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科普|夜晚,火龙果种植园为何成了璀璨灯海?

王铭俊   湖南日报   2025-10-31 19:21:08

近日,广西的火龙果种植园再次成为焦点,不过这次不仅仅因为甜美的果实,还因为那片宛如演唱会现场的璀璨灯海。

夜晚,火龙果种植园为何要开灯?

背后,大有讲究。

今日科普,为你解答。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知识多一点】

夜晚,成千上万的LED灯点缀火龙果园,这并非单纯的视觉盛宴,而是果农们为火龙果精心设计的“增产计划”——用灯光骗它们努力开花结果。

为什么火龙果需要“补光”?
  火龙果原产于光照充足的中美洲沙漠,是一种典型的喜光植物。它每天需要至少12小时的光照才能顺利开花。然而,自然光照受季节和天气限制,无法常年满足需求。通过人工补光,模拟长时间日照,可以“唤醒”休眠中的火龙果,诱导其提前开花、延长结果期,从而实现全年稳定供应。

有人可能担心:如此大规模的灯光秀,会不会非常耗电?实际上,种植园普遍采用高效的LED冷光源,不仅光效高,还能避免过热灼伤植株。许多园区还配备了智能光敏传感器,只在光照不足时自动开启,最大限度节约能源。
  补光时间也经过科学测算,采用“间隔补光”模式。研究发现,持续光照反而可能降低果实品质,比如使花青素含量下降。根据不同试验,选择特定时段补光,既能提高产量,又能保证果实口感和营养。

补光技术在农业中应用广泛。例如,温室中的草莓和西红柿通过补光灯提升品相、提前成熟,实现错峰上市。甚至在育苗阶段,补光也能帮助幼苗茁壮生长。

除了光照,科学家还从其他自然现象中寻找灵感。比如,模拟雷电的高压电击能促进蘑菇生长,因为电流产生的冲击波可刺激菌丝活动。还有研究发现,为绿豆播放特定频率的音乐,能显著提升产量。这些创新尝试,展现了农业如何通过理解自然规律,巧妙优化生产。

参考文字来源:果壳自然

责编:李传新

一审:王铭俊

二审:段涵敏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