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番 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31 15:23:18
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刘番
“免费吃饭,吃完直接走就行……”10月30日,走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县迁陵镇花井社区“六哥大碗饭”自助快餐店,门上贴着的“免费吃饭”告示十分醒目。自2024年6月8日开业以来,店主彭红勇始终坚持为遇到困难且没有收入的人员提供免费餐食,在当地被传为佳话。这是保靖县以培育“好人文化”为抓手,让文明之花在武陵山脉深处绚丽绽放的一个缩影。
在保靖,这样的凡人善举并非孤例。2023年“6·30”特大洪灾中,黄剑、宋欢、周秀坤三人组成的救援小组,在齐腰深的洪水中连续奋战6小时,成功救出11名被困群众,荣获2025年“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称号,成为该届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群体。
身患残疾的75岁老人贾祖祥,坚持十年义务清扫甘溪村村道,这位朴实的老农也因此获评助人为乐类“湖南好人”。
在保靖县复兴九年一贯制学校,失去双腿的学生彭金华用坚韧书写着别样青春。在师长关爱下,这个坚强的女孩以“知识改变命运”为信念,用灿烂笑容面对生活挑战,获评2025年“新时代湖南好少年”。
目前,该县共有全国道德模范3人,中国好人3人,省级道德模范3人,新时代湖南好少年2人。
这些文明硕果的取得,离不开保靖县创新构建“德治引领+法治护航”的文明建设双引擎机制。
在德治方面,该县通过“发现—培育—表彰—传承”全链条机制,邀请“保靖好人”“道德模范”代表出席县内重大活动等,树立德者受尊、好人好报的鲜明导向。
在法治建设领域,作为“全国文明单位”的保靖县司法局积极探索“法治+非遗”普法新路径,推动法治宣传接地气、入人心。土家山歌《宪法来做指南针》旋律悠扬、歌词通俗,唱响在田间地头,让宪法精神随着民歌飞入百姓家;而普法版《挖呀挖呀挖》短视频则以轻松活泼的形式解读法律知识,全网播放量突破千万,在寓教于乐中引发广泛共鸣。
更令人欣喜的是,文明新风已从个体善举延伸为全民参与的乡村振兴实践。保靖县创新打造“村厨村艺”这一全国性的“村字号”文化品牌。通过“晒美食、晒非遗、晒幸福”,构建立体传播体系、延伸消费场景、推动产业融合,不仅实现超100亿次的全网曝光,显著带动旅游、餐饮和农产品销售增长,更激发全民参与热情,培育大量乡村人才,让文化活力成为驱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劲引擎。
文明新风,正悄然浸润城乡每个角落。在新晋“全国文明村镇”吕洞山镇,文明已不仅是一种风尚,更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动能。该镇将“见义勇为”明确写入村规民约补充条款,以制度之力涵养善行义举。同时,依托“文明创建+非遗传承+茶旅融合”的特色发展模式,既守住了文化根脉,也做活了产业文章,让文明乡风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如今,穿行在保靖的青山绿水间,既能感受到黄金茶的醇厚芬芳,更能体会到文明新风的温暖浸润。
责编:李孟河
一审:莫成
二审:杨元崇
三审:张颐佳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下载APP 报料
报料 关于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