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新顶流!有人吃出“糖化脸”?医生提醒

  中国新闻网综合自扬子晚报、中国青年报、九派新闻、央视网等   2025-11-05 22:48:06

“第一批爱吃奶皮子糖葫芦的‘受害者’出现了,

这是吃成了‘糖化脸’?”

11月5日

相关话题冲上热搜第一

据扬子晚报报道,11月4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自己最近彻底迷上了奶皮子糖葫芦,每天下班都得买几串解馋。吃了一段时间后,她发现自己的脸色越来越差,去医院检查才知道,原来是糖分摄入超标引发了皮肤糖化反应。

糖化脸前后对比。来源:新闻报道画面

“所谓糖化脸,指的是长期吃高糖、高脂食物后,体内多余糖分和皮肤里的胶原蛋白发生糖化反应导致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临床营养科主任金晖提到,这种反应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长期积累的结果。她表示“糖化反应”不仅会加速皮肤老化,让脸变得暗沉、松弛,还是动脉粥样硬化、白内障等健康问题的潜在诱因。“想要从源头上减少糖化反应,日常就得少吃糖、少放盐、少摄入脂肪,尤其要严格控制糖和油的量。”金晖主任强调。

奶皮子糖葫芦,到底是什么?

奶皮子糖葫芦,是山楂糖葫芦外层贴一层奶皮子,将山楂对半剖开,中间夹上干噎酸奶,或者是将山楂换成阳光玫瑰、草莓、无花果、榴莲等水果。

有人尝鲜后觉得味道平衡,但有的人却觉得味道“齁甜”,并没有想象中好吃,不少人表示,自己是冲着它的“颜值”而来。

11月5日,九派新闻记者来到武汉王家湾附近商圈,一个卖奶皮子糖葫芦的小推车背后,已排起长队,其中大部分是年轻人,甚至有人提前一个小时在此等候。约过一个小时,老板告诉排队的顾客奶皮子基本卖完,仅剩下普通糖葫芦和提前单。

摊前排起长队。图/九派新闻 陶梓童

该摊主透露,他从今年年初就在此地摆摊卖奶皮子糖葫芦,价格一直保持在20元,每串仅赚3块钱。“最近突然被网上炒热起来了。”

据深圳新闻网报道,从事餐饮连锁品牌运营的王经理对奶皮子糖葫芦爆火进行分析。“不改变糖葫芦的核心形态,只在食材搭配和口感上做加法,既降低了消费者的接受门槛,又创造了打卡价值。老顾客能尝到熟悉的味道,新顾客又能体验新鲜感。”

不过,王经理指出,网红糖葫芦的同质化竞争加剧,“一款产品火了,短时间内就会出现大量仿制品。”

医生提醒:这些人慎吃!

然而,这份甜蜜的美食背后隐藏着健康风险。金晖主任提醒,这款网红美食并非人人能吃,高血脂、高血糖患者,肥胖或有代谢综合征的人,需要严格控制体重的人,以及乳糖不耐受、对奶制品过敏的人群都不适合食用。

金晖主任解释,奶皮子作为这款网红美食的核心食材之一,奶香味浓,脂肪含量不低。“传统奶皮子是牛奶冷藏发酵后表面形成的一层薄乳脂,但现在市面上的奶皮子多靠加热工艺制作,表面会凝结出类似脂肪的物质,热量就会升高。对于日常爱运动、身体状态好的人,如果血脂、心血管也没有异常,适量吃点没什么问题。”

再看另一核心食材山楂。她提到,山楂本身含糖量不高,但里面的果酸和鞣酸对肠胃刺激较强。“有胃炎、胃溃疡或胃酸过多的人,千万别空腹大量吃,不然容易引发胃痛、反酸。另外山楂中的鞣酸会和蛋白质结合,影响消化吸收,也不建议和肉、蛋等高蛋白食物一起大量吃。”

“山楂更适合当两餐之间的加餐,而不是饭后零食。”金晖主任补充,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健康成年人每天吃水果要控制在200-300克。虽然山楂升糖指数不高,适量吃有好处,但仍要严格控制分量。金晖主任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别吃超过两串奶皮子糖葫芦,儿童不超过一串。“关键是控制总摄入量,可以先尝几口满足口腹之欲,不一定非要吃完。”

要是不小心吃多了也别慌,金晖主任支招两个“补救”办法:一是减少当天其他餐次的热量摄入,平时每天要吃1200-1500大卡,要是已经吃了一串奶皮子糖葫芦了,中餐和晚餐就少吃点;二是通过运动消耗多余热量。“其实偶尔放纵一次没关系,关键是保持整体的平衡。”金晖主任说。

对于奶皮子糖葫芦的走红

有人认为它迎合了当下人的口味

偶尔尝尝鲜也不错

也有人认为它并非传统小吃

不过是营销打造的短暂“网红现象”

你愿意为它买单吗?

评论区聊聊

责编:成俊峰

一审:姚懿轩

二审:陈永刚

三审:赵雨杉

来源:中国新闻网综合自扬子晚报、中国青年报、九派新闻、央视网等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