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东 湖南日报 2025-11-05 15:58:55
湖南日报11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镇东)11月1日,“南京大学食堂售999元帝王蟹”词条冲上热搜,当4.2斤重的鲜活帝王蟹以999元的标价出现在该校仙林校区第九食堂价目表上时,这只“天价螃蟹”吸引了不少网友关注。
11月4日,该校回应:为在校园内进一步弘扬勤俭节约风尚,负责该窗口经营的餐饮企业已对现有菜式供应进行调整,确保菜式更加丰富多元、实惠亲民,更好地契合大学食堂的基本定位。
“大学食堂,成年人的世界,明码标价,有何不可?”
“有能力就吃,没能力就努力吃。”
“几个同学凑伙一起尝尝,难道不是很有趣的大学体验吗?”
……
一边是学生拼单尝鲜的新奇体验,一边是与大学生经济现状脱节的尖锐质疑,高校食堂的“宠爱”边界在哪,成为热议焦点。
网图
据网上图文显示,在该校食堂窗口前,展示有帝王蟹、长脚蟹、波士顿龙虾、石斑鱼等鲜活海鲜食材,显示标价为数十元到近千元不等,其中帝王蟹(4.2斤)标价为999元一只,长脚蟹(1.9斤)标价为348元一只,波士顿龙虾(0.9—1斤)标价为158元一只。此外还标有“海鲜免费加工”字样,做法支持白灼、蒜蓉、椒盐、火锅等
争议的核心,绕不开一组扎心的数据。某调研机构发布的《2025年大学生消费习惯报告》显示,当前全国大学生月均生活费为1744元,其中1301—1600元区间占比最高,达22.3%;其后的分别为1601—1900元(16.7%)、1901—2200元(16.5%)与1001—1300元(14.8%)。这意味着,999元的帝王蟹,已超过近半数学生半个月的生活开支。
“食堂并没有取消多样的平价菜,只是多了个选择而已。”南大大三学生李同学说。在支持者看来,高校食堂引入高端食材是市场化尝试,满足了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卖海鲜的档口在全校百余个档口中仅占1个,并未影响平价餐饮的供应。部分教育从业者也表示,这是高校后勤服务与时俱进的表现,能让学生在校园内接触多元消费场景。
反对声音则直指“消费观”与“公益属性”的矛盾。大学生没有独立经济能力,花父母的钱为“新奇感”买单,不是值得提倡的事,高校食堂自带公益属性,核心使命应是保障学生基本餐饮需求,有限的资源更应投入到提升平价菜品质、优化就餐环境上,而非服务小众高端需求。有网友更犀利评论:“勤俭节约是高校的育人理念之一,食堂卖帝王蟹,传递的导向值得商榷。”

目前,南京大学似乎已下架帝王蟹。同时,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学生实践平台“新潮”公众号发布的《高校食堂改革不会止于一只帝王蟹》一文,引发了新的思考。文章提出:“校园不会因一道菜助长奢靡,学生也不会因一顿饭盲目攀比。节俭是美德,合理消费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对于偶尔的尝鲜,不妨多一些平常心。”
一只帝王蟹,戳中了高校餐饮改革的痛点——如何在保障公益属性与满足多元需求之间找到平衡?这或许比争论“该不该卖帝王蟹”更有意义。
湖南高校食堂有哪些“宝藏美食”?近日,本报发起《湖南高校干饭攻略》征集活动,欢迎广大读者与高校师生积极投稿,展现校园餐桌的烟火气与新变化。
责编:刘镇东
一审:刘镇东
二审:余蓉
三审:黄京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