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爱心驿站长沙的哥坚持16年暖心助人

  潇湘晨报   2025-10-31 06:40:59

10月29日清晨,晨雾还未散尽,几台车头印着雷锋头像显得有些特殊的出租车载着米、油等慰问物资穿梭在城市街道里,其中领头的便是雷锋车队队委罗旭。“老人家,我们来看您了!祝您重阳节安康!”双手提着米和油的罗旭,轻轻敲开困难老人的家门。

2009年长沙市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蓝的雷锋车队成立,罗旭主动第一批申请加入。在日常运营中,罗旭发现不少残障人士、孤寡老人出行不便,常常在站台犹豫徘徊,这让他下定决心把照顾他们看作自己的“额外使命”。此后,他的出租车不仅是运载乘客的交通工具,更成了困难群众的“爱心驿站”。

10月29日,重阳节罗旭代表雷锋车队慰问老人。组图/受访者提供

爱心司机:被救助者成了我学习的榜样

五年前的一个冬日,罗旭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来电人周国民是一名残疾乘客,希望能有人送他前往移动公司办理套餐修改业务。当罗旭驱车赶到其家中时,眼前的景象让他深受触动:家徒四壁,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具,周国民因失去双手双脚,生活极为不便。目睹他的困境,罗旭暗下决心要尽全力提供帮助,当天就开车陪同他处理生活事宜,还帮他交了生活费。

2021年的冬天,持续近四个月的低温让罗旭始终牵挂着独居乡村的周国民。“周哥,冬天太冷了,我给你送件大棉袄过去,一定要多穿点。”罗旭的关切令周国民感动不已。之后,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和志愿者得知他的故事,纷纷伸出援手,帮助他销售农产品,解决生活难题。谈及现在的生活,周国民言语间满是感激。

在多年的交往中,罗旭也逐渐了解到周国民自强不息的人生历程:为了不再拖累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他用十八年时间重新学习生活技能——仅学会坐起来就用了八年,凭借惊人的毅力走出自卑,如今已能基本自理起居。“人只要活着就有希望,就能创造奇迹。”周国民的这句话打动了罗旭。

“我原本是想帮助周哥解决出行困难(的问题),没想到在交往中,他自强不息的信念和为幸福生活拼搏的精神,反而成了我学习的榜样。”罗旭感慨道。

罗旭免费接送高考学子。

日常践行:把志愿服务融入每一次出车

2025年8月,罗旭开着出租车在长沙汽车南站附近行驶,看到路边一位孕妇模样的女士身旁堆满行李,满脸焦灼。

“师傅,能送我到高岭小区吗?”女士上车后,急促的气息里难掩疲惫,额角的汗水顺着脸颊不断滑落。“当然!”罗旭快步下车,将大大小小的行李分装到后备箱和后排座位。

交谈间罗旭得知,这位女士来自邵阳,怀着八个月的身孕,此次专程赶来长沙与丈夫团聚,并打算在本地生产,因此携带了大量生活用品。半小时后,车辆抵达高岭小区。“师傅,东西放一楼门口就行,我丈夫还没下班,我稍后自己搬。”女士说道。

“大姐,这么热的天,你怀着孕哪能搬重物?我帮你搬到五楼!”没等女士反应,罗旭已经扛起行李,往返数次将行李悉数搬至女士家中。

在长沙当了25年的哥,罗旭不仅坚持以高品质服务对待乘客,还定期无偿献血,连续多年参与爱心送考护航学子逐梦,结对帮扶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扶贫帮困、助残扶残的一线,他和雷锋车队的队员们从不缺席,文明劝导、免费接送困难群众更是家常便饭。“出租车开到哪里,好事就做到哪里。”这是罗旭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自2009年申请加入雷锋车队后的行动准则。

作为雷锋车队的核心骨干,罗旭不仅自觉践行雷锋精神,还积极传承带动新人。他常常组织队员开展业务培训和志愿服务交流,分享服务技巧和帮扶经验,鼓励年轻驾驶员将学雷锋融入日常营运。在他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年轻驾驶员主动加入雷锋车队,他们把出租车变成流动的“爱心驿站”,让雷锋精神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传递蔓延。

责编:谭思敏

一审:谭思敏

二审:唐能

三审:赵雨杉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