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流感流行毒株换了,收好这份“正确用药指南”

高煜棋   三湘都市报·网站   2025-11-05 20:53:05

三湘都市报·新湖南客户端全媒体记者 高煜棋 通讯员 乔木 杨正强

正值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中国疾控中心监测周报显示,目前我国南方省份流感活动上升,其中大部分是甲型H3N2毒株。《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5-2026)》已经发布,因为毒株的改变,指南和往年也有一些变化。

专家表示,H3N2毒株对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敏感,48小时内服药可有效阻断病毒传播。指南具体有哪些不同?患者如何用药?11月5日,湖南省胸科医院综合门诊部主任、主任医师李升炉进行提醒。

李升炉主任在为患者看诊。

新流感接种指南有这些变化

今年的流感疫苗接种指南和往年有何不同?据介绍,疫苗组分会根据全球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每年更新,以确保其保护效果。

2025—2026年度北半球主流三价疫苗包含以下三种病毒株的类似株:甲型H1N1类似株、甲型H3N2类似株(本年度已更新)、乙型Victoria系类似株。

新版指南明确,与上一年度相比,本年度对甲型H3N2流感病毒亚型疫苗组分进行了更换。这意味着,保护将更加精准。

H3N2对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敏感

“甲型H3N2毒株并非新型病毒,而是甲型流感的一个亚型,临床症状以高热、咽痛、肌肉酸痛为主,全身症状比普通感冒更重。”李升炉介绍,H3N2对奥司他韦、玛巴洛沙韦敏感,48小时内服药可有效阻断病毒传播,接种疫苗是最佳防控方式。

明确流感疫苗接种最佳时间

指南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接种禁忌的人每年接种。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优先推荐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罹患一种或多种慢性病者;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居住人员及员工;孕妇;6~59月龄儿童;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人群等8类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通常接种流感疫苗2~4周后,可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我国各地每年流感活动高峰出现的时间和持续时间不同,为保证受种者在流感高发季节前获得免疫保护,各地在疫苗可及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当地流感流行季前1—2月完成免疫接种,9—10月一般是最佳的接种时间,上述时间内未接种的人群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接种。

若在流感流行季来临前未完成接种,只要流行季未结束,都可以进行接种。此外,同一流感流行季节,按照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

“目前,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均覆盖H3N2。”李升炉表示。

提醒:合理用药,远离用药误区

生活中,不少人一遇到头痛脑热就会自行前往药店买药吃,其实这是不妥的,以抗菌药物为例。需要注意的是,抗菌药往往是感冒时的“无效武器”。多数普通感冒由病毒引起,而抗菌药仅对细菌有效,对病毒感染并无治疗作用。

李升炉提醒,滥用抗菌药不仅无法缓解症状,还可能引起肝肾功能损伤、过敏反应、肠道菌群紊乱等副作用,破坏机体天然防御屏障。更严重的是,不规律使用抗菌药会加速细菌耐药性产生,影响未来真正需要使用抗菌药治疗时的效果,增加治疗难度和医疗负担。

需要注意的是,当感冒合并细菌感染(如咳黄脓痰、血常规提示细菌感染指征)等时,通常需遵医嘱使用抗菌药。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对症药物,关键在于精准使用。感冒药需根据症状选择:若仅鼻塞、流涕、咳嗽,选用含减充血剂、抗组胺药的制剂即可;伴有发热症状时,可选用含退热成分的复方制剂,但不发热时无需使用。

避免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因其可能含相同成分,易导致药物过量而损伤肝肾功能。退热药使用需谨慎。体温低于38.5℃且无明显不适时,优先通过多喝水、休息等方式缓解症状;高热时按需服用退热药,但每次用药需间隔4小时以上,避免频繁服用。老年人、儿童及基础疾病患者需警惕退热药引发的大汗、低血压等风险,并禁用不适宜的药物种类。体温升高时,捂汗退热的方法不可取,会阻碍身体散热导致体温进一步升高。

特殊人群用药需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儿童用药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禁用成年人药物,仔细核对说明书;老年人用药要关注与其他基础病药物的相互作用,避免药物冲突;孕妇尽量避免用药,必须用药时需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种类,务必咨询医生并仔细阅读说明书。

责编:李琪

一审:高煜棋

二审:黄娟

三审:周文博

来源:三湘都市报·网站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