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9 15:55:30
文丨骆志平
“徐尚医”原名徐茂英,浏阳人,乃清乾隆间楚地中医,与清代名医“黄宫绣”多有交集,得到黄宫绣指点,深研脉学、验方与膏方,善治疑难杂症。被誉为“上医”“善医”,其自谦为“尚医”,百姓敬称为“徐尚医”。
因医术好、德望高,看诊者络绎不绝。徐尚医古法治疗传承至今,已有200余年。按徐氏后人表述,祖传贴膏有奇效,肩腰腿痛者,一贴即可见效。另外,对中药煲汤、中药传统剂型“丸、散、膏、丹、酒、露、汤、锭”的炮制,也有所研剖。
按理说,古人留下的药方,经过了两百年把脉问诊,不应存戒虑。但现代行医,必须先考行医证。民间的中医传人,古法单方,凭的是经验,未经医学认定,望闻问切的功夫再好,也不能坐堂把脉、开方子。
徐梅生为徐尚医古法治疗第六代传承人,懂得一些中医药理,上山采过药,也学过把脉问诊,但至今没有拿到行医证。对此,徐梅生苦恼过一阵。
早些年,浏阳将徐尚医古法治疗列入了“非遗”保护。从“非遗”传承的角度,给了徐梅生一些安抚,但“非遗”只是保护古法古方,并不能当作开门问诊的依据。
 徐尚医古法治疗第六代传承人徐梅生。
徐尚医古法治疗第六代传承人徐梅生。
说起现代中医,难免有些尴尬,都说中医好,看起病来,又往西医那边跑。学中医的人不少,但没有几个上山采过药,加之很多药材出自人工培养,产地不同,药性不同,中医开起单方来,把不准剂量,又岂能做到药到病除。
古人留下的《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藏腑学》讲透了病理和病因,但一般人悟不出其中的门道,即使看了,没有临床的积累,也把不准别人身上的脉。正因为这样,名老中医变得越来越难找。
有时,慕名去看老中医,却挂不到号。既然这样,病人当然都往西医那边跑,而振兴中医,是个系统工程,环环相扣,如果把脉的人把不准药性,制药的人又看不了病,就会斩断中医的脉络,让中医变得焦虑难安。
徐梅生作为徐尚医古法治疗第六代传人,中医传承脉络清晰。其钻研医书,对祖传下来的《本草经读》《仲景全书伤寒论注正误存疑篇》《频湖脉学》《医方集解卷》《时方妙用》《女科要旨》、《本草求真》《跌打损伤点穴术》等古籍反复研读,按他自己的话来讲,应该学到了一点真本事。
当然,有没有本事,首先得考张行医证,如果连张行医证都拿不到,就得打个大问号。我问他,有没有考过,他说:“考过,但差了那么两三分。”我笑着看了看他,“那再下些功夫,没证不能行医呐,对于你来讲,这张行医证就是个金饭碗。”他说,正在用力,准备再考考。
没证千万莫行医,万一弄出个人命来,那是要坐牢的,我又补了一句。可能是言语有点重,徐梅生愣了一下,然后说,没看病呢,只有熟人找上门,才会把把脉,提点小建议。
不过,民间药方值得重视,不少古人留下的方子,从把脉问诊中得来,很管用。传承人没有行医证,不意味着祖传单方不好,如何区分对待,让那些散落民间的偏方留存下来,不容小觑,不然,走丢了很难找得回。
浏阳人重视“非遗”,发掘整理出了一百多个非遗项目,让不少民间的技艺得到了传承,眼光看得远,守住了地方文化根脉,又给手艺人撑了腰,壮了胆,值得称道。
 徐梅生为来访者配置药膳。
徐梅生为来访者配置药膳。
徐尚医古法治疗,有些小窍门。过去,周边用过徐药医药膏的老百姓,腰不疼了,肩背不胀了,倒是真的。还有个别不孕不育的夫妇来到这里,通过古法治疗,怀上了孕,这个有待考证。
对于药膳调养,徐尚医古法治疗中有所触及。《黄帝内经》曰:“上工治未病”。讲的就是调养胜于治疗。一个人经络通畅,气血不淤,则百病不生。学会倾听身体发出的声音,及时调养,固正祛邪,防患于未然,乃中医之道。
养生不能包治百病,但能调理百病,把身体的小毛病掐灭在萌芽中,就如家中除尘清垢,不给病菌滋事生非的机会。徐氏中医中,出过几个厉害角色,第四代传承人徐邹氏,乃徐梅生祖母,其以经典医书《神农本草经》《医宗金鉴》改良祖传验方,采用深山草药精制各种膏贴,提升了徐尚医古法治疗。
第五代传人徐绍明,在“破四旧”期间,用心保护家族医籍,日子过得艰难,但执着坚守,从无半句牢骚。从那时起,徐梅生心㡳就播下了复兴徐氏医术的种子,经过几十年收集整理,徐梅生对祖传的每一味药方,有了更多的认知和求证。
2020年徐尚医古法治疗被列入浏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2023年,徐梅生和另外一个中医爱好者一起申请浏阳市民间传统中医药文化协会,并担任副会长,在地方上,算得上有点名气的中医传承人。
徐梅生说,现代人一天到晚捧着个手机,气血自然不畅,有点不舒服,就以为身体出了大问题,实则通过活动筋骨便可达到疏肝散结,开肩美背,打通气血,宣肺解郁的功效。
经络通畅,阳气提升,症状问题自然消除。还有一些肝脏不好的人,皮肤暗沉、熊猫眼、脸颊松垮。在西药消炎,中药调理的同时,做一做养肝操,通过轻叩膻中穴,拍打极泉穴,疏通两肋经络,两侧抬肘展翅等辅疗,功效也不错。
徐尚医古法治疗传承有序,疗效肯定有,愿徐梅生再加把劲,赶快把行医证拿到手,只有这样,老百姓看起病来,才不会心存忐忑,到那时,把脉问诊,炮制药方,传承祖法,大大方方,说不定慕名而来的人太多,还得提前预约,排队把脉。
责编:廖慧文
一审:廖慧文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下载APP 报料
报料 关于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