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羽 杨洋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05 20:01:07
编者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多次予以强调部署。日前,在“智汇潇湘 才聚湖南”活动中,湖南先后在多个城市面向省内外高校毕业生开展专场集中招聘,诚邀高校人才来湖南创新创业。
以此为背景,本报推出“创新创业印痕”专题系列报道,呈现近年来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创新创业工作,以飨受众,以资交流。
文羽 杨洋
一块红澄澄、晶莹莹的红糖,假如从诗意盎然、精巧美妙的包装盒拿出,则别有一番风味。这风味,与湖南劳动人事职业学院有关,或者说,它是该校某种意义上的一张“名片”。
瞄准麻阳红糖
杨兰现任湖南劳动人事职院自贸文旅学院(原经贸系)副院长。2018年9月,学校要在自贸院(原商贸系)开设网络营销专业,杨兰与赵晶晶,一两个老师,课说上就上,科研说搞就搞。还成立学校“网营协会”,招徕一些孩子参加。
2019年春,湖南省人社厅举办第二届“湖南省大学生社团就业创业能力挑战赛”,参赛项目须与脱贫攻坚有关。杨兰与赵晶晶一合计,“大姑娘上轿”,参赛试试,想通过社团建设,带动专业发展和创新创业。但是,服务“三农”从何入手呢?
辗转反侧,杨兰想起在湖南中医药大学附一医院,驻麻阳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队一个朋友,找他帮忙联系,想做一个卖冰糖橙之类项目。随即赶往麻阳,她俩发现,这里土壤含硒高,出产的东西营养好吃。其中舒家村乡盛产甘蔗,经过千年土法18道工序,连环锅熬制的红糖,颜色清澄,香甜还原度好,且有补血、催奶、调经功效,市场价值高。
但是,世人只知云南红糖和麻阳冰糖橙,而不知麻阳红糖,“蔗甜”难以守护。
为什么呢?通过深度调研分析,她们得出主因:偏于一隅,缺乏品牌意识。
“亟须进行品牌包装!”透过村民们渴望脱贫致富的眼神,她们感到责任在肩。于是,具有品牌从业经历的她们,提出打造品牌、产品升级、线上销售、专家背书等“设想”。经校、系主要领导同意,以“麻阳红糖”作为参赛项目。
初战告捷,“麻阳红糖”项目荣获第二届“湖南省大学生社团就业创业能力挑战赛”一等奖。
为何叫“红小方”
2019年8月,人社部举办首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湖南劳动人事职院拟将麻阳红糖,搬上国赛平台,时任校长的校党委书记徐厌平提出,随着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提升,我校参赛项目要修改品名,提升红糖品牌文化。
随即成立项目团队,时任系党总支书记的二级学院院长鲁柠负责互联网+、统筹调配资源,杨兰老师负责整体品牌部署,赵晶晶老师负责执行并安排学生训练、后勤等,周丹老师负责品牌文化,田娜老师负责形象设计,时任系主任的校教务处处长易红兵负总责。
怎么改名呢?业界调研,纵横分析,诸葛亮会……并且从苗乡“苦中品出一点甜”故事受到启发。项目团队成员、麻阳籍学生唐梦君回忆,她从小就对家乡红糖情有独钟,在家常常偷吃。奶奶发现后,大方拿给她,并现身说法,教育她做人要堂堂正正。


田娜供图
于是,团队决定将麻阳红糖,取名“红小方”。“红”是强调糖色,“方”是出锅后将条块改为方块,保持红糖基本营养和初始形态,具有“小芳(与方谐音)”般野性之美、原生态之美,并寓意做人要方方正正。
千年古法熬制的“红小方”,定位于中高端产妇人群,是时尚宝妈的育人恩物,从而宣传“写方块字、吃方块糖、育方正人”的品牌理念,实现古今红糖文化之承递。
IP形象如何设计呢?做一个妈妈的方脸,带四个小孩。“小方妈咪”即主产品红糖,“四个小孩”即四个衍生产品(生姜红糖“小方姜姜”、玫瑰红糖“小方玫玫”、草本红糖“小方乐乐”、坚果红糖“小方笨笨”)。以一个和谐甜蜜的“糖族”,依偎在朴实的牛皮盒装为基础,策划形成高品位的“红小方”品牌体系。
数年来,“红小方”闯遍全国,在“互联网+”“挑战杯”“创青春”等权威性创新创业大赛中,创造了2个国三,1个省冠,2个省金,2个省二,2个省三,1个优胜奖,1个校一。可谓频频过关,次次获奖。
与“国金”失之交臂
这么一块晶莹剔透的“红小方”,无论是学校招待海内外贵宾,还是摆在各种赛台及素雅场合,都令人眼前一亮。

在首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中,“红小方”广受关注。赵晶晶 供图
2019年12月,合肥。在首届“全国技工院校学生创业创新大赛”中,“红小方”受关注度极高,现场观摩者、品尝者、购买者络绎不绝,啧啧称赞。时任人社部副部长汤涛愉悦地观察、颔首点赞。当“红小方”团队路演时,从评委表情看,夺冠都有可能。
然而,不早不迟,偏偏这个时刻,赛场设备出现故障,“红小方”宣传片卡带,一分钟的全片视频没能播完,拉分项不声不响丢了,只得了个铜奖。杨兰、赵晶晶瘫坐现场。
有谁知道,此次备赛时间极其紧张,摄制宣传片只有3天。从通宵达旦写计划书、解说词,到团队师生深入麻阳;从采风、熬制红糖、动员并与苗瑶百姓表演,到剪辑编纂、精心打磨,为创作出一张高品位、沾满泥土、充满民族风情、体现民族团结且效果很好的“—分钟”,团队不知花费多少心力。
“折腾”的快乐
是的。当初,团队成员深一脚浅一脚、爬山越岭,来到麻阳红糖产地——麻阳张公坡村,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砍甘蔗、背甘蔗、轧甘蔗、熬糖汁、包装糖块,光是熬糖就有18道古法工序。师生们细细揣摩,深深体验,心手相应,从中感受劳动的快乐,感悟乡村振兴的真谛。
2021年5月,湖南省互联网+竞赛大幕即将拉开,“红小方”团队很想参赛,以提升项目品牌。时间一刻刻耗过,可是,因种种原因,团队未能拿到参赛入场券。一时间,不少人像泄了气的“皮球”。
心急如焚!团队主要人员到处游说,终于与学校招就处达成“君子协议”。按协议,杨兰、赵晶晶等人想点子,写方案,出计划书,昼夜忙碌,废寝忘食,硬是在2天内,在互联网冲上200多个申报项目,终于作为4个项目之一被推省赛。

“红小方”打赛团队。赵晶晶 供图
随即,团队成员头脑切换,如饥似渴地准备打赛,因而,“红小方”成为学校第一次入围省互联网+竞赛现场赛项目,并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互联网+竞赛,荣获铜奖。
纵观“红小方”数年打赛经历,无论深入乡村调研、体验、表演,而是在斗室讨论、创作,或者赛前突击修改,团队成员习惯于纵横比较,分析综合,不断折腾打磨。如参加大学生社团创业能力挑战赛时,从前天晚7点到翌日中午12点,团队通宵加班写项目计划书。学生不断调资料,杨兰、周丹不断地写写改改,共40页十几个版本,终于“拍版”。
纵观“红小方”品牌形成整个过程,徐厌平多少次深入现场对项目创意、策划、比赛技巧等推进,进行精准指导。并从紧张的财政中,破天荒一次挤出10万元,作为项目经费。
如此,在项目策划、营销、创意、服装、视频、路演展示、学生答辩、产品宣传册等方面,次次推进,屡屡递进。
喜欢折腾,是“红小方”屡屡获胜、蜚声教育界的重要“秘诀”。
遗憾与收获
“红小方”这么“红”,但是,种种原因,导致暂未大规模推向市场。


上下图:乡村体验。赵晶晶 供图
“不过,项目打赛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接触社会、了解民情,锻炼意志毅力,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教师与学生共成长,从而打造团队精神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红小方’没有白搞。”项目团队成员异口同声。
从鲁柠、杨兰、赵晶晶、周丹、田娜、王正根、李放、唐梦君、徐泽世、何颖慧等团队成员,一张张或俊俏美丽、或意气风发的表情上,可感受到“红小方”的甜蜜、雅致、诗意厚重与不易。
是呀,“红小方”承载了优美的故事和对女性的爱,释放了希望让更多人从中品味甜蜜,并展现了“以爱温暖世界”的湘人职院办学育人理念。
此项目被引入课堂,学生从产品定位、品牌故事撰写、视觉设计到线上店铺运营全流程参与,促进“工学结合、专创融合”。 “红小方”团队举一反三,创新实施“网店运营”“文案策划与写作””网店视觉设计”等跨课程联动教学,先后在湖南省教师职业能力大赛中4次获奖。实现“赛教融合,教学相长”。
校长钟秋明认为,像“红小方”这样具有品牌价值、文创价值和教学示范效用的创新创业项目,应该在全校发扬光大。
责编:王铭俊
一审:杨丹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