现场收费太麻烦了,有没有更轻松、更快捷的缴费服务?”。2021新学期伊始,永顺县两所学校向建设银行永顺支行支行提出了紧急需求。

原来,这两所学校在县内规模最大,共有在校学生8000余人,开学季学费收缴及每月生活费收缴,家长排队缴费、学校财务加班收费、各类费用管理复杂,是困扰学校多年的痛点难点。

永顺支行迅速为学校搭建了手机银行悦生活“学费云”平台,以“互联网+场景化缴费”的方式,解决了缴费收费痛点,实现了家长、班主任、财务人员“三轻松”。

目前,建设银行手机银行“悦生活”服务可为广大用户提供包括生活缴费、政务服务、医疗健康、商旅出行、学校教育、车主服务、美食娱乐、便民服务等八大类10万余项场景服务,助力用户感受轻松愉快的品质生活。

湖南建行行长文爱华表示,近年来,建行坚持“移动优先”策略,积极运用互联网创新思维打造移动金融生态系统,手机银行已成为建设银行数字化经营的主平台、服务用户的主平台。要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理念,聚焦社会痛点,不断加大对手机银行的科技研发力度,丰富民生服务场景。

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湖南建行手机银行个人用户达2064万户,月活用户数达502万户;交易量5.12亿笔,交易额11166亿元。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新的起点,建设银行将聚焦为群众办实事,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深入推进“三大战略”等新金融行动相结合,与积极服务“三高四新”战略相结合,持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要求,用新版手机银行叩开新时代的大门,以科技之力驱动移动金融发展,让人民群众分享高质量数字经济发展成果,共享数字时代高品质幸福生活!(通讯员 曾赓)

责编:樊汝琴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