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换季嘴唇就爆皮?别再怪喝水少了!医生提醒:可能是这病在搞鬼

  人民网科普微信公众号   2025-11-03 13:01:16

随着天气变冷、气候变干,一个非常折磨的问题,又“准时”找上了很多人——嘴唇发干、反复起皮。有的朋友更惨,痂皮脱落后,嘴唇还会红肿出血,一吃热的、辣的,立刻让人“痛苦面具”。

如果你也有上面的这些情况,要注意了,你可能患上了“剥脱性唇炎”。

“剥脱性唇炎”

是怎么回事

剥脱性唇炎指的是发生在唇红部或皮肤与唇黏膜过渡带的炎症。它的主要特点是:

脱皮

嘴唇皮持续剥落,在不同部位可能以不同的速度进行

干燥、结痂

嘴唇干燥明显,持续有裂缝、干裂,形成黄白色痂皮

其他炎症

可能出现发红、水肿、甚至出血和血性结痂

主观感受

烧灼、瘙痒、敏感、麻刺或疼痛。严重的疼痛或干裂可能影响进食和说话,并限制张口

受累部位

通常上下唇都受累,不过下唇往往更严重

患病特点

通常是慢性的,会持续数年,并可能时不时地波动

具体表现如下:

这种唇炎一般同时影响上唇和下唇,但偶尔也会出现只影响一侧嘴唇的情况(通常是下唇)。

数据显示,剥脱性唇炎在30岁以下人群中最为常见。不过,少数中老年人也会受到影响,只是比例不是那么高而已。女性出现剥脱性唇炎的概率更高,女性与男性的患病比例约为3~4:2。

不过要注意的是,唇炎的类型有很多,许多其他的唇部问题可能表现和剥脱性唇炎类似,比如口角炎、剥脱性唇炎等等,一般人很难分清。所以,如果确实有嘴唇长期、反复的脱皮和干裂,这时最好及时就医,看皮肤科医生或者口腔黏膜科医生,进行针对性的评估。

口角炎:感染、刺激或是过敏等因素引起的嘴角发炎、红肿和疼痛。

湿疹性唇炎:由刺激、过敏、体质等因素引起的嘴唇红肿、干燥、脱屑、干裂、瘙痒等病变。

人为性唇炎:咬唇、吮吸等不良习惯或自伤行为造成的唇部炎症,累及嘴唇周围皮肤时也叫做舌舔皮炎。此外,由慢性损伤引起的剥脱性唇炎也属于人为性唇炎。

其他的还有感染性唇炎、光化性唇炎、腺性唇炎……

 

“剥脱唇炎”

是喝水喝少了吗?

是咬嘴唇咬的

很多人会把嘴唇干燥、脱皮归咎于喝水少,但对剥脱性唇炎来说,情况更复杂。它的发作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简单用 “缺水” 来解释。

01 不良习惯

唾液中的消化酶会损害嘴唇的保护屏障,如果平常经常舔唇、吸吮、咬唇或者抠唇,容易导致嘴唇干燥、脱皮和开裂。

除此之外,口呼吸、吸烟、口腔卫生不良等因素,也会使嘴唇更加干燥,进而诱发舔唇等不良习惯,也有可能导致剥脱性唇炎。

02 情绪问题

研究显示,焦虑和情绪压力是剥脱性唇炎的病因或加重因素,一些患者的病情复发就与新的焦虑发作相关。

03 外界刺激

长期风吹、日晒、寒冷刺激,也可能诱发。

得了“剥脱性唇炎”

还会好吗?

遗憾的是,剥脱性唇炎的病程通常是慢性的,可能会持续数年,因此治疗起来确实是具有挑战性的。

不过,也不是没有希望,根据目前的临床经验和研究进展,剥脱性唇炎还是可以很大概率得到缓解甚至完全消退的。有数据显示,治疗后总体响应率(缓解或改善)可以达到35%到80%,出现缓解或改善的平均时间,大概是治疗2个月后。而应对的关键,在于找出并控制诱发因素,并坚持综合治疗。所谓的综合治疗,指的是护理、药物等多方面的治疗,它们都有帮助作用。

首先,局部使用的润肤剂和保湿剂(如凡士林)就很重要,因为它们可以保持嘴唇湿润、形成保护屏障,并能帮助患者意识到不良习惯,从而减少创伤。稳妥起见,还建议做好防晒和防寒保护。

另外,还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习惯。许多报告显示,在经历情绪压力、焦虑和抑郁危机时,病情会再次复发,这也可能是因为在压力时期的舔唇习惯加强引起来的。因此,良好的情绪很重要,必要时可以看心理医生和精神科医生,进行合理的心理治疗。行为修正同样重要,必须努力停止舔唇、抠唇或咬唇等异常习惯。

最后,也是医学干预,也就是用药治疗。这需要由医生把握治疗的细节,包括用什么药、用多久、什么时候调整用量和频率。常见的药物有2大类,一个是外用糖皮质激素,另一个是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它们的目的都是减轻炎症和症状。

总之,虽然剥脱性唇炎是一种慢性且容易复发的疾病,但通过专业的医疗干预和对潜在心理因素及不良习惯的管理,相当多的患者都还是能获得明显的改善,甚至达到完全缓解。

希望大家这个秋冬都能守住 “水润唇”,不用再为嘴唇脱皮、刺痛烦恼。不管是热辣火锅还是香甜奶茶,都能吃嘛嘛香!

责编:周顺

一审:周顺

二审:刘文韬

三审:杨又华

来源:人民网科普微信公众号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