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30 17:13:3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0月30日讯(通讯员 唐淑芳 胡卉)近日,湖南省株洲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以下简称“株洲中心”)以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为契机,邀请市政协民盟界别、环境资源界别委员来中心开展改善生态环境专项民主监督调研。株洲市政协副秘书长刘文清,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单童,民盟市委会专职副主委刘娅娟等多位市政协委员及公众代表走进监测一线,实地感受株洲生态环境治理的“数据密码”与“科技力量”。

在室外无人机巢展区,讲解员现场演示无人机起降操作,详细介绍“北斗+无人机巢”生态监测场景模式。该模式打破传统监测“定时定点”局限,实现“全天候、全时段、全覆盖”动态监测。随着无人机平稳升空,让委员与公众代表直观感受到科技为生态监测带来的便捷与精准。随后,一行人前往空气自动监测站,站内精密仪器24小时不间断采集、分析空气中的PM2.5、臭氧等污染物指标,讲解员详细介绍了设备运行原理及数据传输流程,自动监测站为空气质量预警预报提供实时依据。

走进分析室,水质COD测定、大气颗粒物组分分析、重金属检测等现场操作有序开展,完整呈现监测数据从样品分析到结果出具的全流程质量管控环节,严谨的操作规范与严格的质控标准,让委员和公众代表切实感受到株洲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专业性与可靠性。

座谈会上,株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钟学才代表中心汇报工作。他指出,株洲中心作为区域生态监测“核心阵地”,全要素监测能力突出。现拥有各类分析仪器设备30余种200多台(套),持有实验室资质认定(CMA)合格证书与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CANS)合格证书,是全省唯一具备双资质的市州中心,可承担9大类30余个因子监测任务;2024年主动承担地方事权23项,以精准监测数据为水、气、土、声等领域环境决策提供坚实技术支撑。截至2025年10月27日,市区空气优良天数达271天,优良率90.3%;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与全市25个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顺利完成国家、省级共35个点位土壤采样任务;2024年联合市气象局完成的“株洲重污染天气预测预警技术研究”项目,还荣获“湖南省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围绕这份“成绩单”,市政协委员积极建言,从“强化区域监测协同联动”“加大生态环保知识传播力度、提升公众参与意识”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为株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注入新思路、新举措。这种“专业监测+民主监督”的联动模式,不仅强化了生态环境治理的技术支撑与监督保障,更推动形成“政府引导、专业支撑、公众参与”的生态环境治理合力,为株洲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高质量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株洲中心将以此次专项民主监督调研为契机,持续优化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机制,充分发挥分析实验室、无人机巢、空气自动站等平台作用,主动吸纳委员意见建议,将民主监督效能转化为生态环境治理实效,搭建专业监测与公众参与的“连心桥”,携手社会各界共同筑牢区域生态安全屏障,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株洲、推动全市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贡献更大力量。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报料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