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思政润童心 送教下乡促交流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9 11:57:53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通讯员 何璇

为深化城乡教育协作,发挥名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依托杨得志红军学校的红色历史底蕴,推动思政教育与红色文化深度融合,10月28日,株洲市余民小学道德与法治工作室走进渌口区杨得志红军学校,开展了一场兼具思政温度与红色厚度的送教下乡活动。

活动伊始,渌口区城郊学区副校长罗嫣在充满红色印记的校园里,对余民小学道德与法治工作室送教团队致以欢迎。她说:“学校以红军名将杨得志命名,红色基因是我们的精神底色,本次思政送教活动,既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更是红色文化与德育的一次深度对话。”这番致辞,为活动奠定了“红色思政育人”的鲜明基调。

天元区第五届道德与法治学科带头人、白鹤小学教师龙茜带来课堂《爱心的传递者》,巧妙结合学校红色底蕴设计环节。她先引导学生寻找身边的爱,再通过红色讲解员分享“雷锋助人事迹”并引导学生们踊跃分享身边的好人好事。整堂课,学生在体验、分享、互动中,深刻理解了“爱心传递不分大小,贵在真诚践行”的道理,课堂氛围热烈而充满温情。

株洲市二中附属小学教师杨植岚的《我们是未成年人》课堂结合“红军战士守纪律、知规矩”的历史故事,引出“未成年人懂法守法是新时代红色少年的责任”这一观点,以生活中的真实案例为切入点,点燃学生的探究热情。她通过“未成年人保护法案例探究”“小小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法治学习中感悟“红色传承里的责任与担当”。

在学校录播室,龙茜还带来《从“思想碰撞”到“成果落地”——湖南省集体备课大赛的思政课获奖之路》微讲座。她从“为何要重视集体备课”展开,结合自身参与湖南省集体备课大赛的经历,详细分享了“选题确定—目标拆解—活动设计—资源整合—磨课优化”的全流程经验。她还建议杨得志红军学校的老师结合学校的红色资源,选择相应题材,进行打磨,如以《爱心的传递者》一课为例,从“雷锋精神”延伸到“红军学校的爱心传统”,让备课过程成为红色文化与思政教学融合的实践。

渌口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研员杨育在总结中表示:“杨得志红军学校的红色底蕴是思政教育的宝贵资源,本次送教活动让红色文化与德育教学实现了双向赋能。希望城乡教师继续深挖红色资源,让思政课成为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时代新人的主阵地。”

此次送教活动,以杨得志红军学校的红色底蕴为纽带,让思政教育既有理论深度,又有红色温度。未来,余民小学道德与法治工作室将继续与乡村红色学校携手,让红色思政之花在城乡校园绚丽绽放,为培养有担当、有温度的新时代少年贡献力量!

责编:龙子怡

一审:龙子怡

二审:张建平

三审:周小雷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