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神曲《没出息》,为何让我们抢着“对号入座”?

  湖南日报   2025-10-31 10:44:00

文|何世华

“本来应该从从容容、游刃有余,现在是匆匆忙忙、连滚带爬。”近日,中国大陆音乐人王搏以台湾民进党籍民意代表王世坚以往视频为素材创作的歌曲《没出息》在两岸爆红,连国台办发言人都在新闻发布会上化用其歌词回应议题。

王搏的创作起点是王世坚质询时的几句话语,这些话语本承载着具体的政治语境,但王搏敏锐捕捉到其中超越场景的戏剧张力:“从容与狼狈”的强烈反差、“怒斥与哽咽”的情绪冲突,以及“没出息”这个词自带的市井批判感。他并未简单拼接素材,而是通过电子乐的节奏卡点,将质询时的语气起伏转化为音乐的强弱律动,让语言的情绪质感与旋律精准契合。

更精妙的是对歌词意象的深度拆解与重构。歌词里“从从容容”与“匆匆忙忙”的对比,是对理想生活与现实困境的精准概括。前者是人们对“遇事不慌、掌控节奏”的普遍向往,后者则是当代人在生活里踏实前行的真实足迹。而“没出息”这句口语化的斥责,更是戳中了不同群体的情绪痛点:它既可能是长辈对晚辈的期盼,也可能是人们的自我调侃。王搏没有局限于原话语的特定指向,而是将这些意象从具体场景中抽离,与“连滚带爬”“睁眼说瞎话”等充满生活气息的表达结合。这种表述成为对每个人认真活着的真实描摹,让人们能在歌词里看见自己。同一个词汇在不同群体那里获得了个性化解读,原来的话语不再是单纯的情绪宣泄,更成了能容纳多元心声的“情感容器”。

在《没出息》的加长版,王搏加入了原创Rap,歌曲的情感层次更显丰盈。如果说前半段的素材改编是对“没出息”状态的解构,那“乡音未改依旧很浓,却忘了家乡的面容;为你留了一盏灯,一直在等啊等”这句原创歌词则完成了情感的升华。它将个体漂泊的怅惘升华为对根脉的眷恋,让歌曲从对他人的嘲讽,转向对自我的观照:承认“连滚带爬”的狼狈,守住“留灯等待”的温情,让作品在魔性之外多了深沉温情。这样的处理,让作品跳出了简单的情绪宣泄,具备了治愈人心的力量。

剖开《没出息》的走红密码,会发现它的热度并非偶然,而是王搏多年创作理念的集中体现。回溯他的作品序列,2021年《穷叉叉》以趣味拼接打破音乐创作的严肃壁垒;2024年的《帽衫》以细腻的情感表达,将一件旧衣服背后的回忆与思念写成歌;直到如今的《没出息》,他再次拓宽创作边界,以公共话语为素材进行创作。贯穿其中的,是王搏“万物皆可写成歌”的创作信条。街头的一句闲聊、衣柜里的一件旧物、人们挂在嘴边的自嘲,甚至是那些被忽略的小情绪,都是他的创作素材。他的音乐成了普通人喜怒哀乐的“收纳盒”。

当潮水渐渐褪去,《没出息》会被淡忘,但它在这个时代,曾成为连接人心的纽带,让人们暂时放下分歧,在共同的情绪中读懂彼此的喜怒哀乐。这或许就是“没出息”背后,真正的“出息”。

湖南日报湘江副刊艺风版面投稿邮箱:whbml@163.com

征集:戏剧与影视、美术、音乐、书法、舞蹈、摄影、非遗等题材评论及散文。

责编:刘涛

一审:刘瀚潞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