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2025-10-29 13:04:13
文|江斐斌
这颗凉薯还是两个月前从乡下带来的,灰褐色的表皮沾着点干泥,当时随手把它撂在书柜中层的空隙处。之后因潜心《千年宋词润商道》的出版,竟将它忘了。直到这个十月长假结束我从杭州回来,推开工作室的门,首先攫住我目光的,便是从书柜披挂下来的一束惊人的绿色藤蔓。

我怔在门口,几乎疑心是自己花了眼。待走近了,才看清那是怎样一幅奇崛的生命图景。那颗原本毫不起眼、形似陀螺的凉薯,此刻竟成了这一切生机的源头。藤蔓将近一米长,从书柜的边缘酣畅地披垂下来。更有一根最为倔强的,不甘于下垂的闲适,竟昂着头,执着地向上攀援,纤柔的卷须颤巍巍地探着,已然触到了书柜隔层的平面,仿佛还在摸索着前行的路径。
我放下行李,屏着呼吸,站在书柜前看个究竟。这凉薯的根部并未触到一丝泥土,也没有得到一滴水分的滋养,它只是静静地躺在这书海的包围之中,依靠着自身内部储藏的全部精华,完成了一次如此盛大而沉默的爆发。那些藤蔓是极嫩的,绿得透明,细叶还尚未成形,在从窗口透进的光线里,像一片片薄薄的翡翠,卷曲着如同婴儿握紧的拳头,带着一种羞涩的娇嫩。藤蔓的顶端则一律是螺旋状的细丝,那是它探索世界的触角,此处虽无地可去,却依然保持着探寻的姿态,充满了一种无言的本能。
我的工作室,四壁皆书,空气里常年浮动着纸墨与旧木的沉静气味。这是一个被人类的思想和文字精心构筑起来的世界,规整、理性,却也难免有些刻板与滞重。而这一抹从理性疆界边缘猛然跃出的野性绿意,像一句无人预约的诗,突兀地,却又如此和谐地,题写在我这方天地的眉批处。
它就在这儿,在我的书山卷海之中,完成了一次孤独的成长秀。没有观众,没有掌声,甚至没有成长所必需的阳光和雨露。它的怒放,似乎只为了回应生命深处那个不可遏制的、想要生长的渴望。这让我想起那些在断壁残垣间,仅靠一缕微风、一点尘埃就能扎根的瓦松,生命的韧性,原来就藏在这看似卑微的沉默里。
我的惊喜,渐渐沉淀为一种带着愧怍的感动。国庆长假,我奔赴山海,去看人潮汹涌,去寻名山大川,以为那才是值得追寻的“景色”。却不知,就在我这方寸之地的书斋里,一场最动人、最富哲理的风景,正悄然上演。我向外探寻的所谓广阔天地,有时竟比不上这静默生命所展现的内心宇宙来得深邃。
我终是不忍心将它拔除。就让它继续在那儿生长吧,让这绿色的藤蔓成为我书柜最生动的书签,成为我这片思想疆土上一位安静的、自然派的居民。它似乎在对我说:你看,生长无需许可,生命自有其出路。
往后的日子,每当我伏案劳作感到困顿之时,只需一抬头,便能望见这缕绿意。它提醒我,在所有的文字与理论之外,还有一个更古老、更强大的力量,叫做生长。它源于内在,不需外界首肯,只在于是否有一颗不甘蜷缩的、渴望向上的心。这颗被遗忘的凉薯,竟成了我这个秋天里,最不期而遇的导师。
责编:刘涛
一审:刘涛
二审:曹辉
三审:杨又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我要问

 
     
       下载APP
下载APP 报料
报料 关于
关于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
湘公网安备 43010502000374号