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过高质量的寒假?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2021-02-04 06:35:50

导读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寒假虽短暂却充满喜庆。

“坚持防疫,注意卫生”“适量运动,增强体质”“争当防疫志愿者,多帮社区解忧烦”……教育部日前发布的《2021年寒假中小学生和幼儿健康生活提示要诀》《2021年寒假高校大学生健康生活提示要诀》满含温馨关爱与悉心引导。

青少年如何充实、健康、有意义地度过寒假?湖南日报《理论·智库》约请专家学者建言献策。

加强“四史”学习 谱写复兴新篇

张强军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指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简称“四史”)结合起来。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时强调,湖南是一方红色热土,大批共产党人在这片热土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壮歌,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习总书记的系列重要指示为新时代高校引导青年学生加强“四史”学习指明了前进方向。

立足湖湘大地,发掘“四史”教育资源

湖南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为高校开展“四史”教育提供了宝贵资源和鲜活素材。加强“四史”学习,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整理,形成更完善的教育资源体系。

从传统文化中发掘。湖湘传统文化蕴含着治国经验、道德伦理和育人智慧,并且富含革命精神和时代价值。比如岳麓书院倡导的“求仁履实、通经致用”学风,为治国理政和社会实践提供了宝贵思想资源;“实事求是”的传统治学理念经近现代革命实践不断丰富发展,最终上升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精神激励无数共产党人前赴后继,投身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这些都值得深入系统地发掘整理。

从学术存疑中发掘。由于年代久远、记录缺失等客观原因,对于部分历史事件的细节问题,当前学术研究领域依然存在争议和疑问。为此,应注重通过史料梳理、调查研究等途径解答“历史之问”,进一步充实“四史”学习资料库。

从党史教育中发掘。全方位梳理历史人物、标志事件、经典场景等“四史”资料,调研我省现有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革命基地和遗址现状,摸清红色资源“家底”;提炼“半条被子”“断肠明志”等湖湘革命故事的精神内核,不断丰富红色精神谱系。

传承红色基因,唱响“四史”教育旋律

应创新“四史”教育渠道、方法和平台,切实加强“四史”学习的实效性。

融入教学课堂。一方面,应在《中国近代史纲要》等思政课程中讲好秋收起义、湘南暴动、通道转兵等重大历史事件和湘籍革命领袖的光辉事迹,展现特殊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求索与捍卫;另一方面,应融入课程思政,讲好行业奋斗者的感人事迹和行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传扬“载人航天精神”“工匠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国精神,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创新教学模式。应结合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富有激情、善于创新的特点,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形式;把课堂搬到人物故居、红色基地、革命遗址等地开展浸入式、体验式、情景式教学,增强“四史”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利用雨课堂、智慧树等线上教育平台的丰富资料,鼓励学生开展自我学习。

打造活动品牌。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开展“四史”宣讲,打造具有浓郁“湘味”的学习品牌、实践项目和文化活动,让青年学子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红色熏陶;邀请师生代表为家乡“四史”元素开展“视频代言”和“主题推荐”,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抓住“七一”建党日、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节点加强活动策划,唱响“四史”教育旋律。

面向新的百年,谱写“四史”全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来湘考察时,对岳麓书院“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做出了全新的时代阐释。面对新的百年,湖湘学子应牢记习总书记嘱托,把握时代机遇,不负青春韶华,结合自身所学,既学习“四史”,也在奋斗中创造“四史”。

通过学习“四史”坚定理想信念、增进历史认同。应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70年》等原著,在深学深悟中不断增强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联系实际学,将“四史”学习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实践中,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不移跟党走;带着方法学,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把“四史”有机联系起来,深入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规律,树立“四个正确认识”。

通过学习“四史”凝聚青春力量、强化使命担当。一方面,在学有所成中练就过硬本领,通过知行合一提升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打牢全面系统的知识根底;另一方面,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主动投身“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和湖南“三高四新”战略实施,始终保持敢为人先的志气和蓬勃向上的朝气,在奋力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实践中彰显青春之为。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中医药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打通劳动教育“全链条” 让育人成效落得实看得见

孙哲

新时代劳动教育须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建构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依托的协同育人格局,形成贯穿“学校-家庭-社会”的劳动教育全链条,达到“1+1+1>3”的倍增效应,让劳动教育成效看得见落得实。

——以学校教育为主导,发挥劳动教育链条学校端的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讲话精神,指明了新时代劳动教育改革和实践的方向,是开展劳动教育的根本遵循。各级各类学校应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的内容供给。科学确定劳动教育的主要功能定位和实施角度,通过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校内课程与校外课程相结合、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相结合方式,对劳动教育的教学任务进行一体化设计,丰富并优化不同类型课程内容的持续供给。

优化学生自我教育的目标导向。围绕劳动教育的育人目标,引导学生在社团组织和日常学习生活中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重视劳动习惯养成教育,让学生从打扫公共区域卫生、自带垃圾下楼、主动清理餐盘等日常小事做起,让劳动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优化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设置。结合五一劳动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学雷锋纪念日等重要节点,以组织主题班课班会、举行演讲比赛、设立校内劳动实践日等方式推进劳动教育入脑入心,使“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厚植于校园。

——以家庭教育为基础,发挥劳动教育链条家庭端的奠基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发挥家庭在劳动教育中的奠基作用至关重要。今年1月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的《湖南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明确提出,将“劳动意识和技能的养成教育”列为家庭教育的主要内容。

形成育人共识。父母应尊重教育规律,走出“担心劳动影响学习”“怕孩子吃苦受累”“孩子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等认识误区,把劳动教育作为孩子“人生第一课”的重要内容,身体力行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养成优良家风。《礼记·大学》指出,“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孩子能否健康顺利成才,良好的家风家训是关键因素。家庭内应树立以劳为荣、以劳为美、以劳为乐好风气,通过建立家务劳动公约、开列家务劳动清单等方式,在潜移默化中让劳动成为孩子的自觉行为。

建成支持体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加强劳动和实践育人,构建学科教学和校园文化相融合、家庭和社会相衔接的综合劳动、实践育人机制。为此,应将劳动教育纳入文明家庭建设支持体系,把劳动教育作为家长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以社会教育为依托,发挥劳动教育链条社会端的协同作用。

劳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全社会应充分认识其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的重要作用,并积极提供协同支持。

建设多元化校外劳动教育基地。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劳动实践,使劳动教育更深入、更富实效。应依托社会各方和研学实践体系,建设适应不同学段、不同地域需要的工农业生产、创意体验、社会实践等不同类型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一批有机融合思想引领、素质提升、能力发展等育人功能的劳动教育高地。

提供丰富的校外劳动教育内容。依托社会力量建立校外劳动实践资源图谱,加强校外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和岗位开发,引导学生到改革前沿、基层一线和革命老区、边远地区开展社会实践,在服务奉献中积累职业经验、提升劳动技能、增强家国情怀。

实施科学的校外劳动教育评价考核。聚焦劳动教育目标实现,依托社会第三方力量,采取直接评量、间接评量等考核评价工具和方法,将定期评价与非定期评价、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当前评价与长远评价相结合起来,制订劳动教育基地分类标准,系统开展劳动教育绩效评估。通过全方位、立体化评价,打造一批示范基地、品牌项目和精品课程。

(作者系湖南省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湖南女子学院现代家政发展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多措并举,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式发展

杨文娟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按照高校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等一系列教育活动的总称,对于推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各高校要把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

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日益丰富多样,但也存在部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不够、部分高校对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视支持与指导监管不够、有关企事业单位或实践基地对大学生实践学习的包容度和扶持力度有待提升等问题。破解这些问题,需要多措并举促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内涵式发展。

——培树大学生的职场“主人翁”意识。

大学生是社会实践的主角,应着力培树其职场“主人翁”意识、强化其对实践岗位的责任担当。

一是热爱实践岗位。大学生应以饱满热情、诚恳态度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培养独立自主、自律自爱品性,在社会大家庭中锻炼心智、提升工作能力和处世智慧;二是谦虚进取。引导大学生坚持以“虚怀若谷”的姿态多学习、多请教、多听取他人建议和意见,力求圆满完成实践任务;三是发扬吃苦耐劳精神。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遇到困难时不退缩、不逃避,积极思考、沉着应对;四是善于分析和总结。引导大学生正确看待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工作之间的差别和距离,科学分析、及时总结,用以促进返校学习。

——强化高校“家长责任”意识。

高校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为社会建设服务,而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过渡阶段,高校应予以高度重视,落实好各个环节。

一是社会实践前的安排和辅导。应在校内学习阶段设计、开展相关专业课程的实践培训,并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积极的心理引导;二是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指引和监督。指导老师应联合实践承接方对学生予以引导和帮助,鼓励他们开展创新性实践、发挥团队协作精神攻坚克难,并监督学生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三是社会实践结果的评定和运用。对学生实践工作应根据其难易程度、综合成效予以科学公正的评估和考核。同时组织专业教师深入分析学生社会实践的各类反馈,用以促进教学相长、理论联系实际;四是高校之间实践结果的研究交流。高校之间应充分交流、共同进步,及时总结推广实践育人成果,针对难点问题开展联合攻关。

——拓展承接方的包容格局。

对于前来实践的大学生,相关承接方应予以包容、关爱、支持、帮助。

一是认真指导和带领。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实践基地带队员工应秉持爱心与耐心,为他们领好路、带好头、做好技术指导和示范;二是相互理解和扶持。大学生能为实践单位增强蓬勃向上的氛围并创造一定效益,实践单位提供的平台可为大学生正式进入社会打下良好基础。为此,大学生不应在社会实践中避重就轻、闲散度日,实践基地也不应将毫无实践意义的工作推给大学生。鼓励实践基地予以大学生一定物质支持、定期给大学生作业务辅导,让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与实践基地发展形成良性循环;三是反馈和建议。实践工作结束后,高校与相关实践基地应及时交流沟通,总结经验、反馈意见、查漏补缺,以利于进一步开展合作。

——形成正面引导支持的社会合力。

实践育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自身的积极努力,也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

一是整合各方力量支持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各高校应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实践育人工作领导小组,把实践育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年度工作计划。教育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宣传文化部门以及共青团组织等应积极为大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二是加大经费保障。高校新增生均拨款和教学经费应加大对实践育人工作的投入,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力量支持,多渠道增加实践育人经费投入;三是加强考核管理。教育部门应将实践育人工作纳入高校教育教学、党的建设、思想政治教育评估体系,各高校应制订实践育人成效考核评价办法,对优秀师生给予表彰奖励;四是强化舆论引导。应充分发挥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中涌现的优秀个人和群体,推动形成全社会支持鼓励大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的良好氛围。(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开展青年志愿服务 推进城乡社区治理

朱潇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畅通和规范志愿者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广泛开展青年志愿服务,是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核心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我省日益深入人心,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已嵌入城乡社区治理,助推了社区治理水平提升。当前,应进一步将“多元化治理”思维融入青年志愿服务之中,拓展青年志愿服务功能、丰富青年志愿服务形式、健全青年志愿服务机制——这也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社区治理共同体的必然要求。

融入“多元化治理”思维

加强青年志愿服务、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必须坚持治理与服务相统一的思维。

一方面,青年志愿服务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青年志愿者应按照城乡社区治理要求,创新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志愿服务能力,努力提供及时、精准、高效服务,参与共创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区治理共同体。

另一方面,社区应帮助青年志愿者增强参与社区治理的主体意识和协作能力。重点强化青年志愿者与基层党组织、基层政权组织、经济组织、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等共同治理社区公共事务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以城乡社区党支部为引领,探索“党建引领+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在科学治理思维引领下展开对青年志愿者的规范管理、培训工作。

拓展青年志愿服务功能

准确把握并有序拓展青年志愿服务功能,是推进城乡社区治理的题中之义。

拓展道德教化功能。青年志愿者应注重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以服务他人、服务社区和实现个人价值有机统一的道德实践,在城乡社区治理中彰显正向引导、激励、教育等道德教化功能。

拓展民生服务功能。青年志愿服务应聚焦满足城乡社区居民个性化、差别化、多样化现实需求,以提高居民生活满意度为价值目标,积极回应居民关切和意愿,有效丰富居民生活,尽可能在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质量上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拓展社区矛盾化解功能。青年志愿者通过上门服务可及时了解社区动态、主动参与社区矛盾化解,为实现城乡社区“零矛盾、零纠纷”,弘扬睦邻友好、家庭幸福、社区祥和的社会新风尚奉献爱心善意、担负责任使命。

丰富青年志愿服务形式

创新城乡社区治理,须多措并举丰富青年志愿服务形式。

关爱特殊群体。青年志愿者应重点关注低保户、孤寡老人、残障人士、失独家庭等特殊群体,开展爱心捐助、亲情陪护、成长辅导等多种形式的结对帮扶活动。

参与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可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与疫情防控服务:线上开展公益讲座,普及疫情防控常识,以增强居民抗疫信心、维护居民身心健康;线下协助社区做好抗疫宣传、生活物资配送、核酸检测、实施隔离举措等工作。

活跃社区文化。青年志愿者可不定期向城乡社区居民宣讲国际国内形势、经济政策、科技动态、文明卫生、文学艺术、生态环保、技能培训、心理健康等知识,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推动增强社区凝聚力、感召力、向心力。

健全青年志愿服务机制

要使青年志愿服务体系更加规范有序、安全有效,让青年志愿服务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行为习惯和治理方式,须健全相关机制,推进青年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发展。

健全青年志愿服务动员机制。应加强市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建设,进一步稳定发展青年志愿服务队伍,同时建立切实高效的动员机制,引导更多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和个人健康有序、积极主动、持续参与城乡社区治理。

健全青年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建议与“时间银行”等褒奖激励措施相结合,逐步完善青年志愿服务评星评级机制,推动将青年志愿服务纳入城乡社区治理。

健全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培育机制。在深入调研与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准确把握城乡社区居民的内在需求,有的放矢培育一些价值高、影响大、公益性强的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助力构建社会主义特色鲜明的城乡社区治理新模式。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打造青少年假期体育锻炼新路径

彭夕洋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强调,“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

青少年时期是身体素质发展的“突增期”和“敏感期”。据调查数据显示,近二十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呈下降趋势。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寒暑假期间,推动青少年积极开展体育锻炼,促进其健康成长,实乃当务之急。目前,青少年假期体育锻炼面临一些限制因素——

体育教育在寒暑假期间缺位。一些锻炼意识薄弱的学生在脱离学校体育教育约束的假期较少参加体育锻炼,一些学生长时间沉浸于电子产品,导致生活规律紊乱、视力下降,多吃少动的居家生活造成脂肪堆积,给健康生长发育带来隐患。

社会体育场馆供与学校联动不足。2020年7月印发的《湖南体育强省建设规划(2020—2030年)》指出,“我省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还不完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仍处在较低水平”。由于社会体育场馆资源未能与学校紧密联动,寒暑假期间可供学生锻炼的公共运动场地数量少、适用性低、可及性不足,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和兴趣。

个体化引导监督力度不够。近年来,不少学校认真贯彻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计划》,执行“每天运动一小时”要求,并尝试在寒暑假期间布置体育作业,但由于欠缺合理有效的个体化引导与监督机制,导致青少年假期体育锻炼执行力度不够。

鉴于此,应整合资源、统筹布局,着力打造促进青少年假期体育锻炼新路径——

推动社会体育场馆与学校合作开设假期体育课程。建设一批市级假期示范体育学校和场馆,鼓励社会体育机构与学校联合开办假期体育学校,为学生假期锻炼提供一系列平台。各地区应结合自身条件和区域优势,创建面向大中小学生的假期体育特色课程,比如开展奥林匹克体育教育,开展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毛古斯舞等教学,引导青少年在强身健体的同时,传承和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

实施“学校-家庭”与“社区-家庭”双干预模式。充分整合假期体育学校、社区和家庭的有利条件,形成“学校-家庭”与“社区-家庭”双干预模式。其中“学校-家庭”干预模式主要依托假期体育学校运动设施引导学生每日开展体育训练,假期体育学校依据安全第一、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等原则制定运动处方,由体育老师带动学生进行锻炼,并检查运动处方完成度;学生家长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并协助学生完成通勤健身与体育家庭作业。与此同时,考虑疫情防控需求,可通过线上制定运动处方、布置体育家庭作业,采用 “社区-家庭”干预模式,引导学生主要依托社区健身中心进行集中锻炼。由社区策划组织学生开展假期健身及趣味体育活动,家长督促提高学生的社区体育活动参与度,并鼓励学生按照运动处方保质保量完成跳绳、瑜伽、舞蹈、健美操等体育活动。

形成“实施-监督-反馈”闭环管理系统。在上述两种干预模式实施中,需协调各机构实现运动处方达成度监督。其一,学校、社区、家庭应建立体育锻炼打卡群,实行“家校社联动”,以监督学生运动量是否达到“一周至少三天,每天累计运动心率达130次/分的有效运动时间一小时”的标准,以确保运动处方有效实施;其二,应创建学生体育锻炼实时检测大数据平台,每周对学生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与健康效益等方面指标进行检测,数据实时提交平台,运动处方制定团队依据数据进行反馈调整,保障学生假期体育锻炼的有序达成。

营造支持青少年寒假体育锻炼的社会氛围。建议将假期学生体育工作纳入各级政府教育督导范畴,对于寒暑假期间体育工作开展良好、业绩突出的地方与学校给予奖励。同时将青少年假期体育锻炼情况列入考评成绩,或设置开学体质健康测试,对取得优异成绩或进步显著的同学给予奖励。应通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激励青少年积极投入假期体育锻炼,着力提升自身身体素质。

(作者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湖南师范大学基地特约研究员)

责编:徐凯琦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