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 2019-02-16 08:59:53
故事的主人公叫刘涛,18岁从慈利县第一中学考入北京大学,31岁就成为临澧县最年轻的副县长,4年前,34岁的他做出让大家十分诧异的一个决定——辞官回乡务农。
2月14日,湘伴君在湖南日报上又看到了这个熟悉的名字↓↓↓

4年过去了,这位昔日的副县长,带领乡亲们种植过猕猴桃,应北大校友邀请到企业任过职,现在当起了“鸡倌”。怎么回事?一起去看看吧。
辞职
刘涛于1981年出生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东岳观镇跑马村。1999年,18岁的他从慈利一中考上了北京大学,是我们常说的“别人家的孩子”。

△刘涛,资料图
2003年刘涛大学毕业后,在张家界市永定区双溪桥乡、共青团张家界市委、共青团湖南省委、湖南省委统战部都有过工作经历。2012年10月,31岁的刘涛赴常德市临澧县上任,成为当时当地最年轻的副县长,分管工业、安全生产等工作。
2014年底,刘涛经过深思熟虑,做了一个重要决定——辞掉临澧县副县长的职务回家务农。
消息一出,各种声音纷至沓来。几乎所有人都追问一个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年轻的副县长毅然挥别仕途,回乡务农?
刘涛曾经说,自己也无法确认,如果一直在统战部工作,是否选择辞职务农。但在临澧县工作的时候,在分管的乡镇做了一些农村问题的调研后,他心中的想法越来越坚定,“相比写材料,还是更喜欢做些实际的事情。”
而回老家投身农业,是他在对农村问题深入思考后做出的选择。“国家和省里有很好的政策,比如国家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湖南省也召开了创新创业大会。但农村缺少人带头发展实业,农民没有尝到甜头,农村的人才仍然会流失,农村的地依然会抛荒,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很难得到解决。”刘涛在接受采访时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回乡创业这个方向适合我,希望能成为家乡人的领路人。”
尝试
刚辞职不久,刘涛向媒体透露,想带领乡亲们种植猕猴桃,共同致富。
他也确实这么做了,在老家东岳观镇跑马村流转100亩土地种植红心猕猴桃。与此同时,他从农户家中收葛根、蜂蜜、腊肉等土特产,建网上销售平台将农产品卖出去。但他自己坦言,投资农业时间长,投资大,由于技术、市场各方面的因素,这次创业“不是很成功”。
湘伴君梳理发现,此后4年间,刘涛因为几次工作变动引发媒体关注,又迅速淡出——
不种猕猴桃之后,刘涛在某新三板上市生猪养殖企业担任过高管,主要负责湘西区域市场拓展工作。
后来,北大校友戴立忠邀请刘涛加入圣湘生物,刘涛觉得这家生物医药高科技企业“未来前景很好”,遂从原单位离职,当起了董事长助理。
几番“折腾”,刘涛乡村创业梦的“火种”仍然没有熄灭。去年,他在老家东岳观镇看到了一片荒地,又一个创业计划在他心中酝酿,“当时就在想,这片土地荒废了太可惜了,可以利用它来做点什么,吸引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
“创业是一个不断尝试、持续成长的过程, 资金、技术、土地、市场、团队,每一样都必须亲力亲为、重新摸索。”刘涛说。
“鸡倌”
这次重回公众视野,刘涛摇身一变,当起了“鸡倌”。

△刘涛在养鸡场内喂鸡
根据湖南日报的报道,去年,刘涛告别圣湘生物,与人合伙投入200万元,在东岳观镇南岳村流转100多亩山地,成立湖南上品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开始专心养鸡,去年公司销售鸡和鸡蛋210余万元。
报道中还提到了几个细节,春节期间,刘涛俨然一位常年送货的“老司机”,开着装满鸡蛋的小货车去送货,在等客户取货的空当,打开手机看了两页《中国不一样》。2月4日,农历除夕夜,几位亲友一起到刘涛的养鸡场来团聚,刘涛开怀畅饮,大发感慨:“养鸡这条路算是走对了。”
应国家政策而动、扎根农业领域、带领乡亲一起干,看到这里,伴粉们或许对这位昔日“县官”、今日“鸡倌”想干啥有了一些了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不止一次表示自己对过去的决定不后悔:“一个人的价值,不取决于他所处的位置,而取决于他努力的方向。”
针对近年来部分公务员辞职创业的现象,刘涛认为,公务员和其他职业一样,只是社会分工不同,公务员辞职创业的情况增多,其实是社会进步、职业壁垒逐渐消除的一个标志,应该平淡看待这个事情。
“每个人情况不同,现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青年公务员想创业也得‘谋定而后动’,不能盲目辞职。”刘涛建议。
附:湖南日报报道
不当“县官”当“鸡倌”
湖南日报记者奉永成
2月12日,农历正月初八,农村年味正浓,村民忙着走亲访友,请客吃饭。
这天一早,位于慈利县东岳观镇的湖南上品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订货电话便响个不停。订单太多,公司人手不够,董事长刘涛亲自上阵,开着装满鸡蛋的小货车去送货。
今年38岁的刘涛有点消瘦,但器宇不凡,上车、点火、提速一气呵成,俨然一位常年送货的“老司机”。
一路上,乡亲们纷纷跟他打招呼:“刘总,生意兴隆。”刘涛高兴地一一回应:万事如意、新年大发。
在等客户取货的空当,他点开手机上的“亚马逊书城”看上两页,最近他正在阅读《中国不一样》。
别看刘涛年纪轻轻,经历可不一般:农家子弟、北大毕业、年轻的副县长、辞职创业、公司高管等。
1981年,刘涛出生于张家界市慈利县东岳观镇跑马村。跑马村,地处武陵山脉东部,距离省会长沙约280公里,山路沿着峭壁和河畔一折一弯,似乎在告诉路人,要走出这重重大山有多么不易。与众多农家子弟一样,刘涛也是靠“读书改变命运”——1999年,18岁的他从慈利一中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了乡亲们激励孩子奋发图强的榜样。
2003年,刘涛大学毕业,参加湖南省选调生考试,考上了张家界市永定区双溪桥乡办公室秘书的职位。工作1年后,他又考进了共青团张家界市委。翌年,刘涛被调往共青团湖南省委工作。2008年,刘涛被团省委推荐到湖南省委统战部学习,并就此留在了湖南省委统战部工作。
从一个乡镇公务员一路顺畅进入省城,并进入湖南省委统战部,刘涛的仕途可谓一帆风顺。
2012年10月,31岁的刘涛赶往常德市临澧县上任,成为当时当地最年轻的副县长,分管工业、安全生产等工作。
2015年,当不少人纷纷向他投来羡慕的目光时,刘涛作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职务农。
“一个人的价值,不取决于他所处的位置,而取决于他努力的方向。”如今,提起当时辞职的举动,刘涛一点都不后悔。
在临澧工作的时候,刘涛深入农村,作了很多调研,也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国家有很好的政策,但如果农村没有人带头发展实业,农民没有尝到甜头,他们仍然会流失,农田依然会抛荒,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的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刘涛说,自己也算是农村走出来的“能人”,理应成为农民的带头人。
辞职后,刘涛在老家东岳观镇跑马村流转100亩土地种植红心猕猴桃,决心带领村民共同致富。但由于不懂技术和管理,首次创业以失败告终。
“创业就是一个不断试错、持续成长的过程。”刘涛说。随后,刘涛加入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担任公司高管。他虚心学习企业管理经验和养殖技术。2017年底,刘涛应北大校友戴立忠的邀请,加入湖南圣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助理。
去年,当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时,刘涛再次萌发了回乡创业的念头。“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这一次,刘涛的创业更务实,他与人合伙投入200万元,在东岳观镇南岳村流转100多亩山地,成立湖南上品生态养殖有限公司,当起了“鸡倌”,专心养鸡。
第一批鸡上市时,刘涛亲自拉到集市上叫卖,引来不少人围观、购买。有知情者笑称他“‘县官’变‘鸡倌’”。
“上品生态”在市场上声名鹊起,刘涛的生意日渐红火,去年公司销售鸡和鸡蛋210余万元。
2月4日,农历除夕夜,几位亲友一起到刘涛的养鸡场来团聚,刘涛开怀畅饮,大发感慨:“养鸡这条路算是走对了。”
春节假期,刘涛比平时更忙。不断有乡亲们过来购买鸡和鸡蛋;很多在外打工的年轻人也过来询问,想跟着刘涛一起干。村里的党员提议,请刘涛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带领村民们共同致富。
“你看,这两边的地都可以利用起来。”站在养鸡场的山头上,刘涛意气风发。今年,他希望将更多抛荒的地都利用起来,让更多的青年人都回来创业。
责编:李莉芹
来源:湘伴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