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老人“头号杀手” 这些高风险场景必查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9 16:03:18

今天(10月29日)是九九重阳节。根据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4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1031万人,占总人口的22.0%;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023万人,占总人口的15.6%。

老年群体的健康福祉不仅事关每一个小家庭,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全社会都应从点滴细微处关心关爱老年人。生活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风险有哪些?又该从哪些方面给予他们实际的帮助?

跌倒是老人健康头号“杀手”

据统计,跌倒是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而髋关节骨折也被称为“死亡骨折”。

老人在外出时,要注意上下台阶、搭乘公交、乘坐扶梯时站稳扶好,恶劣天气减少出门。

室内防摔应注意:

1.“不高过”原则

老人的常用物品,放置高度不应超过肩膀。重物往下放,轻物往上放。

2.清除地面障碍

家里地面的电线、过门毯的边缘,都可能是“绊脚石”。要确保通道畅通,地毯最好用胶带固定在地面上。

卫生间、厨房门口这些易湿滑的地方,提前放上防滑垫,安装扶手。

3.保持照明

在家中触手可及的地方安装小夜灯,若照明灯坏了及时修理。

若遇到老人摔倒,应先判断情况:

看神志是否清醒

若意识不清或剧烈头痛、呕吐,应立即拨打120。这可能是头部受伤或内出血的症状,极其危险。

同时让老人平躺,不要垫高头部,若有呕吐,需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窒息,然后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待专业救援。

看是否能活动

若出现剧痛、无法活动某部位(疑似骨折), 不要移动或试图扶起,应固定受伤部位并拨打120。

若有流血,用干净的布料或纱布按压伤口止血,止血时若为动脉出血(出血呈喷射状),需采用压迫动脉近心端的方式。

若必须移动(比如身处危险地带),需用硬板(如木板、厚书本)固定患肢后,再小心平移。

保持后续观察

询问老人是否有头晕、肢体麻木等其他不适,排除潜在的颅内损伤或骨折可能。

若神志清醒,仅有擦伤或轻微肿痛,可小心搀扶,让其缓慢坐起。对擦伤进行清创消毒,冷敷肿痛处(24小时内),切忌揉搓。后续需密切观察老人情况,若出现不适及时送医。

安全用电 严格防火

山东日照香河消防救援站副站长金龙介绍,老年人由于记忆力衰退,反应力下降,易出现忘关火、关气的情况,极易引发火灾。

做到“人走火熄”

做饭时,如果中途要离开厨房,必须养成“先关火”的习惯。

可以给老人买个定时器放在厨房,煲汤、烧水时设定好时间,铃声一响,立刻去查看。

加装“安全卫士”

建议家中安装“燃气报警器”和“独立感烟探测器”,配备灭火器、灭火毯等消防器材。

若出现燃气泄漏或火情,监测设备能在第一时间发出刺耳警报,不仅能提醒老人自己,也能通知到邻居,方便及时处置。

注意用火用电

及时淘汰老旧、破损电器和不合格的插线板。

不要整夜开电热毯,上床前预热,上床后就关掉。

嘱咐老人不要在床上抽烟,以防引燃被褥失火。

2025年10月,天津一瘫痪老人卧床吸烟引燃床铺,所幸家人及时将其救出,消防随后将火势控制。

△图源:天津消防

不在密闭空间内烧炭取暖,不用明火焚烧纸钱。

保持通道畅通

一些老人有攒纸箱、杂物的习惯,应及时排查屋内、走道、阳台是否堆放杂物、废品,避免堵塞安全疏散通道

关爱独居老人

安全常记心间

据《第五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基本数据公报》显示,全国独居老人比例已达14.2%,这一特殊群体的生活安全尤其值得注意!作为子女、亲属无论日常多么繁忙,都应设身处地为独居老人考虑,提前清除隐患,保持联系渠道畅通。

多给老人讲防火知识,提高他们的消防安全意识。

给老人配备一部操作简单、字体大、带有一键SOS功能的手机,把子女、邻居、物业、社区医院的电话设置为快捷拨号。若遇到突发情况可一键呼叫。

提前为老人准备哨子、手电筒和必备药品,制作带有病史和联系电话的个人信息卡等。

独居老人可将一把家门钥匙留给邻居,以备不时之需。

温馨提醒

家有一老 如有一宝

无论多忙应常回家看看

提前排查隐患 保持联系顺畅

确保老人平安

祝愿天下老人

岁月静好,福寿绵长

责编:刘双

一审:欧阳伶亚

二审:彭彭

三审:文凤雏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