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客户端 2025-11-03 08:17:39

潘年英
据说,在湘潭读书界,我的书房是有些小小名气的,因为我常常躺在书房的摇椅里自拍。我本来想表达的是一种惬意的悠闲生活,但拍下来的图片却无意中暴露了我摇椅背后的大量藏书,所以在读书的江湖上有些传闻。
我的书房里一共有多少藏书呢?不知道。我没数过。估算是在两万册左右。因为我们学校有一个老师,号称有一万多册藏书,但我去他家参观了,说实话,他的书不及我的一半。所以,如果他有一万册的话,我起码有两万册。
都有些什么书呢?什么书都有。
我的藏书很杂。差不多只要是文科的书,我能看得懂的书,都会收藏。但大体来说,又集中在这三个方面:一是文学类书籍,这是收藏得最多的图书种类,历代文学名著我差不多都收齐了,还有那些不怎么著名的作家的作品,我也有不少;二是哲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民间文学类图书,这类图书也很多,几乎占了我书房的大半壁河山,毕竟我是教这类课的嘛;三是摄影和画册,这类图书我也非常多,不仅多,而且书籍开本都很大,很占地方,这类图书我没专门的书架来装,只好摆在书房中间的空地上,开始几年只有几十上百册,还好,现在已经堆满了整整一屋子,书房的空间几乎全部被占领了,连书桌也放不下了,我的书桌只好转移到了卧室的窗台下。
我家藏书虽多,但我不是藏书家。我这些书,都是我早年在全国各地旅行时买下来的。我过去到任何地方旅行,风景区我是不去的,我只去书店,哪里有书店我都会去拜访,而只要我一走进书店,出门时我必定会带走一大包书。就像蜜蜂那样,我把这些书大包小包地买回来,放在家里,慢慢地,书房就装不下了。
年轻的时候,我就渴望着能拥有一个自己的书房。这里有个故事。我年轻时谈了一个女朋友,那女友漂亮的外表实在吸引我,但更吸引我的,是她家众多的藏书。我当时心想,只要跟她结婚,这辈子就有看不完的书了。遗憾的是,后来我跟那女子并无缘成为一家人,但却因此激发了我对早日建立自己的书房的强烈欲望。我不抽烟,不喝酒,不买衣服,甚至,也不请客吃饭,我把所有的余钱,都用来买书。没过几年,我的书就多得没地方放了。
我当单身汉时,只有一间9平方米的房子,我就把一些不会经常看的书打包做成床垫,然后睡在书上,另外那些需要经常看的书,就堆在床的周围。有朋友来看望我,总担心那些书说不定什么时候会倒下来埋葬我,我说不要紧的,被书埋葬,也是幸福的。
我后来因工作调动了几个地方,先是从贵州到福建,再从福建来到湖南,每次搬家,我都没有家具,只有书。搬家公司看到我没什么家具,最初开出的搬家价格都不高,但后来真正搬动那些书时,他们就感觉上大当了,要求加钱,我同意,给他们加钱。
我调到湖南后,分到了145平方米的房子(在福建是165平方米),这是实实在在的居住面积,没有公摊,四室两厅两卫一厨,我除了有一间完全是书的书房,其余的房间也都装满了书。我们家是不装修的,就用书架来装修四面的墙壁。很多朋友来到我家,最突出的印象就是书多。
“天啊!那么多书!看得完?”这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感叹和疑问。
我说绝大多数都没看。
“那你买来干什么?”
“喜欢。”
对,就是喜欢。我说了,我这人,没别的爱好,就只喜欢买书。可以说是买书成癖。从前是把逛书店当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现在是把网购当成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动。以至于到了一天不买书,心里就发慌的程度。
书多成灾,我在家里已经待不下去了。现在,我被我买的书挤出了家。我在办公室里又开辟了一个新的书房。在这个空间里,我只摆放了一百来本书,我心里的打算,是把这一百来本书认真看完,就很不错了。但是,刚写到这里,我的手机铃声又响了,是一条网购的新书到货的短信。我知道,要不了多久,这个书房空间也会很快被新的图书占领,我到时候去哪里栖身,还真是个大问题。
(作者系湖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出版作品四十多部。)
责编:邓正可
一审:黄煌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