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2025-11-04 16:33:19
当聚光灯如月光倾泻,话筒递到手中的刹那,连日来在稿纸上圈点的停顿、镜前揣摩的语气,忽然有了生命。我不再是背诵台词的参赛者,而是文字的摆渡人,用声音作桨,载着听众驶入文稿的意境:读至山河壮阔处,喉间似有长风掠过;念到情愫婉转时,语调便如溪流轻淌,连呼吸都与文字的脉搏共振。(湖南中医药大学 王诗斯)
这场朗诵比赛于我而言,是一次珍贵的历练,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朗诵的魅力,正在于用声音赋予文字新的生命。从理解到表达,每一个字的轻重缓急,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比赛不仅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深刻的学习。
跳脱出参赛者的身份,每一位朗读者,都是联系作者与听众情感的媒介。用自己的声音将情感传递给听众,是每一位朗读者的责任。当我朗诵《红铁》这样的作品时,我希望用自己的声音,让那些朴素的文字拥有温度,让其中刻骨铭心的篇章变得滚烫,像烧红的烙铁一般,让大家感受到先辈们用热血焐热的信仰。红色,是我们青春的底色,更是中华民族的信仰之色,它是流动的、鲜活的、滚烫的,永远不会冷却。(湖南中医药大学 廖梦园)
通过这次经历以及与老师的交流,我深刻感受到,这类赛事远不只是简单的朗诵比赛。它更是让社会听到我们青年的呐喊,让世界聆听到青年声音的重要窗口,是青年大学生与社会接轨的第一步。朗诵带领我们跨过历史的长河,连接古今中外的灵魂。正如托尔斯泰所言:“艺术就是情感。”朗诵,正是人类情感共通的语言。在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中,我们不仅聆听到先贤的声音,更在当下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回响。(湖南中医药大学 赵亚男)
第六届“邮政杯”湖南日报朗读者活动的主题“朗朗青春,生生不息”,并非一句空洞的口号,它藏在我们每一次向前奔跑的脚步里。青春从不是温室里的花期,而是迎着风、向着光的成长,是跌倒后仍能笑着爬起的勇气。这份勇气的底色,便是“信仰”。它不必宏大到遥不可及,或许是对知识的执着,对理想的守护,或是为热爱之事尽一份力的初心。
当青春与信仰同行,“青春绽放”便有了最动人的模样。那是课堂上专注的眼神,是赛场下挥洒的汗水,是面对挑战时不服输的韧劲。朗朗青春因生生不息而鲜活,因信仰支撑而坚定。(湖南中医药大学 王晓雯)
比赛终会落幕,但对语言艺术的热爱永不散场。落幕时,名次早已淡作背景。真正刻在心底的,是深夜台灯下反复打磨的执着,是导师细致的指导,更是聆听他人演绎时的震撼——同一段文字,有人以铿锵诠释热血,有人用低吟诉说温柔,原来声音的调色盘上,能绘出千万种风景。
这场比赛不是终点,而是我与朗诵的新渡口。不论结果如何,这都会是我人生中一次很棒的经历。我会怀揣这份感恩,在朗诵的道路上继续用心发声,让文字的光芒在唇齿间永恒绽放。(湖南中医药大学 王诗斯)
责编:李云建
一审:陈建
二审:李云建
三审:姚瑶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